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故宫教案设计

故宫教案设计

语文版课标实验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故宫》教学设计资阳市简阳县(市、区)云龙镇中心小学张鸿成教师简介张鸿成、男、1973年3月,简阳市云龙镇中心小学、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获简阳市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资阳市师德先进工作者。

2004年撰写论文《新课标下的汉语拼音教学》发表在省教育厅主办的《四川教育》上。

论文《思品课中多媒体的运用》发表在省教育厅主办的《四川信息技术教育》刊物上。

论文《如何以新课程标准评价学生》发表在《四川教育学院报》上。

06年撰写的论文《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发表在《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上。

2000年写《兴趣、活动、评价,小学社会课教学三部曲》获市三等奖。

03年撰写《多媒体辅助手段让思品课堂生动有实效》获市二等奖。

《小学高年级“自主”教学的一种尝试》获二等奖。

99年撰写的《浅谈在自然实验操作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兴趣、提高效果、培养能力》获市三等奖。

2007年《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在工会工作理论中,获简阳市一等奖。

2009年撰写论文《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在四川省第十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

教材教学简析《故宫》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课文按照参观路线,由南到北(以空间顺序)逐次并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

作者是按“总——分——总”结构行文,十分精晰有序地介绍了艺术殿堂——雄伟壮丽的故宫。

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歌颂了具有高度智慧和创造能力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展现出中华文化的艺术辉煌,让学生看到令华夏子孙感到无比自豪的优秀文化遗产,增添一名中华人的自豪感。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赞美和热爱故宫建筑的思想感情。

学习这篇课文时,一定要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用口语表达的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

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探究学习设计了说话训练:按照空间顺序介绍我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

帮助学生认识5个词语,会写8个字,理解10个词语。

小学六年的学生处在青春期,由于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缺少,空间概念是很差的。

对于处在农村的孩子更是难于理解。

其次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1—6年级的教材中,说明文的篇数也是很少的。

这种文体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如果只凭教师的一张嘴加上书上的几幅图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无法激起,更不要谈论学生知识,解决好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针对学生在认知水平、能力基础和心理方面的困难,我采取了以下方法来教学: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

主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主要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按空间顺序写作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探究学习设计了说话训练:按照空间顺序介绍我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知识构建特点和农村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本课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过程与方法:一是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二是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为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使这篇课文就像一部风光片一样呈现在了学生面前,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另外,我为学生准备了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向同学们介绍故宫博物院,学生在介绍的同时,自然而然就熟悉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也学会了运用空间顺序写作说明文。

学生在欣赏图片的时候,对故宫博物院高超的建筑艺术不免赞不绝口,本文的德育目标的完成应该不是大问题。

教学重难点(一)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二)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难点:(一)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本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对于这样庞大、这样特殊、这样雄伟的建筑群,除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外,主要还应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所以本文确立的教学重点一是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二是体会本文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了《康熙微服私访记》片头曲,上网收集一些故宫图片,《火烧圆明园》部分的视频制作成ppt.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吗?喜欢吗?在这片电视剧里,让你有没有喜欢的建筑物呢?2、生:看过。

有的学生会答到“皇帝的金銮殿”。

3、现在用电子白板播放《康熙微服私访记》片头曲《江山无限》,同时向学生展示从网上收集到故宫的图片。

4、师:同学们你们刚才所看到的“金銮殿”。

就在北京,它是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生活过的地方。

当时叫做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皇宫,1925年改名故宫博物院,也就是我们今天俗称的“故宫”。

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

今天老师将与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故宫。

(请学生齐读两次)图文并茂的导入从视觉和听觉上引起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理解大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谁读得通顺。

(同时学生边读时,一边把生字及词圈起来)2、抽生读圈起来的生词。

(矗立、金銮殿、湛蓝、蟠龙、鸣钟击磬、檀香、烟雾缭绕、乾清宫、山石亭阁、记恒)要注意指导字的读音,让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攒”是一个多音字,此时读cuán。

表示的意思:聚拢。

另一个读作zǎn。

3、优秀学生教读生词。

4、师指导易错字(馨、恒是后鼻韵;鎏、銮相近字)5、学生错借助工具书,理解不理解的词的含义。

三、再次读文,理解课文内容。

1、生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从每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给学生的时间)2、反馈交流:(学生可以交流)⑴介绍了故宫的位置、价值、历史。

⑵介绍故宫外形、占地面积等,体现故宫建筑规模宏大,布局统一。

⑶介绍午门、金水河、汉白玉石桥等。

⑷介绍作都来到故宫中心。

⑸介绍太各殿外形与内饰。

⑹介绍太和殿的作用。

⑺介绍中和殿⑻介绍保和殿。

⑼介绍故宫后三殿⑽介绍故宫的珍贵文物。

⑾赞扬考试宫建筑、文物,是一座永恒的文化殿堂。

四、认识本文结构。

1、生仔细看每段的意思,小组讨论,按“总——分——总”的结构,把文分成三段。

2、反馈:(小组活动起来,教师抽生进行引导学生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

写故宫位置、历史、价值。

第二段:2---10自然段。

分述故宫的建筑、珍贵文物。

第三段:11自然段。

总括高度赞扬故宫建筑、珍贵文物,是一座永恒的文化殿堂。

3、师:如果分成四段呢?反馈:第一段:1自然段。

写故宫位置、历史、价值。

第二段:2---9自然段。

十分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

第三段:10自然段。

介绍了故宫的文物。

第四段:11自然段。

总括高度赞扬故宫建筑、珍贵文物,是一座永恒的文化殿堂。

五、学习详略的写法。

1、小组讨论:看看文章哪些地方写得详,哪些地方写得略。

2、反馈。

故宫的建筑写得详,珍贵文物写得略。

建筑里面详写的太和殿,略写的是中和殿、保和殿,后三殿。

六、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地学习《故宫》,这是一篇说明文,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思路行文,十分清晰有序地介绍了被誉为“人类遗产、中国骄傲”的故宫,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歌颂了具有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我们学到了写作时一定要有详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抽生识字生字,并听写词。

玲珑、矗立、绚丽、烟雾缭绕、永恒、雄伟壮丽、矫健、奇珍异宝。

2、回忆本文板书结构。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师在黑板上引导学生随文,把板书完成。

二、细读课文,理解文章。

1、生默读2自然段,谈这段给你的感受是什么?2、出示“故宫建筑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

”①生读句子,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赞扬故宫建筑很美,也赞扬了古代具有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劳动人民。

)②指导学生读。

(读出赞扬)(强调: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优良传统、独特风格)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2自然段是3—9自然段的总括段,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生默读3---9自然段,完成课后第二题。

①文章介绍了哪些宫殿?请填写课后第二题。

②作者是按怎样须序介绍故宫的建筑呢?(通过文章中的“天安门往里走——过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的后面是中和殿——中和殿的后面是保和殿——由南往北依次是乾清宫”,这是空间顺序来写的。

(移步动点观察法)4、重点学习5\6自然段。

抽生读5、6自然段,完成下面的作业。

①师出示太和殿的图片,生观察,感受到太和殿的形体状丽。

②生练习朗读第5、6自然段。

读出它的美、宏大。

③反馈朗读情况。

④小组内开展小导游身份,介绍你眼目中的太和殿。

⑤反馈:抽一生来介绍,教师要强调介绍做到有序。

5、学习第10自然段。

①抽生来读第10自然段。

其他生来评价他的读。

②师介绍故宫中的历史文物,展示收集到的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等。

6、学习第11自然段。

出示“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和陈列于室内的珍贵文物,构成了一座永恒的文化殿堂”①生读句子,说说句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总括全文)②它从哪两个方面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建筑、文物)③“永恒的文化殿堂”是什么含义?加点字“永恒”是什么意思?(记恒:记远不变。

)(含义:集建筑与珍贵文物于一体的故宫,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杰出的创造力)三、拓展。

师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清政府的腐败与落后,选成了外国列强入侵中国,掠走大量的文物,对中国的古建筑进行了毁灭。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我们祖国越来越富强,科技也越来越强盛,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落实就要挨打的局面,才能找回流失到海外的珍贵文物。

四、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看到了一个历史的、艺术的、令人神往的故宫。

就让我们再一次齐读“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和陈列于室内的珍贵文物,构成了一座永恒的文化殿堂”。

板书:总起一、位置、名称、历史(略)二、建筑宏大(详)分述故宫三、珍贵文物(略)总结四、永恒的文化殿堂(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