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文第十二章金融调控法律制度.ppt

范文第十二章金融调控法律制度.ppt


• 二、金融调控法的目标和原则
• (一)金融调控法的目标 • 1.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
护金融稳定 • 2.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2020/5/4
5
•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 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 的对产品和劳务和购买力总量。
• 社会总需求=本期投资需求总量+本期消费需求总 量+本期国外需求总量
•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 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 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 社会总供给=本期形成的社会总供给+期初供给结 余总额
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 上述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比较,反映着以货币支 付力所代表的需求与实物(包括劳务)供应之间 的平衡状况。
• (二)金融调控法的原则
• 1.间接调控原则——运用金融调控制 度,通过市场机制调控
• 2.计划指导原则——充分发挥计划规 划的导向作用
• 3.相互协调原则——各种调控手段相 互配合、形成合力
2020/5/4
10
• 三、金融调控法的体系与手段
• (一)金融调控法的体系 • 1.中央银行法律制度是金融调控体系的核心 • 2.专业性金融法律制度是金融调控法体系的配套制
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对有关金融 变量实施调节和控制而产生的金融管理关系。
• 金融系统中可变的最基础的工具(原生的非衍生 的),比如某国的存贷款利率、汇率、隔夜拆借 利率等等,他们只受金融当局的调整,不受其他 因素变动,对应的是非基础变量、非基础变量受 基础金融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 金融系统主要包括八大金融变量,1国内生产总值 ,2消费者物价指数,3生产者物价指数,4货币 供应量,5利率,6汇率,7存款准备金率,8股票 指数。
货币供给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
• 社会总需求的变动,一般说,首先是来源于货币供给量的 变动,但是,货币供应量变动以后,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引 起社会总需求的相应变动,则取决于货币持有者的资产偏 好和行为,即货币持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
•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是一种互相制约、相互影响的 关系,一方的变动会引起另一方面的相应变动。当货币供 给小于货币需求时,如果不增加货币供应,经济运行中的 货币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社会的总需求减少,生产下滑 ,总供给减少。由于商品供给的减少,致使货币需求量减 少,最终使货币供求在一个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得以均 衡。
14
第二节 中央银行调控制度
• 一、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和调控职能
•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 • 国家机关VS特殊的金融机构 • 货币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 •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 ➢ 保持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平衡; ➢ 为政府和金融机构服务; ➢ 监管职能
2020/5/4
15
•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下列职责:
• (一)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
• (三)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 (四)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
• (五)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
• (六)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 (七)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 5.公开市场操作制度: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在公 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的行为。
• 6.常备借贷便利制度
2020/5/4
12
四、金融调控法的主体与程序
(一)金融调控主体 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管理
局。 (二)金融调控的法定程序 1.法律依据
•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 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 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长期经济建设的实践表 明,总需求过大,投资膨胀,经济增长过快,超 过社会财力、物力、资源的承受能力,各方面都 绷得很紧,这种状况难以持久,最终会引起经济 上的大起大落,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 ,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注意 调控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第十二章 金融调控法律制度
2020/5/4
1
第一节 金融调控法基本原理
一、金融法与金融调控 (一)金融的概念 金融,即货币资金融通,以银行等金融
机构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以及 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
• (二)金融调控及其特征 • 1.金融调控主体是中央银行 • 2.金融调控的手段以货币政策为核心 • 3.金融调控必须依法进行 • 4.金融调控目的是稳定币值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 • (三)金融调控法是政府实施金融调控的法律手段 • 金融调控关系是指国家及其授权的金融主管机关以
• 中国人民银行就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有关货币政策 事项作出决定后,即予执行,并报国务院备案。
• 2.金融调控法的决策程序与执行程序
• 决策程序包括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 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 执行程序包括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信息 收集管理程序、调控措施实施程序和监 督程序。
2020/5/4
• (八)经理国库;
• (九)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 (十)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
• 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 之外的现金。
•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
•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 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 数据显示,2015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 139.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3%;狭义货币供 应量(M1)余额40.1万亿元,增长15.2%;流通中 货币(M0)余额6.3万亿元,增长4.9%。
度 • 3.外汇管理法律制度是金融调控法体系中的重要制

• (二)金融调控法的手段
• 1.存款准备金制度
• 2.基准利率制度
• 3.再贴现制度: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 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实现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 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
• 4.再贷款制度: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