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一单元--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下列生活事例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车内胎爆炸,汽油挥发
B.石蜡熔化,钢铁生锈
C.烧制陶瓷,工业制取氧气
D.粮食酿酒,动植物呼吸
2.(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的化学式是()A.O2B.O C.N2D.N 3.(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药品取用
C.闻气体气味D.液体加热
4.(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铜、二氧化碳B.五氧化二磷、冰水
C.汞、氖气D.氯化钠、硫酸铜
5.(1分)下列选项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混合物、纯净物B.纯净物、软水
C.化合反应、氧化反应D.空气、稀有气体
6.(1分)从微观角度可以认识宏观现象。

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B.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C.1L大豆与1L小米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分子之间有间隔
D.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由气体变成固体﹣﹣﹣﹣﹣此时,氧分子停止运动7.(1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为硅
B.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
C.一个铝原子中含有14个中子
D.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铝
8.(1分)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合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A.酒精和纯净水B.铁丝和铜片
C.氧气和二氧化碳D.厨房中的食盐和蔗糖
9.(1分)螃蟹作为美食已进入千家万户,蟹肉中的砷(As)元素以有机砷(C5H11AsO2)的形式少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5H11AsO2由五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B.C5H11AsO2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每个C5H11AsO2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D.C5H11AsO2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5:11
10.(1分)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A.A B.B C.C D.D 11.(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将红磷替换成细铁丝
C.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红热的木炭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2.(1分)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特殊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
B.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C.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蒸馏水
D.加入明矾可以使黄河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
13.(1分)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在盛有氯酸钾的试管a中错将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其中,与只加热相同质量氯酸钾的试管b相比,正确的是()A.两试管中反应的速率一样
B.a试管中生成氧气质量更多
C.两试管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
D.反应结束后试管a中剩余固体种类更少
14.(1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在盛有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4分)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

(3)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

(4)3个钙原子。

16.(2分)某同学用5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若该同学仰视读数为4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36mL,则实际倒出水的体积12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3分)某同学将浑浊的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过滤,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写出试剂的名称)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实验室中可通过的方法使硬水软化成软水。

18.(1分)现有①液氧②洁净的空气③冰水混合物④五氧化二磷⑤澄清石灰水⑥氯酸钾⑦过氧化氢溶液⑧水银⑨矿泉水⑩氖气,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

19.(4分)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问世150周年,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以及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2)X的值为;A、B、C三种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离子符号);画出图甲中与C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0.(2分)已知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X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其阴离子X m﹣的电子层结构与Y的阳离子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用
a、m、n表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如图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请从物质组成,分子构成这两个角度各写出一条你能得的信息。

22.(3分)将暗紫色的固体A加热能得到一种无色气体B,C在B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而C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1)C在B、空气中燃烧,会产生不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该反应属于反应。

(填“剧烈氧化”或“缓慢氧化”)
(2)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气体B,已知呼吸过程是葡萄糖和气体B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3.(3分)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1)选择装置 A 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原气体体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答出两点)
(2)某同学对实验总结反思之后,将装置A 改进为装置B,试分析改进后的优点.(答出一点).
24.(2分)请设计实验,证明蜡烛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简要写出操作、现象和对应的结论)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0分)请结合如图常用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请将如图方框中A装置的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补画完整。

(3)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可用(填仪器名称)代替A装置中的长颈漏斗。

(4)氧气可采用C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
(5)实验室也常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其符号表达式为;写出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6)收集好氧气后,某同学接着做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

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②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加入少量水或细沙,为什么?
(7)已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的大理石与液体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则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A”或“B”),收集二氧化碳时若用D装置,则从管进气(填“a”或“b”)。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C C B
D A B C C A D A B A
二、填空题
15 Al3+ Na+、Cl﹣NH3 3Ca
16(1)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2)大于
17 烧杯、漏斗、玻璃棒;活性炭;蒸馏
18 ②⑤⑦⑨
19 门捷列夫;15;F﹣;
20 3.996×10﹣26kg;a+m+n
三、简答题
21.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22. (1)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的现象不同;剧烈氧化;
(2)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

23. 点燃红磷前弹簧夹没有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后伸入瓶中时太慢
避免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或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4.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光洁干燥的冷烧杯烧
杯内壁有水雾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四、综合应用
(1)H2O2H2O+O2;
(2)
(3)分液漏斗;
(4)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助燃性;
(5)KMnO4K2MnO4+MnO2+O2;将导气管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②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7)A;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