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早发白帝城》作者:(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作者:(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南春》作者: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凉州词》作者:(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赤壁》作者:(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赠汪伦》作者:(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枫桥夜泊》作者:(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行》作者:(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江畔独步寻花》作者:(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清明》作者:(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咏柳》作者:(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乡偶书》(一)作者:(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作者:(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暮江吟》作者:(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望天门山》作者:(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出来。

《小池》作者:(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情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绝句》作者:(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别董大》作者:(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题西林壁》作者:(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作者:(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

《黄鹤楼》作者:(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乌衣巷》作者:(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塞》作者:(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锦瑟》作者:(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长征》作者: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夜雨寄北》作者:(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儿垂钓》作者:(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从军行》作者:(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逢病军人》作者:(唐)卢纶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淮上渔者》作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菊花》作者:(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鹭》作者:(唐)郑谷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沙汀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漫兴》作者:(唐)杜甫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

《南园》作者:(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农家》作者:(唐)颜仁郁夜半呼儿趁晓耕,赢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葡萄》作者:(唐)韩愈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苏。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钱塘湖春行》作者:(唐)白居易孤山寺亭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阳阴里白沙堤。

《蜀相》作者:(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作者:(唐)刘长卿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送人游岭南》作者:戴叔伦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过零丁洋》作者:(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无题》作者:(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宿石邑山中》作者:(唐)韩翃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台城》作者:(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望月有感》作者:(唐)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无题》作者:(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题菊花》作者:(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望洞庭》作者:(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咸阳城西楼晚眺》作者:(唐)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禅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桃花溪》作者:(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近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题君山》作者:(唐)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惜牡丹花》作者:(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气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溪居即事》作者:(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人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夏夜》作者:(唐)韩偓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湘中》作者:(唐)韩愈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晓日》作者:(唐)韩偓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移家别湖上亭》作者:(唐)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寄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已凉》作者:(唐)韩偓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鹦鹉》作者:(唐)罗隐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咏绣障》作者:(唐)胡令能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渔父》作者:(唐)李中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

《渔歌子》作者:(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雨过山村》作者:(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月夜》作者:(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云》作者:(唐)来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再经胡城县》作者:(唐)杜荀鹤去岁曾经此县城,县名无口不冤声。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确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赠花卿》作者:(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游园不值》作者:(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竹枝词》作者:(宋)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竹枝词》作者:(宋)白居易瞿唐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竹枝词》作者:(宋)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题乌江亭》作者:(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小松》作者:(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江楼感旧》作者:(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周影依稀似去年。

《淮上与友人别》作者:(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