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水泥石灰稳定土基层质量标准
3.2.1质量控制流程图
图3.2-1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图
3.2.2原材料质量控制要求
(1)土质应经过筛选,土中的有机物含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土内不得含有生活、建筑垃圾、淤泥等杂物,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分层厚度的60%,且不应大于10cm。
(2)石灰、水泥必须经复检合格方可正式使用。
3.2.3摊铺拌和质量控制要求
大面积施工前必须先进行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度应根据实际工程量确定,通过试验段确定相关施工参数。
(1)土料摊铺:路床验收合格后分幅恢复中线、边线控制桩,要求直线段10米一个,
曲线段5米一个;在边线控制桩上要标清控制高程线。
打网格控制上土量。
图3.2-2 路床验收合格后打网格上土
(2)洒布石灰并拌和:土料上完后采用推土机整平、压路机碾压,测量放方格网控制石灰用量,石灰洒布前必须充分消解并过筛,其用量宜比设计配合比增加0.5%~1%,石灰布料后,及时采用大型路拌机进行拌合3-4遍,禁止使用简易路拌机(如农用旋耕耙等),然后洒水闷料12小时以上(按计算好的撒水量补水)。
图3.2-3 打网格洒布石灰及路拌机掺拌
(3)洒布水泥并拌和:对石灰土含水量检测合格后,再打方格撒布水泥,再拌合3-4遍;水泥撒布后至碾压成型必须在3小时以内完成。
拌合过程应注意混合料的含水量、灰剂量和拌合深度,必须拌至上路床表面,宜侵入表面5-10cm,不得出现素土或夹层,要求拌合均匀。
图3.2-4 打网格洒布水泥及路拌机掺拌
(4)松铺系数需通过试验确定,平地机进行整平,整平时应设置拉线检查高程、横坡,高程控制要考虑压实系数的预留量,尽量避开高温时间整平成型。
3.2.4接缝处理
(1)两工作段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形式。
(2)上下两层接缝应错开500mm以上。
(3)应避免纵向接缝,一幅拌和完成应在水泥初凝时间内拌和另外一幅,后一幅的拌和应与前一幅重合约500mm,并一同碾压。
3.2.5养护
(1)碾压成型后及时覆盖洒水保湿养护。
冬季覆盖二布一膜保温。
(2)养护期不应少于7d,养护期间封闭交通。
(3)铺筑上结构层前应对下结构层进行清扫,并洒水湿润。
图3.2-5 二灰土碾压成型
图3.2-6 二灰土覆盖养护
3.2.6质量检验
(1)外观质量:外观应平整、坚实、接缝平顺,无明显粗细骨料集中现象,无推移、裂缝、贴皮、松散、浮料。
(2)压实度: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大于或等于97%,底基层大于或等于95%。
采用灌砂法或灌水法每1000㎡,每一压实层抽检1点。
(3)无侧限抗压强度:每2000㎡抽检一组(6块)标准养护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
现场养护7d取芯,取出芯样外观完整、密实,检测其厚度及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图3.2-7 二灰土现场压实度检测
图3.2-8 二灰土现场钻取芯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