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 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B. 解离少,重吸收少,排泄快C. 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D. 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E. 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2.有关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B. 血浆半衰期能反映体药量的消除速度C. 血浆半衰期在临床中可作为调节给药方案的参数D. 1次给药后,约4-5个半衰期已基本消除E. 血浆半衰期的长短主要反映病人肝功能的改变3.生物利用度检验的3个重要参数是()A. AUC、Css、VdB. AUC、Tmax、CmaxC. Tmax、Cmax、VdD. AUC、Tmax、CssE. Cmax、Vd、Css4.下列给药途径,按吸收速度快慢排列正确的是()A. 吸入>舌下>口服>肌注B. 吸入>舌下>肌注>皮下C. 舌下>吸入>肌注>口服D. 舌下>吸入>口服>皮下E. 直肠>舌下>肌注>皮下5.血浆白蛋白与药物发生结合后,正确的描述是()A. 药物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是不可逆的B. 药物暂时失去药理学活性C.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利于药物的吸收D. 肝硬化等状态不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E.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药效作用时间缩短6.对于给药方式描述不正确的是()A. 胃肠道给药存在着首过效应B. 舌下给药存在明显的首过效应C. 直肠给药有可能避开首过效应D. 肌肉注射没有首过效应E. 静脉给药无首过效应7.药物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产生激动或阻断效应取决于()A. 药物作用的强度B. 药物剂量的大小C. 药物的脂溶性D. 药物的在活性E. 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8. 缓释制剂的目的是()A. 控制药物按照零级动力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B. 控制药物缓慢溶解、吸收和分布,使药物缓慢达到作用部位C. 阻止药物迅速溶出,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D. 阻止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持久的疗效E. 阻止药物迅速达到作用部位,达到持久疗效9.老年患者给药剂量一般规定只用成人剂量的()A. 1/3B. 1/2C. 2/5D. 3/4E. 3/510.新药临床试验应遵循下面哪个质量规()A. GLPB. GCPC. GMPD. GSPE. ISO11.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为()A. I期临床试验B. II期临床试验C. III期临床试验D. IV期临床试验E. 扩大临床试验12.对新药临床II期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症和毒副反应B. 是在较大围进行疗效的评价C. 是在较大围进行安全性评价D. 也称为补充临床试验E. 针对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和肝肾功能不良者的特殊试验13.关于新药临床试验描述错误的是()A. I期临床试验时要进行耐受性试验B. III期临床试验是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C. II期临床试验设计应符合代表性、重复性、随机性和合理性原则D. IV期临床试验即上市后临床试验,又称上市后监察E. 临床试验最低病例要求:I期20-50例,II期100例,III期300例,IV 期2000例14.下列哪种药物应用于新生儿科会引起灰婴综合征()A. 庆大霉素B. 氯霉素C. 甲硝唑D. 青霉素E. 氧氟沙星15.下列不是哺乳期禁用药物的是()A. 抗肿瘤药B. 锂制剂C. 头孢菌素类D. 抗甲状腺药E. 喹诺酮类16.下列关于老年患者用药基本原则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可用可不用的药以不用为好B. 宜选用缓、控释药物制剂C. 用药期间注意食物的选择D. 尽量简化治疗方案E. 注意饮食的合理选择和搭配17. 关于联合用药描述正确的是()A. 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B.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而减少C. 联合用药的结果主要是药效学方面出现增强作用D. 氨基苷类抗生素之间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E. 老年人和婴幼儿提倡联合用药18.正确的联合用药是()A. 氯丙嗪+氢氯噻嗪B. 氯丙嗪+呋塞米C. 氯丙嗪+普萘洛尔D. 呋塞米+庆大霉素E.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19.丙磺舒延长青霉素的作用时间,原因是()A. 丙磺舒竞争性结合肾小管分泌载体,影响青霉素分泌排泄B. 丙磺舒竞争性结合血浆清蛋白C. 丙磺舒改变青霉素的脂溶性D. 丙磺舒改变青霉素的解离度E. 丙磺舒增加青霉素在肾小管中的重新收20.对于不良反应描述正确的是()A. 药源性疾病的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B. 停药后残留在体的低于最低有效浓度的药物引起的药物效应称副作用C. 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称副作用D. B型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E. A型不良反应往往死亡率很高21. 属于A型不良反应的是()A. 特异质反应B. 变态反应C. 副作用D. 由于病人肝中N-乙酰转移酶活性低而使用异烟肼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E. 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易对琥珀胆碱发生中毒,导致呼吸肌麻痹22.下列属于药源性疾病的是()A. 阿托品引起的口干B. 扑尔敏抗过敏时引起的嗜睡C. 麻黄碱预防哮喘时引起的中枢兴奋D. 儿童应用苯妥英钠引起的牙龈增生E. 阿托品解痉时引起的眼压升高23.可引起药源性哮喘的是()A. 氯霉素B. 雌激素C. 阿司匹林D. 氯丙嗪E. 吗啡24.关于左旋多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配伍使用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可减轻不良反应B. VB6可降低左旋多巴的疗效C. 对氯丙嗪所致的震颤麻痹有效D. 作用机制为补充脑DA的不足E. 可透过血脑屏障25.连续反复应用后吗啡最重要的不良反应是()A. 依赖性B. 呼吸抑制C. 缩瞳D. 胃肠道反应E. 低血压休克26.哌替啶与吗啡相比,不具有下列哪一特点()A.对胃肠道有解痉作用B. 过量中毒时瞳孔散大C. 依赖性及抑制呼吸作用较吗啡弱D. 镇痛作用比吗啡强E. 作用维持时间较短27.不属于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是()A. 缓解轻中度疼痛,尤其是炎症疼痛B. 抗风湿C. 胆道蛔虫症D. 支气管哮喘E. 小剂量抗血栓28.氯丙嗪临床主要用于()A. 镇吐、人工冬眠、抗抑郁B. 抗精神病、镇吐、人工冬眠C. 退热、防晕、抗精神病D. 退热、抗精神病及抗帕金森E. 抗休克、镇吐、抗精神病29.抗躁狂药首选()A. 碳酸锂B. 氯丙嗪C. 氯氮平D. 米帕明E. 氟奋乃静30.氢氧化铝与三硅酸镁合用的优点是()A. 防止碱血症的产生B. 防止便秘C. 减少产气,减轻胃压力D. 减少胃酸的分泌E. 抗消化性溃疡31.阻断壁细胞H+泵的抗消化性溃疡药是()A. 米索前列醇B. 奥美拉唑C. 三硅酸镁D. 胶体次枸橼酸铋E. 硫糖铝32.通过阻断H2受体发挥抗溃疡病作用的药物是()A. 米索前列醇B. 硫糖铝C. 雷尼替丁D. 奥美拉唑E. 硫酸钠33.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的溃疡和胃粘膜损伤与出血的药物是()A. 米索前列醇B. 多立酮C. 西咪替丁D. 奥美拉唑E. 氧化镁34.用于急救及重型糖尿病的药是()A. 胰岛素B. 二甲双胍C. 格列美脲D. 阿卡波糖E. 罗格列酮35.大剂量碘不能用于甲亢科治疗的原因是()A. 不良反应严重B. 诱发甲状腺功能低下C. 诱发甲状腺危象D. 抗甲状腺作用不持久,易复发E. 患者不易忍受36.不属于大环酯类的抗生素是()A. 红霉素B. 乙酰螺旋霉素C. 林可霉素D. 麦迪霉素E. 克拉霉素37.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作用机制是()A. 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B. 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C. 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D. 抑制细菌DNA酶E.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38. 使用磺胺类药物时,加服甲氧苄啶的目的是()A. 增强抗菌疗效B. 加快药物吸收速度C. 防止过敏反应D. 防治药物排泄过快而影响疗效E. 使尿偏碱性,可增加某些磺胺药的溶解度39.氯霉素主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A. 抑制骨髓造血功能B. 灰婴综合征C. 胃肠道反应D. 二重感染E. 精神病40. 抗病毒药不包括()A. 金刚烷胺B. 阿昔洛韦C. 阿糖胞苷D. 阿糖腺苷E. 利巴韦林41. 作用于S期的抗癌药是()A. 烷化剂B. 抗代药C. 抗癌抗生素D. 碱类E. 激素类42. 6-巯基嘌呤抗代作用机制是()A. 阻止嘧啶类核苷酸形成B. 阻止嘌呤类核苷酸形成C.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D. 抑制DNA多聚酶E. 抑制核苷酸还原酶43. 不良反应报告程序为()A. 逐级、定期报告制度B. 逐级、不定期报告制度C. 越级、定期报告制度D. 越级、不定期报告制度E. 以上均不对44. 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药效渐渐减弱,需加大剂量才能出现药效的属于()A.交叉耐受性B.不良反应C.耐受性D.抗药性E.生理依赖性15.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人员应由()A.医学技术人员担任B.药学技术人员担任C.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D.护理技术人员担任E.医学、药学及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46. A型不良反应具有的特点是()A.具有剂量依赖性和可预测性B.具有剂量依赖性和预测性、发生率较高,但危险性小,病死率低,个体易感性差异大C.发生率较高,但危险性小D.死亡率低E.个体易感性差异大47. 甲基苯丙胺俗称()A. K毒B. 摇头丸C. 摇脚丸D. 白粉E. 冰毒48. 目前作为阿片类药物替代递减治疗的主要药物是()A. 甲基苯丙胺丙胺盐酸盐B. 可待因C. 大麻D. 美沙酮E. 氯胺酮49大多数药物吸收的部位是()A. 胃粘膜B. 胃底部C. 小肠D. 盲肠E. 大肠50. 过酸性药物与过碱性药物合用时可发生( )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过敏反应D. 硝化反应E. 沉淀反应51. 关于肿瘤的靶向治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毒副作用轻微B. 必须通过静脉方式给药C.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D. 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E.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高52. 中毒的治疗原则是()A.立即终止接触毒物B.使用特效解毒药C.清除进入体的毒物D.对症处理E.以上均是53. 关于Ⅳ期临床试验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上市后监察B.是扩大的临床试验C.不良反应的考察D.须选择特殊受试对象E.是补充的临床试验54.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不包括()A.高通量筛选B.药效学研究C.毒理学研究D.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E.药物的研制55.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不包括()A.严格掌握用药指征B.掌握好最佳的用药剂量C.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D.加强对老年人用药的指导和监测E.应使用廉价药品56.量反应的量效曲线提供的药效学参数不包括()A. 最小有效量B. 半数有效量C. 最大效应D. 效价强度E. 以上均不对57.下列给药途径,按吸收速度快慢排列正确的是()A. 吸入>腹腔注射>舌下>皮肤给药B. 吸入>舌下>腹腔注射>皮肤给药C. 舌下>吸入>腹腔注射>皮肤给药D. 舌下>吸入>腹腔注射>皮肤给药E. 腹腔给药>舌下>肌注>皮下给药58.老年人药效特点不包括()A.对抗凝药敏感B.对中枢抑制药敏感C.对胰岛素耐受力下降D对不良反应感悟迟钝E药物作用缩短59.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不包括()A.药物安全围窄B.个体差异大的药物C.怀疑药物中毒者D.常用急救药品E.肝肾功能不全患者60.药物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产生激动或阻断效应取决于()A. 药物作用的强度B. 药物剂量的大小C. 药物的脂溶性D. 药物的在活性E. 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61. 伦理委员会的职责不包括()A.审核药物试验方案B.审核研究者手册C.知情同意书D.审核药物生产的条件E.审核受试者的入选方法62.新药的临床研究容不包括()A. 药物耐受性试验B. 药物急性毒性试验C. 生物等效性试验D. 药物上市后再评价E. 药代动力学63.新药临床试验应遵循下面哪个质量规()A. GLPB. GCPC. GMPD. GSPE. ISO64.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Ⅰ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B.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人体耐受情况及最适给药剂量、间隔及途径C.Ⅲ期临床试验是在较大围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D. Ⅲ期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不少于200例E.以上都不对65. I 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A研究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B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症C在较大围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D进一步考察新药的安全有效性E. 针对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和肝肾功能不良者的特殊试验66.关于新药临床试验描述错误的是()A. I期临床试验时要进行耐受性试验B. III期临床试验是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C. II期临床试验设计应符合代表性、重复性、随机性和合理性原则D. IV期临床试验即上市后临床试验,又称上市后监察E. 临床试验最低病例要求:I期20-50例,II期100例,III期300例,IV 期2000例67.下列哪种药物应用于新生儿科会引起灰婴综合征()A. 庆大霉素B. 氯霉素C. 甲硝唑D. 青霉素E. 氧氟沙星68.下列不是哺乳期禁用药物的是()A. 抗肿瘤药B. 锂制剂C. 头孢菌素类D. 抗甲状腺药E. 喹诺酮类69.下列关于老年患者用药基本原则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可用可不用的药以不用为好B. 宜选用缓、控释药物制剂C. 用药期间注意食物的选择D. 尽量简化治疗方案E. 注意饮食的合理选择和搭配70. 关于联合用药描述正确的是()A. 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B.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而减少C. 联合用药的结果主要是药效学方面出现增强作用D. 氨基苷类抗生素之间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E. 老年人和婴幼儿提倡联合用药71.正确的联合用药是()A. 氯丙嗪+氢氯噻嗪B. 氯丙嗪+呋塞米C. 氯丙嗪+普萘洛尔D. 呋塞米+庆大霉素E. 异烟肼+VB672.丙磺舒延长青霉素的作用时间,原因是()A. 丙磺舒竞争性结合肾小管分泌载体,影响青霉素分泌排泄B. 丙磺舒竞争性结合血浆清蛋白C. 丙磺舒改变青霉素的脂溶性D. 丙磺舒改变青霉素的解离度E. 丙磺舒增加青霉素在肾小管中的重新收73.对于不良反应描述正确的是()A. 药源性疾病的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B. 停药后残留在体的低于最低有效浓度的药物引起的药物效应称副作用C. 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称副作用D. B型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E. A型不良反应往往死亡率很高74. 属于A型不良反应的是()A. 特异质反应B. 变态反应C. 副作用D. 由于病人肝中N-乙酰转移酶活性低而使用异烟肼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E. 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易对琥珀胆碱发生中毒,导致呼吸肌麻痹75.下列属于药源性疾病的是()A. 阿托品引起的口干B. 扑尔敏抗过敏时引起的嗜睡C. 麻黄碱预防哮喘时引起的中枢兴奋D. 儿童应用苯妥英钠引起的牙龈增生E. 阿托品解痉时引起的眼压升高76.药物的临床研究须遵循( )A.西波格拉底宣言B.赫尔辛基宣言C.医学伦理学D.药学伦理学E. GMP和GLP77.采用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平行对照,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例数都不得低于300例的是()A.Ⅰ期临床试验B.Ⅱ期临床试验C.Ⅲ期临床试验D.Ⅳ期临床试验E. 以上均不是78.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是()A.年龄和性别B.体重C.给药时间D.病理状态E.以上都是79.联合用药难解决的问题是()A. 协同作用B.拮抗作用C. 配伍禁忌D. 个体差异E. 多种目的80.药物不良反应的副作用是()A. 除治疗作用以外的药理作用B. 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C. 一种药物新具有的临床效果D. 一种药物除临床治疗作用以外的药效反应E. 当-种药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时,除治疗作用之外的其他不利作用81.B型不良反应具有的特点是A.具有剂量依赖性和可预测性B.具有剂量依赖性和预测性、发生率较高,但危险性小,病死率低,个体易感性差异大C.发生率较高,但危险性小D.死亡率低E.个体易感性差异大82. 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俗称A. K毒B. 摇头丸C. 摇脚丸D. 白粉E. 冰毒83.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不包括()A.高通量筛选B.药效学研究C.毒理学研究D.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E.药物的研制多选题84. 根据不良反应的分类的性质分类,包括以下()A. 副作用B. 首剂效应C. 首关消除D. 变态反应E. 特异质反应85.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属于药物方面的因素是()A. 药物的选择性B. 药物作用的延伸C. 药物的附加剂D. 药物的剂量、剂型E. 药物的质量86. 对药物警戒的定义描述正确的是()A. 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的科学研究与活动B. 药物警戒就是不良反应监测C. 药物警戒涉及所有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研究D. 药物警戒不涉及不良反应监测的容E. 不合格药物、药物治疗错误都属于药物警戒容87. 《赫尔辛基宣言》是()A. 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必须符合的宣言B. 宗旨为:公证、尊重人格C. 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D. 是国际协调会议衍生出来的宣言E. 是以指导药物的研究开发的统一标准来确保新药的质量、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