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演讲与口才 第三章

演讲与口才 第三章

有这段话做铺垫,法拉奇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对邓小平后面的采访。
— 10 —
01 交谈技巧 1.1 话题选择技巧
(三)要给听众发挥的机会
交谈中,既要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但也要让听众适当地发挥,
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是重要的“角色”。否则,只顾自己说话,问题不断, 必将遭遇谈话失败的后果。
有一位记者去采访IT业内的一位知名人士张某。
学习目标
CONTENTS PAGE
— 4—
1.自我介绍与介绍他人的方法技巧有哪些?
2.为什么“小姐”一词在大城市会是遭人讨厌的称 呼?问题出在哪里?
3.你可以为小宁写一份交谈训练建议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5—
01 交谈技巧
1.1 话题选择技巧 1.4 话题控制技巧 1.2 话题导入技巧 1.5 话题转换技巧 1.3 话题展开技巧 1.6 话题终结技巧
开 门 见
向别人请教问题、了解情况、相互交流信息等都应该使

用这个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一是双方有相互信
任的关系或共同交谈的意思;二是交谈的内容对双方都
有吸引力或双方都对它有强烈的兴趣。
— 12 —
01 交谈技巧 1.2 话题导入技巧
耿建跃在外交部国际司从事世界经济的调研工作,他年纪轻,
是个资格不高的外交官。有些想法需要和别人交流,他决定在实
深入是纵深发展,或探讨事物 的本质,或做出合乎逻辑的推论; 全面是横向包容,或涉及一个事物 的方方面面,或找出事物的关联之 处。展开话题,既需要适时用自己 的话激起对方的谈兴,又要察言观 色,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 21 —
01 交谈技巧 1.3 话题展开技巧
技巧一:商榷 在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不时征询
在切入正题之前,邓小平说了一段十分高雅得体的寒暄应酬话,具有很
强的人情味。这次会晤进行得非常顺利,进一步增强了中英两国的友谊和联
系,以及两国在经济方面的合作和政治方面的了解。这样的胜利与邓小平用
艺术的方式进行外交会晤是密不可分的。
— 15 —
01 交谈技巧 1.2 话题导入技巧

所谓引而待发,即耐心地用与话题相关、相 近的题外话启发对方,让其提出自己所需要探讨
张:“对不起,如果您没有什么事的话,我要去忙我的工作了。”
— 11 —
01 交谈技巧 1.2 话题导入技巧
话题往往反映交谈的动机,限制交谈的内容和范围。根据交谈时不同的语言环境、 交谈对象和交际目的,话题的提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所谓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地从正面向对方提出 要询问的问题或探讨的重点,很快切入要谈论的话题。
演讲与口才
— 1—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三章
口才技巧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01 交谈技巧 02 应答技巧 03 社交技巧
— 3—
知识目标
理解话题选择的技巧 掌握应答的技巧 掌握社交的技巧
能力目标
✓ 在与不同的人谈话时能够选择适宜的话题 ✓ 能够面对各种提问灵活应答 ✓ 能够在社交场合中表现自如
— 8—
01 交谈技巧 1.1 话题选择技巧
(一)要选择听众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
只有听众熟悉的话题,才能激发他们“听”的兴趣。
有位女婿初登女友家门时,发现她家的茶杯、茶盘、碗碟都是青花瓷 器,就情不自禁地赞道:“这青花瓷器古朴典雅,真美!”这句发自肺腑 的话使得女友的父亲十分高兴。他眉飞色舞地把珍藏的各种青花瓷器一一 拿出来介绍,两人谈得十分投机。女友的母亲在一旁打趣地说:“一谈起 青花瓷器,这老头可有三天三夜的知心话呀”。
贵厂在你这位精明厂长的领导下,不久一定可以成为我国橡胶行业的一颗
明显!”
B方厂长:“哪里哪里,老兄过奖了!我年轻无知,恳切希望得到老兄的指
教!”
A方厂长:“我向来不会奉承人,实事求是嘛。贵厂今天办得好,我就说好;
明天办得不好,就会说不好。”
— 19 —
01 交谈技巧 1.2 话题导入技巧
B方厂长:“老兄对我厂的设备印象如何?不是说打算把你们进口的那套现 代化胶鞋生产设备卖给我们吗?” A方厂长:“贵厂现有设备,在国内看,是可以的,至少三五年内不会有什 么大的问题。关于转卖设备之事,昨天在贵厂转了一天后,我方想法有所 改变了。” 案 B方厂长:“有何高见?” 例 A方厂长:“高见谈不上。只是有两个疑问:第一,我怀疑贵厂是否真有经 欣 济实力购买这样的设备;第二,我怀疑贵厂是否有或者说能招聘到操作管 赏 理这套设备的技术力量。所以,我不确信将设备转卖给贵厂,能使贵厂三 年之内青云直上。”
— 7—
01 交谈技巧 1.1 话题选择技巧
听众感兴趣,是因为你的谈话内容与他们有关,与他们 的兴趣有关,与他们的问题有关。
——卡耐基
由于场合、对象、交际目的、气氛等的不同,话题的选择会受到较大的制约。因此,应注意运用 一定的技巧来选择合适的话题。
与听众最感兴趣之事的联系,也就是与听众本身的联系,可稳获听众的注意,并能保证沟通畅通 无阻。所以,话题选得巧,可以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由“要我谈”变成“我要谈”。
践中锻炼胆识,丰富知识。在一次宴会上,他找到了某国经济参
赞,互相自我介绍之后,小耿开门见山地说:“我刚刚参加了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春季例会。”“有何感想?”那位

参赞一下子来了精神。在小耿对会上情况作了分析并谈了自己的

感受以后,那位参赞不得不对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席间,这位

参赞又专门找到小耿进行热烈讨论,并端起酒杯走到我驻联合国
— 13 —
01 交谈技巧 1.2 话题导入技巧
所谓迂回切入,是指事先不提出正题,而是在 对方谈起感兴趣的话题的时候,创设良好的交际环 境,然后引出正题。有时,正题引出之后,对方还 不愿意合作,对此不必着急,要进一步了解对方的
迂 回 切 入
真实见解、真实情况,用恳切的请求、耐心的劝导,
缩短情感距离,融洽交谈气氛,为顺利交谈奠定基
干具体的小问题,让对方作进一步的解 释,促使交谈能够深入。
技巧五:恭听
洗耳恭听的姿态,热切期盼的神情,关注的目光,都好像是
在请对方讲下去,都会促使对方不自觉地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
从而更充分更全面地展开话题。
— 22 —
01 交谈技巧 1.4 话题控制技巧
在话题展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偏离话题的情形。为了达到交 谈的目的,有必要学会控制话题。
这就是一个非常失败的采访。如
记者问:“您好,请问您是北大毕业的吗?” 张:“是的。” 记者:“您是学计算机的吗?” 张:“是的。”记者:“请问您是北京本地人吗?” 张:“是的。” 记者:“请问……”
果记者提出的问题能给受采访者一个 充分发挥的空间,一定会得到很多精 彩的东西。但是这位记者的采访问话, 几乎每一句都只需用“是”或者“不 是”来回答,完全没有给受采访者提 供说话的机会。
(一)直接提醒
发现对方偏离话题,就直接指出来,使交谈重新回到话题的正轨上来。直接 提醒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对长者和权威人士,不可武断地打断对方, 而应选择适当的时机,有礼貌地重新提起话题,要求予以回答。如“这件事很有 趣,希望以后能有机会继续请教您。不过,我还是希望您谈谈刚才那件事。”对 其他的人,可以用有礼貌的言语和手势,在适当的地方要求对方停下来,例如 “请允许我打断一下您的话!”待对方停止谈话后,重申话题,继续展开。粗暴 的态度,不礼貌的言语,强行把对方纳入“话轨”,只能刺伤对方的感情,影响 甚至中断交谈。
印度情报部门将一名武官的名字推出了带有政治色彩的含义,似乎很可
笑,然而若不认真对待,势必会产生误解,对两国的关系产生影响。受情报
部门的委托,记者在与朱开印的交谈中,运用了引而待发的方式导入话题,
朱开印则借机解释,从而消除了误解和隔阂。
— 17 —
01 交谈技巧 1.2 话题导入技巧

当对方不愿就某一话题进行交谈,或一开始 就以“不知道”“没意见”之类的话搪塞时,可
01 交谈技巧
交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参与的双向性信息交流的口语表达活动,是人际间最广泛、最直 接、最简便的一种言语交流方式,又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交际行为。交谈还是统一认识、协调行动的重 要双向沟通方式。
就交谈方式而言,主要包括聊天、谈心、劝导等诸多方 式,它们都涉及话题的选择、导入、展开、控制、转换、终 结等内容与形式问题。
而 待 发
的话题。
— 16 —
01 交谈技巧 1.2 话题导入技巧
1950年,年仅30岁的朱开印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大使馆陆、 海、空首席武官。印度情报部官员反复推敲认为,按中文的意思,朱代表 红色,开印就是开发印度,这三个字意味着要用红色来赤化印度。他们商 定让记者找机会向朱开印提问,暗查他的反应。不久,在欢迎苏联军事代 表团的宴会上,一位《印度斯坦时报》的记者坐在朱开印旁边,盛情地为 案 他斟酒,寒暄之后说道:“朱先生,请恕我冒昧提一个问题。朱先生的名 例 字有出处吧?”朱开印风趣地说:“看来记者先生也对我的名字感兴趣, 欣 听我母亲说,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我是兄弟中唯一一个念书的,私塾 赏 先生见我聪明好学,字又写得好,说我将来要做大官,就给我取名叫开 印。”记者听后恍然大悟,开心地笑着说:“原来如此!领教了,朱先生 的名字很有意思!你现在不是当大官了吗?”
础。然后巧妙地选择“突破口”切入正题。
— 14 —
01 交谈技巧 1.2 话题导入技巧
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女王和她的丈夫爱丁堡公爵时,对女王说:“见到 你很高兴,请接受一位中国老人对你的欢迎和敬意。”接着,邓小平说: “这几天北京的天气很好,这也是对贵宾的欢迎。当然,北京的天气比较 干燥,要是能‘借’一点伦敦的雾,就更好了。我小时候就听说伦敦有雾。 在巴黎时,听说登上巴黎铁塔,就可以望得见伦敦的雾,我曾经登上过四 案 次,可是很遗憾,天气都不好,没有看到伦敦的雾呀。”爱丁堡公爵接过 例 话题说:“伦敦的雾是工业革命时的产物,现在没有了。”邓小平风趣地 欣 说:“那么,‘借’你们的雾就更困难了。”公爵笑着应道:“可以借点 赏 雨给你们,雨比雾好,你们可以借点阳光给我们。”于是,两国领导人之 间的会晤,便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