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写作指导(附范文展示)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写作实践:一、如果以《____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你会写谁?请列出作文的提纲。
形式不限。
二、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自定立意。
不少于500字。
三、你有勇气去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者本校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吗?勇敢地尝试一次,你不仅会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还可能收获满满的自信。
记得提前做点儿准备,列出你的访问提纲。
访问完成后,以《对_____的一次访问》为题,写一篇作文,跟同学分享你访问的经过和感受。
课本上引语和指导思路要清晰“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叶圣陶)“思路的开展”,具体要求就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我们学的课文,大都有清晰的思路,要注意体会模仿。
比如《再塑生命的人》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的,回忆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我”与莎莉文小姐第一次见面平时阅读课外读物,也要想着理清其思路。
久而久之,你的思维会得到锻炼,表达也会清晰、有条理。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作文思路清晰呢?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一、整体构思。
看到作文题目,你可能会有很多想法,会想到很多材料。
这时别急于落笔,首先想清楚你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再据此取舍材料,并大致思考文章的整体结构。
比如,要表达“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这一中心,下面这些材料,你会用到哪些呢?大致采取什么样的结构呢?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参加学权组织的公益活动。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人用书馆和书店。
二、确定写作顺序。
是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还是按照事理的逻辑顺序去写,这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需要来确定。
如《植树的牧羊人》,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的是时间顺序;而《纪念白求恩》,依次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对技术的精益求精,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三、列提纲。
在头脑中形成作文的结构框架后,用提纲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有助于思路的清晰和完善。
提纲不仅要呈现文章的整体框架,也要包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2020年秋《教师教学用书》写作指导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那些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好文章,都是建立在思路清晰、言之有序的基础上的。
所谓思路清晰,就是要在布局谋篇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主要在说什么。
如果没有布局谋篇的意识,习惯于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行文便会杂乱无章、颠三倒四,令人不知所云。
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说:“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陈之有次,阶梯之有依也。
”作文只有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才能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一、读透文题,审清题目要求。
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出题者的目的及意图,在审题时,我们要认真、仔细地研读作文题目,明确写什么,怎么写,避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
为此,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两点:1.重点分析“题眼”。
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
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尤其要注意题目中起着约束、限制作用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
2.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往往有着明确而又丰高的语意指。
二、明确中心,果断取舍材料。
只有确定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立重点,安排详略。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材料比较重要,可以写入文中,有些不那么典型,就要果断舍弃。
紧紧围绕中心选择直接可信、新独到的材料,才能使文章中心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注意,即使纳入作文的选材,也要有所侧重,根据中心做出详略的安排。
三、依据文体和题材,确定写作顺序。
怎样才能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呢?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法如下: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层次。
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为主的记叙文在布局谋篇时,可以选择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过程为序,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描述,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或者表现某种主题。
如果要写的事件不止一件,则可以按几件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
2.按空间顺序安排层次。
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3.按逻辑顺序安排层次。
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理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的,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逻辑顺序一般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说明或论述。
一线教师写作指导一、学会拟写作文提纲写作是需要相对严谨的逻辑思维。
写作前必须明确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有一个清楚的整体构思,这就如同盖楼房要先绘出“图纸”一样。
有了写作提纲,文章就有了一个轮廓,写起来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不少同学不愿意拟写作提纲,觉得麻烦,耽误时间,结果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任意发挥,从而出现条理不清、结构松散等弊病。
为了减少盲目性,克服随意性,保证写作质量,我们一定要首先学会写提纲。
记叙文写作提纲主要涉及:1.拟写标题;2.行文要点;3.思路结构;4.各层大意;5.表达技巧。
1.拟写标题文章标题如同人的眼睛,也是透视心灵的窗户。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
”标题必须要有一定的作用:或是交代叙事要素,或是揭示文章主旨,或是蕴含深刻含义,或是新奇别致吸引读者。
记叙文标题的拟写:或直接以人、事、物作题,或以时间、地点作题,或利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作题。
2.行文要点记叙文的行文要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结果、影响。
写几件事?哪几件?每一件的目的是什么?这几件事的先后顺序怎么安排?安排的理由要清楚。
事件的过程如何设计?总得有点特别。
几件事总得围绕一个中心来写,这个中心是什么?这点非清楚不可——因为这是文章的主旨。
3.思路结构高考记叙文应当是一篇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要么是故事曲折跌宕,那就要设计好故事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要么是人物形象饱满,那就要从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多方面的细节处刻画人物,还要有环境烘托。
要么是结构精巧别致,那就要利用好倒叙、插叙、铺垫、烘托、伏笔、出人意料等手法。
如果是一人多事或多人多事,先要安排好线索,即连串诸多事件的那根线。
如果事件之间不好过渡,可以采取画面(镜头)并列式(小标题)。
4.各层大意在提纲中罗列出各层大意是拟写提纲的重中之重。
各层应当包括多少个段落?各段落依次写什么?各层大意包括该层写些什么事,体现人物什么性格品行。
5.表达技巧表达技巧要落实到每个层次。
记叙文的表达技巧包括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环境描写的方法、抒情方法、故事情节设计方法(或波折、或铺垫、或伏笔、或出人意料)、结构手法(首尾照应、先抑后扬、卒章显志),也包括修辞格的运用。
6.提纲的类型作文提纲是写作文时作文构思阶段的产物。
构思是从整体上对作文的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
好的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编写作文提纲要按照写作文的三个顺序:审清题目、确立中心,选择材料来进行。
标题式提纲这种标题类似一个版块的概括。
相当于写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个标题式的作文提纲,用简洁的文字标出了各段的写作要点。
它的特点是文字简洁、速度较快,适合于对写作内容较熟悉或时间较紧的情况。
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很难起到指导作文的作用。
要点式提纲这种提纲比较详细,它即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写出作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交代出文章的详略。
二、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只有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是思维条理性的要求,也是文章内容表达更清晰明了的需要。
思路是作者构思行文的线路,层次就是文章内容按排的次序,这两者是相辅相成,构成文章的基本骨架。
(一)以时间推移为序文章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叙写客观事物发展的自然进程:如写一天,从早晨、中午写到晚上;写一个人,从童年、少年、青年写到老年;写一件事,从发生、发展写到结束。
这样写事情经过有头有尾,文章脉胳清楚,层次井然。
以时间为序作文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要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取舍,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二要学会彩线串珠,用一条红线把所有的材料贯串起来,做到脉胳贯通,头绪清楚。
三要巧设悬念,灵活穿插,或运用先抑后扬、疏密相间、张驰结合等手法,做到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以免落入记“流水帐”的俗套。
近年来中考中出现的“日记式”作文,也属于以时间为序的写法,这种文体给作者选材带来了更大的自由,也便于抒写真情实感。
(二)以空间转换为序文章以空间转移为序,通过对人物在不同地点、场合表现的描述,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或通过对不同地点、方位等发生的事件的描述表现一个主题。
以空间为序作文,整体运思上有以下两种方式:1.按作者行踪的先后顺序来写。
例如叶圣陶的《游了三个湖》,中学课中的名篇《长江三峡》、《雨中登泰山》等。
2.按景物所处的空间方位来写。
这种写法常见于写建筑物及名胜景观。
例如《故宫博物院》、《蒲松龄故居》等。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写作,都要交代清楚方位,都要让读者清楚的感知写作的立足点(观察点)。
一些学生写的“镜头组合式”作文,也属于以空间为序作文。
这种写法,选材空间广大,取材自由,且层次清楚,可操作性强。
(三)以事件发展为序文章以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为序,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描述,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某种主题。
以事件为序行文,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作者要明确事件本身的含义,并能将这种含义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是要善于使用悬念、抑扬、渲染等艺术手段,把故事讲得跌宕多姿、有声有色、曲折动人。
优秀习作习作一:表姐二三事有一个人,她长得让人喜爱:瓜子脸,长长的睫毛,晶亮的眼珠会说话,亮得宁静,炯炯有神,一头乌黑的头发,长得很密,像黑色的小瀑布。
一笑,脸上会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儿。
要问她是谁?她就是我的姐姐。
姐姐是个“学霸”,她经常是班里的考试状元,老师的骄傲。
曾经有一次姐姐因为生病了,期末考试位居班级第二,她都很伤心。
不过,她并没有灰心,马上又信心十足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为明年中考冲刺。
我想,如果我能考到班级第二,我早就兴奋得一蹦三尺高了。
她很爱看书,《四书》、《论语》她都看。
有时她还看《读者》这样的杂志。
虽然内容深奥,可喜欢看书的她还是看得津津有味的。
书架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挤挤的。
晚上她都能自觉完成作业,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