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六篇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和“德”就是通常说的“道德”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拜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当中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了《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我想起了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若你: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学习了《弟子规》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由于自己的无知错误地理解了很多圣贤的教诲我甚至叛逆地将一些传统文化看成封建糟粕以前我从来没有真正感到过“我们是骄傲的中华儿女”觉得那是一句空口号而此时我才明白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真正原因;中华民族让世界人民喜爱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我们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仪、广结朋友、谦虚仁慈......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华儿女那么多优秀的品德可是为什么有报道:在巴黎圣母院有用汉语写的“请勿大声喧哗”;在泰国皇宫厕所中也要写上“请便后冲厕”;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这也让我想起了“马加爵事件”为什么一位头脑聪明曾经在全国竞赛中获奖的大学生会对曾经讥笑他的室友下此毒手其中有一位室友因为曾经主动帮助马加爵盛过一回饭而幸免遇难这引起了社会上对于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与关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认识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弥补上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刚读了《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到现在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非常的幸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些事不应该做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些事不应该做些事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总是爱闹别扭委屈了还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诉说想想自己多不该啊不担没有关心父母相反却总是带给他们烦恼通过学习《弟子规》我发愿:无论爸妈还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尽一份孝心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快乐!: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在单位里与领导和同事共事总是很难相处关系不和睦总是在抱怨不公平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领导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如果我早点接受这样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以及做人的道理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比前的学习只是明白道理而没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学文但力行任已见昧理真”曾经的我便是那样的人生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好下一代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责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刚读了《**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到现在才结识《**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非常的幸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些事不应该做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些事不应该做些事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总是爱闹别扭委屈了还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诉说想想自己多不该啊不担没有关心父母相反却总是带给他们烦恼通过学习《弟子规》我发愿:无论爸妈还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尽一份孝心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快乐!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在单位里与领导和同事共事总是很难相处关系不和睦总是在抱怨不公平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领导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如果我早点接受这样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以及做人的道理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比前的学习只是明白道理而没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学文但力行任已见昧理真”曾经的我便是那样的人生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好下一代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责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弟子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最佳教材教育学生的一剂良方这次有机会去南京学习传统文化我受益匪浅我的体会是:《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幸福真学真干真受益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20xx年9月我校正式推行学习《弟子规》学习《弟子规》的活动虽然开展起来了但是如何学真学真干还是学不干;教师先学从我做起还是只叫学生学自己不沾边等等却是是我校学习传统文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来幸福这是真的是真的千真万确这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治想不想幸福;真想还是假想想的厉害不厉害如果真想而且又想得厉害那就必须真学真干所谓真学就是放下自己原有的陋知陋习恭恭敬敬地学习圣贤人地教诲;所谓真干就是真力行践只有这样学这样干才能真受益在学习期间来自北京的一位年轻小伙由于父母不和导致家庭关系十分紧张使他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许多激烈的矛盾以致使他做了一些严重伤害父母的事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他明白了做人子女应有孝顺父母之心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智对他触动很大在大会分享上他痛哭流涕三跪三扣头表达他对父母的忏悔场面十分感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他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也是学传统文化的好处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真让人发愁尤其是学校老师面对开学的压力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品行道德的教育《礼记、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治国的根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完全体现在《弟子规》一书之中我校自从推行学习《弟子规》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真学真干上还力行不够比方学校安排每周六全校教职工必须参加《弟子规》学习我们摸着良心说说我们抱怨过没有!我们是被“必须”限制而被动在学习我想抱着这种心态学习肯定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学习《弟子规》重在践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必须先做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榜样因为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