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训练试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①节制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②节制不是束缚、遏制个性。
③相反,________懂节制、能节制,________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发展。
④“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相反,________懂节制、能节制,________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发展。
(3)请提取第④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
【答案】(1)节制不是遏制、束缚个性。
(2)只有(或唯有);才(3)“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境界。
【解析】【分析】(1)语序颠倒,应将“束缚”和“遏制”调换位置。
(2)这句话前后句之间是条件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应该使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如只有,才。
(3)这句话的主语中心语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谓语中心语是“是”,宾语中心语是“境界”。
故这句话的主干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境界。
故答案为:⑴节制不是遏制、束缚个性。
⑵只有(或唯有)才⑶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境界。
【点评】⑴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筋脉梳理法。
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句子的病因大概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逻辑错误、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成分多余或残缺。
修改方法是补法,删法和换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修改即可。
⑵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分析这个复句前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⑶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的能力。
答题时要首先要分析句子的各个成分,然后去掉状语、定语、补语,剩下的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和宾语中心语组合在一起就是句子的主干。
2.在学校组织的“阅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主题活动中,小文同学写了一段读书心得,其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①这学期我读了不少诗歌、小说、散文和文学作品,《繁心·春水》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小王子》让我明白了爱就是责任,《我与地坛》让我理解了生命的意义……②为了避免以后自己不懈怠,我已制订好新的读书计划。
【答案】①把“和文学作品”刪去。
②把“避免”或者“不”删去。
【解析】【分析】①语义重复,诗歌、小说、散文都属于文学作品,因此应删去“和文学作品”。
②不合逻辑,应把“避免”或者“不”删去。
故答案为:①把“和文学作品”刪去。
②把“避免”或者“不”删去。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
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其次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修改病句的关键是掌握好语法知识,所以平时要对语法知识多研究。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也应该力求进入并感受意境。
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
有时是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对宇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乙】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
①【甲】处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________”与“________”调换位置。
②【乙】处画线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在“________”后加上“________”。
【答案】进入;感受;智慧;的境地【解析】【分析】【甲】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应该是先“感受”再“进入”,因此应把这两个词语颠倒一下语序。
【乙】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境地”。
故答案为:进入;感受;智慧;的境地【点评】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4.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
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固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答案】②句中“搭建”和“资源”搭配不当。
③句中语序不当,应该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解析】【分析】②句中“搭建”和“资源”搭配不当。
③句中语序不当,应该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答案:②句把“搭建”改为“提供”(把“搭建”改为“提供”,在“一个平台”前加“搭建了”。
)③把“运用语文”和“学习语文”互换位置。
【点评】本题考查文段修改,既有病句修改又有标点修改,还有根据文段中心选材。
解答时要从等方面考虑,既要熟知病句类型,又要明确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还要平时养成修改的还习惯。
做好本题要仔细阅读题干,根据病句类型加以修改,平时对常出现的病句类型进行整理积累。
5.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词得体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林书豪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自身的努力。
人前的风光,源自背后的汗水。
娴熟的运球,投篮精准,都来自极端刻苦的训练。
即便是在联赛停摆,饭碗无着之时,他的训练也没有中断。
而来大陆做活动时,他问得最多的是能否解决训练场所、条件如何、离宾馆多远……当那些与他同样的角色沉醉于迷茫、焦躁、抱怨、无所事事的时候,林书豪每天都在信心十足的训练体能,聚精会神的“阅读比赛”。
天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一切自然无从谈起。
【答案】①“联赛停摆”后的“逗号”改成“顿号”②“投篮精准”改成“精准的投篮”③“沉醉”改成“沉溺”(沉迷)【解析】【分析】注意题目要求“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词得体上各有一处不当”:“联赛停摆,饭碗无着”是并列关系,应用顿号;“娴熟的运球,投篮精准”语言结构应一致;“沉醉于迷茫、焦躁、抱怨、无所事事的时候,”中“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
与句意不符,应用“沉迷” 。
【点评】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6.下面一段话中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
①在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和图书编篆的繁荣,使私人建造藏书楼之风日盛。
②后来,传统藏书楼被逐渐取代,新式图书馆被大量树立。
【答案】①在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和图书编纂的繁荣,私人建造藏书楼之风日盛。
②后来,传统藏书楼被逐渐取代,新式图书馆被大量创立(建造)。
【解析】【分析】①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使”;②搭配不当,“图书馆”与“树立”搭配不当,将“树立”改为“创立”或“建造”。
答案:①在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和图书编纂的繁荣,私人建造藏书楼之风日盛。
②后来,传统藏书楼被逐渐取代,新式图书馆被大量创立(建造)。
【点评】辨析病句一般有两个角度,意思语法结构,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二是内容,包括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句中有介词,尤其是两个介词的时候,句子往往存在主语残缺的问题。
7.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近日,淮安市政府启动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项目。
①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使淮安城市品位得以提升。
这长廊北起清江大闸口,南至淮安医堂子巷,位于其中段的是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区。
②建成后,游客可以从中领略世界运河文化的魅力无穷。
【答案】①缺少主语,“通过”和“使”二去一;②语序混乱,“魅力无穷”改为“无穷魅力”.【解析】【分析】①缺少主语,“通过”和“使”二去一;②语序混乱,“魅力无穷”改为“无穷魅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掌握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表意不明、语义赘余等。
注意仔细阅读原句,凭语感找出病因,看语句是否通顺,前后是否搭配,语序是否合理等,然后修改。
如果凭语感找不出来,可以压缩句子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8.下面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两处并修改。
①五十年前,雷锋以其平凡的人生实践,矗立起了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
②但市场经济大潮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之风不仅对助人之乐、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极大冲击,③而且加重了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④以至于看见跌倒老人扶不扶,成为当下中国道德选择的难题!(1)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2)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答案】(1)②;将“对”改为“使”(或将“遭受”改为“造成”)(2)③;在“滑坡”后加“的程度”【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病辨析修改能力。
②句句式杂糅,“对……造成了极大冲击”与“使……遭受了极大冲击”杂糅,保留其一即可。
③句成分残缺,缺宾语。
④句一面对两面。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9.方明为了参加学校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诵读红色经典活动,托亚玲的妈妈在县图书馆借本长篇小说《红岩》。
下面是他发给亚玲妈妈的短信,阅读后完成后面题目。
王阿姨,我是亚玲的好朋友方明。
①虽然没有与您见过面,但您的名字我早已耳熟能详。
我现在有一件事情要麻烦您:②最近,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歌颂革命先烈的课外书。
③我很想读一读《红岩》这部小说,详细体察革命先烈的斗争历程,可我们学校图书室和同学都无此书。
不知你们图书馆有没有这本书。
如果有,请亚玲同学带给我;④如果没有,必须及时告诉我。
多谢您的帮助。
第①句中“耳熟能详”这一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