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工业革命比较内容
法拉第的电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机械化
生产方式实现电气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网络信息时代
交通工具
火车、汽船(轮船)
汽车、飞机、电车、飞艇
宇宙飞船
新兴的部门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
1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产生了垄断组织,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3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矛盾加剧,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2、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生物工程技术形成
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利”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蒸汽、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核能
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良蒸汽机;2富尔顿(美):轮船;3史蒂芬孙:火车;4哈格里斯夫(英):珍妮纺纱机
最重要的发明:内燃机
1爱迪生(美。发明大王):电灯、电报;2卡尔.本茨(德):内燃机、汽车;3莱特兄弟(美):飞机
(最重要发明:电子计算机)
1945年美国制成电子计算机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正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改进及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