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伤害与暴力的预防控制培训课件
伤害与暴力的预防控制培训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伤害的定义和分类
B、根据意图分类:
1、故意伤害: (1)自杀或自害; (2)他杀或加害; (3)虐待; (4)疏忽; (5)斗殴; (6)行凶; (7)遗弃; (8)与酒精和毒品消耗相关伤害; (9)暴力的性加害; (10)战争。
意图不确定事件
依法处置和作战行动 (Y35—Y36)
医疗和手术的并发
外因的后遗症导致的疾病 和死亡
(Y85—Y89) 与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和死 亡有关的补充因素
(Y90—Y98)
未能确定故意(自害和加害)或非故意意 图的上述伤害事件(Y10。Y34)
药物、药剂和生物制品引起的有害反 应,手术和医疗中对病症人的伤害事 故,在诊治中使用与伤害事件有关的 医疗装置(Y40—Y84)
1.青少年或幼儿伤害 2.老人伤害 3.妇女伤害 4.残疾人士伤害 5.职业人群伤害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伤害的严重程度
1. 死亡 2. 严重伤害 3. 住院 4. 急诊室抢救 5. 门诊治疗或自己处理及不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伤害的定义和分类
2.非故意伤害: (1)交通伤害; (2)中毒; (3)坠落/跌倒; (4)医疗事故; (5)失火和烧伤/烫伤; (6)溺水和窒息; (7)运动与消闲伤害; (8)产品(消费品)伤害; (9)职业伤害; (10)其他:如碰撞/打击伤、割/刺伤、 电击伤、气压伤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伤害的定义和分类
(二)伤害的界定标准
• 国内常用的伤害界定参考标准。
凡具有下列三种情况中任何一项、即可作为伤害的统 计对象;
1. 到医疗单位诊治,诊断为某一类损伤;
2. 由家人、老师、同事或同伴对受伤者作紧急处置或 看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伤害的定义和分类
(一)伤害的定义
• 急性暴露于物理能量(机械能、热能、电能)、 化学能和电离辐射,这些能量与机体发生作用时 超过了机体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组织损伤,在一 些情况下,伤害是由突然缺乏基本介质如氧气和 热量引起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伤害的定义和分类
C、按受伤场所分类
1.家庭和工作场所伤害 2.劳动场所伤害 3.公共场所伤害 4.旅游伤害 5.道路伤害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伤害的定义和分类
D、按人群分类
伤害的定义和分类
A、按伤害的外部原因分类
• 第10版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
跌倒
同一平面的滑倒、绊倒和摔倒;从一个平 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W00—W19)
有生命机械力伤害 淹溺
打、踢、拧、咬、抓,碰撞、挤压、踩踏 ,动物咬,昆虫咬,植物刺伤等(W50W64)
浴盆、游泳池、自然水域等淹溺或沉没
中毒
药品、酒精、有机溶剂和卤素烃及其蒸气,有 毒气体、蒸气,杀虫剂等(X40—x49)
过劳、旅行和贫困
操劳过度、剧烈或重复运动,旅行和运动,长 期滞留在失重环境,食物/水缺乏,贫困等
(X50—X57)
故意自害
药品等有毒物质故意自毒,悬吊、续勒和窒息 故意自害,淹溺和沉没自害,火器、爆炸物自 害,烟、火、火焰、蒸气、热气自害,锐器、 高处跳下、用机动车等方式自害等。(X60—
X84)
加害
用药品、腐蚀剂、杀虫剂、气体、蒸气及其他 化学制品或有害物质加害,用悬吊、绞勒、窒 息、淹溺、沉没方式加害,用火器、爆炸物、 烟火、蒸气、热气、热物加害,锐器、钝器、 机动车碰撞加害,从高处推下加害。暴力或暴 力的性加害,被忽视照料、遗弃或其他虐待综 合征(X85—Y0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窒息
悬吊、异物梗阻、陷入低氧环境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电流、辐射和气温 气压伤害
火、火、火焰
电流、辐射和气温 电流、电离辐射,光 、紫外线,人为原因温、气压伤害 的过 热或过冷环境,高气压和低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环境 等烟
(W85—W99)
接触热和烫物质 接触有毒动、植物
液体、气体、蒸气、热的家用器具和其他 热物质等(X10—X19)
有毒的蛇、蝎、蜂、蜘蛛、娱蚁、晰蜴, 其他有毒节肢动物和植物等(x20—X29)
自然力量伤害 无生命机械力伤害
过度热、冷、日光、闪电,地震、火山爆 发、雪崩、山崩等地面运动受害者,暴风 雨、洪水等(X30—X3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因伤请假(休工、休学、休息)半日以上。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伤害的定义和分类
(三)伤害的分类
A、按伤害的外部原因分类 B、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设计伤害的种类 C、按受伤场所分类 D、按人群分类 E、按伤害主体分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
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醉酒驾车的测试2004)中规定,该
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
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
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伤害的概念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超过机体的耐
受水平而造成的组织损伤和由于窒息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 损伤统称为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