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道加宽附属工程空心板梁施工案一、空心板梁形式及工程数量1、桥梁上部结构为后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
东干渠支渠中桥采用结构简支、桥面连续形式;运粮河桥、口总干渠中桥及马家河桥均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形式。
四座桥梁均为预制后安装。
东干渠支渠中桥上部结构:预制空心板梁高度为0.7m,中板宽度为1.25m,边板悬臂长0.63m,横桥向共计13块中板和2块边板。
一块中板6.3m3,一块边板8.2m3。
运粮河桥、口总干渠中桥及马家河桥上部结构:预制空心板梁高度为0.95m,中板宽度为1.25m,边板悬臂长0.63m,横桥向共计13块中板和2块边板。
一块中板11.3m3,一块边板14.5m3。
2、空心板工程数量二、施工的难点空心板梁预制施工的难点为:外观质量、在质量、预应力施工质量。
三、施工计划预制梁施工为工期的制约关键因素之一,持续时间较长。
在施工中初步计划为2个月完成全部预制任务。
四、施工准备1、在预制梁厂选用4个梁槽台座进行空心板梁预制施工。
2、每座桥按四套模板进行加工,并打磨拼装检查合格。
3、砼采用商品砼,在施工过程中提前5天向供应商提供计划,使其提前准备,以保证灌注时足量供应;钢筋、钢绞线、锚具由公司物资部统一采购,在施工中提前半月进场,以满足试验、加工的需求。
五、施工案和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空心板梁施工工艺框图2、施工法1)、模板工程⑴、底模底模两头拉端位置设置扩大基础,扩大基础厚度定为40cm。
台座长度根据预制梁长设置,并用C30砼浇筑台座。
台座中心线长度设置为20.0m,底模结构层从上到下为5mm厚的钢板,20cm C30混凝土,20cm C20混凝土,30cm碎土。
在钢板底的两侧,分别预埋5号角钢,用于固定钢板。
⑵、侧模预制梁的模板采用整体钢模,钢板厚度不小于5mm,侧模长度比设计梁长1‰,每套模板配备相应的锲块模板调节,以适应梁长的需求。
模板应由专业厂家加工生产,在厂家加工时,要注意对模板质量进行中间验收,出厂前应进行试拼和交工检验,确保模板接缝密合平顺,不漏浆,无错台。
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维修与保养,每次拆模后应指定专人进行除污与防锈工作,平整放置防止变形,并做到防雨、防尘、防锈。
空心板侧模全部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以减少接缝数量,模板结构采用定型钢骨架,5mm 钢板贴面。
侧模骨架采用10号槽钢和5号角铁制作,角铁纵向间距50cm,横向间距75cm,侧模接缝形成企口缝。
使用前,侧模应先在底模上进行试拼,检查各部位尺寸是否准确,对各个接缝处进行打磨平整,以保证梁体外观质量。
格控制顶板宽度和厚度。
(3)模模采用厂家定制塑料胶囊,针对充气胶囊在浇筑混凝土时可能上浮的问题,采取了确切可行的措施防止模上浮。
首先在模上每隔1.5-2m设置一道箍筋与箱梁底板连接牢固。
其次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在气囊顶均匀垫上五道条形钢板,将特制卡具压于条形钢板上并与侧模用螺栓锁牢。
卡具为在比梁板宽度长的角钢条下焊上底口为弧形的厚铁板,用于防止芯模在浇注混凝土时上浮。
卡具在逐渐浇筑完顶板砼时跟近挨个拆除。
2)、钢筋工程格检查伸缩缝和护栏的预埋钢筋及支座预埋钢板的位置。
钢筋下料、加工、定位、绑扎、焊接格按照规及设计图纸进行。
所有钢筋交叉点均必须双丝绑扎结实,必要时可用点焊焊牢。
钢筋绑扎、安装时应准确定位,伸缩缝及防撞护栏预埋筋、翼缘板钢筋、端部横向连接筋必须使用钢筋定位辅助措施进行定位;端隔板钢筋必须确保高低、间距一致,符合设计要求,无漏筋现象,也可采取提前制作,整体安装;与波纹管等干扰的钢筋禁切断,应采取合理措施避开。
钢筋表面保持清洁无油渍、泥土、铁锈等。
直径为10mm以下的Ⅰ级钢筋用卷扬机冷拉调直,调直后的钢筋用断线钳下料;直径为10mm以上的Ⅰ、Ⅱ级钢筋采用切断机或砂轮切割机截断。
钢筋直径小于12mm 时采用绑扎,当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12mm时采用搭接焊,焊接质量符合规要求(单面焊接≥10d,双面焊接≥5d),搭接焊焊条采用502、506焊条。
箍筋的弯曲由人工操作,制作时格控制几尺寸和弯曲角度,以免影响骨架的外形尺寸和形状。
钢筋成品与半成品分开堆放,并标识齐全。
钢筋施工时先绑扎底板和腹板钢筋,再安装顶板钢筋。
钢筋骨架绑扎时,在主筋上用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绑扎箍筋,制成的骨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底板钢筋保护层采用与设计保护层厚度等厚的梅花形高强度砂浆垫块,确保垫块能承受足够压力而不破碎,绑扎牢固可靠,纵横向间距均不得大于0.8m,梁底位置不得大于0.5m,确保每平垫块数量不少于4块。
顶板钢筋绑扎时,保证预埋件位置的准确性。
为防止芯模上浮,将固定芯模的箍筋与底板筋焊接。
并且在侧模顶端间隔60cm设置固定横杆的扣环,在横杆与主筋之间支垫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以防止钢筋整体上浮,进而达到防止芯模上浮的效果。
3)、波纹管的预埋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应根据设计精确固定波纹管和锚垫板位置,波纹管U型定位钢筋必须敷设,每50cm设置一道,不得缺省。
波纹管的连接应采用管长20cmm的大一号同型波纹管作接头管,接头长度不低于规要求,并在波纹管连接处用密封胶带封口,确保不漏浆。
为保证预留道位置的精确,端模板应与侧模和底模紧密贴合,并与道轴线垂直。
道管固定处应注明坐标位置,锚垫板还应编上,以便钢绞线布置时对号入座。
钢筋焊接时,应做好金属波纹管的保护工作,如在管上覆盖湿布,以防焊渣灼穿管壁发生漏浆。
钢绞线下料时要通过计算确定下料长度,要保证拉的工作长度,下料应在加工棚进行,切断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同时注意安全,防止钢绞线在下料时伤人。
圆形波纹管在浇筑前应穿入比波纹管小1cm的塑料软管,防止波纹管挤压变形、漏浆,确保在进行预应力施工时的质量。
塑料衬管应在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抽出。
4)、混凝土工程⑴、砼浇筑本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均采用C50混凝土。
钢筋及模板验收合格后,开始浇筑砼,砼坍落度采用140-180mm。
砼浇筑顺序为先底板、后腹板,最后顶板的浇筑工艺。
现场施工工艺为:先浇底板砼,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
开始浇筑腹板砼时,两侧均匀对称下料。
腹板浇筑结束后,开始浇顶板砼。
腹板浇筑过程中呈阶梯状向前推进。
腹板混凝土下灰时,使用人工插扦下灰,用50棒插入式振捣,附以30棒配合边角处振捣。
因梁板腹部及底部有波纹管,砼下灰不畅,为了保证砼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由专人检查,用锤敲击模板面,当有空鼓声音时,此处砼不密实,需再补振,直至密实为止。
浇筑砼时,注意不使振捣棒直接振捣波纹管,防止波纹管被捣破。
施工时在波纹管穿入软塑料管,并在浇筑时经常抽动,防止漏浆导致阻塞。
⑵、拆模、养护及凿毛在混凝土全部浇筑结束6个小时后(砼强度必须达到拆模要求)拆除模,首先松动两端的支撑杆,用卷扬机拉动合叶支撑杆,收拢模,然后再用卷扬机将其拉出; 24小时后,拆除侧模,侧模用人工配合龙门吊上的电动葫芦进行拆装,拆完后,采用土工布覆盖浇水养护,浇水次数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保持土工布始终处于潮湿状态。
养护时间一般为7d。
待模板拆完后,砼达到一定强度时,进行凿毛。
预制空心板顶面、锚固端面及铰缝面等所有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均应凿毛成凹凸不小于6mm的粗糙面,以利于新旧混凝土良好结合。
5)、预应力工程⑴、预应力材料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采用Φs15.2(1×7)mm规格的钢绞线作预应力钢束,钢绞线截面积=139mm2,标准强度f pk=1860Mpa,弹性模量Es=1.95*105Mpa。
预制梁板腹板采用OVM型锚具及其配套设备,管道成采用波纹管预埋制。
⑵、预应力钢绞线制作a、钢绞线的运输及保管预应力钢绞线在运输中或现场使用时,避免造成局部弯曲和折伤,不抛扔或拖卷材料。
现场保管时,钢绞线底部垫木,上面覆盖雨布。
b、钢绞线的开盘钢绞线呈圆盘状运至工地将它平置在木制垫框上以防泥土、水对钢绞线的腐蚀,四用Φ32的钢筋将钢绞线固定,防止拉出时散乱、扭结和伤人,打开钢绞线外包装,从中心抽出钢绞线线头,抽拉时,一边拉,一边放松,防止钢绞线会乱盘,扭结造成死弯,影响其利用率,对于有弯曲或其它缺陷的部分,予以切除。
C、钢绞线的切割与编束预应力钢绞线在下料前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能下料。
预应力筋下料时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如果预应力筋表面已经形成降低强度与延伸率的锈蚀,则不再使用。
整束预应力筋中,各根预应力筋应互相平行,不得缠绕,每1.0~1.5米绑扎一道,然后再根据图纸要求注明钢束编号,以免弄错,一端用胶布裹好,以免在穿束时划破波纹管。
d、穿束构件端部的道采用喇叭管,是预应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中保证其位置准确。
穿束前检查构件端部顶预留口形状和尺寸。
穿插钢束时宜将预应力筋放在框架上(或下面垫木板)进行穿束,以防预应力筋接触地面而污染。
穿束后检查预应力筋外露情况是否符合规要求。
(3)、锚具锚具采用经过部级鉴定的专业厂家的产品OVM15-4、OVM15-5 、OVM15-6型铸铁锚,锚具、夹片附有产品合格证、校对实物、检查型号、规格、硬度、质量。
外观要求无裂纹、伤痕、锈蚀。
在安装锚具、夹片前,锚具围钢绞线表面用毛刷或干布除尘、除污,确保锚固质量,夹片侧齿口及外表刷净后予以安装。
⑷、拉设备及检验预制梁板钢束拉施工设备2套;在下述情况下对油表、千斤顶进行配套校验:a 、油泵、千斤顶、油表之中,有一件是进场后或修复后第一次使用的。
b、进场时或停置四个月。
C、在运输和拉操作出现异常时。
⑸、拉有关数值计算拉时两端对称拉,以伸长量为主,拉力校核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误差控制在±6%。
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见设计图纸。
a、锚下控制应力的计算:拉应力控制:砼强度必须达到砼设计强度的90%后可进行预应力拉。
拉程序为:0→10%σcon→100%σcon(持荷2min)→锚固。
锚下控制应力σcon =0.75f pk,即0.75×1860=1395Mpa。
拉时进行双控,一控制拉力,二控制伸长量。
⑹、伸长量的计算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公称面积A=139mm2,弹性模量Es=1.95×105MP。
为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采用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拉伸量测定值双控。
理论伸长量计算采用《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JTJ041-2002附表G-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及平均拉应力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平均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拉力(N)P—预应力筋拉端的拉力(N)X—从拉端至计算截面的道长度(m)θ—从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μ—预应力筋与道壁的磨擦系数,取0.25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39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1.95×105N/mm2⑺、拉a、拉施工流程:安装工作锚板→安夹片→安限位板→安千斤顶→安工具锚→拉→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