模拟电路仿真实验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多级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仿真软件研究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
(2)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掌握多级集成运放电路的工作特点。
(3)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1.测试开环和闭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的通频带;2.比较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通频带在开环和闭环时的差别;3.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二、实验原理及电路 (1)基本概念:1.在电子电路中,将输出量(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作用到输入回路,用来影响其输入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或输入电流)的措施称为反馈。
若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则称之为负反馈;反之,称之为正反馈。
若反馈存在于直流通路,则称为直流反馈;若反馈存在于交流通路,则称为交流反馈。
2.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若反馈量取自输出电压,则称之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取自输出电流,则称之为电流反馈。
输入量、反馈量和净输入量以电压形式相叠加,称为串联反馈;以电流形式相叠加,称为并联反馈。
3.在分析反馈放大电路时,“有无反馈”决定于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是否存在反馈支路。
“直流反馈或交流反馈”决定于反馈支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正负反馈”的判断可采用瞬时极性法,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的为正反馈;“电压反馈或电流反馈”的判断可以看反馈支路与输出支路是否有直接接点,如果反馈支路与输出支路有直接接点则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串联反馈或并联反馈”的判断可以看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是否有直接接点,如果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有直接接点则为并联反馈,否则为串联反馈。
4.引入交流负反馈后,可以改善放大电路多方面的性能: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展宽通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等。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该放大电路由两级运放构成的反相比例器组成,在末级的输出端引入了反馈网路C f 、R f2和R f1,构成了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R110kΩR2100kΩR310kΩR43.9kΩR53.9kΩR63.9kΩR7200kΩR81kΩR94.7kΩR10300kΩU1ALM324N321141U1CLM324N 1091148C110uFC210uFC310uFJ1Key = Space J2Key = A VCC10VVEE-10V 141081112137365VEE VCC29(2)放大器的基本参数: 1.开环参数:将反馈之路的A 点与P 点断开、与B 点相连,便可得到开环时的放大电路。
由此可测出开环时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V 、输入电阻Ri 、输出电阻Ro 、反馈网路的电压反馈系数Fv 和通频带BW ,即:1'1ii o v i i No oLo f VoH LV A V V R R V V V R R V V F V BW f f =⎫=⎪⎪⎪⎪-⎪⎪⎛⎫⎪=-⎬ ⎪⎝⎭⎪⎪⎪=⎪⎪=-⎪⎪⎭式中:VN 为N 点对地的交流电压;Vo ’为负载RL 开路时的输出电压;Vf 为B 点对地的交流电压;fH 和fL 分别为放大器的上、下限频率,其定义为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下降为中频放大倍数的12时的频率值,即()()10.707210.7072V HVI VI VL VI VI A jf A A A jf A A ⎫==⎪⎪⎬⎪==⎪⎭2.闭环参数:通过开环时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v 、输入电阻Ri 、输出电阻Ro 、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Fv 和上、下限频率fH 、fL ,可以计算求得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Vf 、输入电阻Rif 、输出电阻Rof 和通频带BWf 的理论值,即'''1(1)()1(1)()1VVf V Vif i V V o oof V v V iHf H V V f Hf Lf L Lf V V A A A F R R A F R V R A A F V f f A F BW f f f f A F⎫=⎪+⎪=+⎪⎪⎪==⎬+⎪⎪=+⎧⎪⎪=-⎪⎨=⎪⎪+⎩⎭其中:其中:测量放大电路的闭环特性时,应将反馈电路的A 点与B 点断开、与P 点相连,以构成反馈网络。
此时需要适当增大输入信号电压Vi ,使输出电压Vo (接入负载RL 时的测量值)达到开环时的测量值,然后分别测出Vi 、VN 、Vf 、BWf 和Vo ’(负载RL 开路时的测量值)的大小,并由此得到负反馈放大电路闭环特性的实际测量值为1'1ii ovf i if No of L o fV o f Hf Lf V A V V R R V V V R R V V F V BW f f =⎫=⎪⎪⎪⎪-⎪⎪⎛⎫⎪=-⎬⎪⎝⎭⎪⎪⎪=⎪⎪=-⎪⎪⎭上述所得结果应与开环测试时所计算的理论值近似相等,否则应找出原因后重新测量。
在进行上述测试时,应保证各点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为同频率且不失真的正弦波,否则应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进行测量。
三、实验内容 计算机仿真部分:1.根据电路画出实验仿真电路图。
其中得到的波特图绘制仪的命令为“Simulate →Instrument →Bode Plotter ”。
2.调节J1,使开关A 端与B 端相连,测试电路的开环基本特性。
(1)将信号发生器输出调为1kHz 、20mV (峰峰值)正弦波,然后接入放大器的输入端到网络的波特图如图(2)保持输入信号不变,用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的波形。
(3)接入负载RL,用示波器分别测出Vi、VN、Vf、Vo’记入表中。
(4)将负载RL开路,保持输入电压Vi的大小不变,用示波器测出输出电压Vo’记入表中。
(5)从波特图上读出放大器的上限频率fH与下限频率fL记入表中。
(6)由上述测试结果,计算放大电路开环时的Av、Ri、Ro和Fv的值,并计算出放大器闭环式Avf,Rif和Rof的理论值。
3.调节J1,使开关A端与P端相连,测试电路的闭环基本特性。
(1)将信号发生器输入调为1kHz、20mV(峰峰值)正弦波,然后接入放大器的输入端,得到网络的波特图。
(2)接入负载RL,逐渐增大输入信号Vi,使输入电压Vo达到开环时的测量值,然后用示波器分别测出Vi、VN和Vf的值,记入表格。
(3)将负载RL开路,保持输入电压Vi的大小不变,用示波器分别测出V’0的值,记入表中。
(4)闭环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测试同开环时的测试,即重复开环测试(5)步。
(5)有上述结果并根据公式计算出闭环时的Avf、Rif、Rof和Fv的实际值,记入表中。
(6)由波特图测出上下限频率,计算通频带BW。
①闭环网络的通频带②闭环网络的通频带四、实验数据:表1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测试数据mv V i /mv V N /mv V f / '0V /VV V /0'V A 'vf AA v A vfΩ/if fR RΩ/of OR RV F开环测试 9.997 0.1O10 21.0361.900 1.644 190.438164.37810102.24 745.122 0.012827闭环测试 33.08121.014 21.0211.729 1.638 52.266 49.51527414.44 261.111 0.012829理论计算55.316 52.8831402.59 239.706相对误差 5.5% 6.4% 11.7%8.9%0.16‰误差分析:1、 理论计算采用近似估算,有较大误差2、 在进性多次计算,会损失精度3、 元器件本身会存在误差表2 负反馈放大电路上下限频率测试数据HfL fBW开环测试 43.32kHz3.64Hz43.316kHz 闭环测试 155.113kHz 3.323Hz 155.113kHz 理论计算135.034kHz 1.168Hz135.034kHz闭环时:fLf=3.323Hz , fHf=155.113kHz ,通频带BW 值为BW = 155.113-0.003323=155.113kHz 开环时:fLf=3.64Hz , fHf=43.32kHz ,通频带BW=43.3164kHz理论值:fHf=fH(1+AVFv)=135.034kHz ,fHf=fL/(1+AVFV)=1.168Hz, 通频带BW=135.034kHz 误差分析:1.相对于开环,闭环通频带扩宽了。
2.理论计算采用近似估算,有较大误差3.在进性多次计算,会损失精度4.元器件本身会存在误差5.当估算值比较小时,估算失效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基本上掌握了如何用仿真软件研究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而且通过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了解并掌握多级集成运放电路的工作特点。
通过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学会并且能够基本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测试开环和闭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和通频带,更重要的是通过几次的模电实验,我明白了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检验理论,理论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