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课件
Miller 被称为口腔微生物学之父
口腔内科学的发展过程(国内)
古代公元前14世纪的殷墟甲骨文中出现“龋”的象形文字;
公元前3世纪《内经》中记载用针灸治疗龋齿痛的方法;
《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对牙周病的病因、临床表现、 治疗方面作了全面的论述; 汉《金匮要略》中有雄黄(砷剂)治疗小儿龋齿; 唐《本草》记载用银汞合金补牙,而国外在19世纪才提出的。
全身系统病及其在口腔中的表现。
口腔内科学的特征
研究和治疗的对象—龋病和牙周病,是人 群中最常见的发病率最高的两种疾病。 1987年WHO将其列为人类要重点防治的三 大疾病之一。 目的和任务:保存和维护牙周的健康以及恢 复牙齿和牙周的功能。 治疗方法:不局限于内科性的治疗,还包括 手术和修复治疗的方法。
牙周病学(Periodontics ,Periodontology)
口腔粘膜病学(Oral mucous membrane disease)
96年武昌会议 口腔内科学( Oral medicine) 牙体牙髓病学 牙周病学
口腔粘膜病学
口腔预防医学和儿童口腔病学形成独立学科
Oral medicine在欧美国家指的是口腔粘膜病和
对口腔内科学学习的要求
加强“三基”的学习 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 课外参考书(龋病部分) 现代龋病学 岳松龄 口腔内科学 一、二、三版 龋病学 樊明文 牙体修复学 王光华 牙体牙髓病学(第一版)
疾病)、牙髓病、牙根尖周病、牙周病和口腔 粘膜病。 主要内容:介绍以上疾病的病因、临床病理、 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口腔内科学的由来
50年代初从前苏联口腔医学借用,是苏联口腔 医学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原义是口腔治疗学,因它 的治疗具有保存原有器官的特点,译为口腔内科学。 国际口腔医学领域已形成的独立学科 龋病学 (Cariology) 牙体修复学(Operative dentistry) 牙髓病学(Endod务是大量的、繁重的。
口腔内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普通医学:解剖学、皮肤病学、儿科学、 血液病学 口腔基础医学: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临床学科: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 口腔正畸学
口腔内科学的发展过程(国外)
1632-1723年,荷兰Leewen hock观察到牙本质小管、牙石上 附着的微生物; 1678-1761年,法国Fauchard将牙科知识系统化,对牙槽脓肿、 充填、矫正和修复技术都有专著; 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就有牙齿松动的记载。古埃及的文献中 有用乳香和薄荷治疗牙病的记载; 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Hippocrates描述过一些口腔疾病的治 疗方法; 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Celsus记载用明矾、五倍子治疗阿弗它 口炎; 1889年,美国的Miller对龋病、牙周病的细菌病因作了影响 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龋病的化学细菌病因学说,并指出牙周 病是非特异性的口腔菌群混合感染所致。
•目前的状况:
口腔内科学新进展
病因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基因治疗、易感 人群的研究、基因多态性分析、防龋疫苗的研 制(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疫苗) 治疗学:设备的发展 台式 气涡轮机 牙科综合治疗台 材料的发展 牙体充填材料 根管充填材料 预防学:医学模式的转变 以预防为主 研究 对人群的普查 早期的预防治疗 全方位用氟:低剂量、高频率、多途径用氟
口腔内科学 (oral medicine)
绪
含 义
论
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发 展 过 程
由 特
来 征
新 进
展
学 习 的 要 求
口腔内科学的含义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临
床学科。口腔专业的临床学科包括口腔内科学、
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和口腔正畸学。
研究的对象:牙体硬组织疾病(龋病和非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