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设计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定义一艺术设计观念的历史发展1.艺术设计是英语design的译名。

翻开英汉词典,design的直接含义是“设计”。

2.一般包括机械设计,电器设计,造型和内饰设计,这些设计分别由机械设计师、电器设计师和艺术设计师承担。

3.艺术设计是现代工业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把产品的功能、使用时的舒适和外观的美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设计。

4.艺术设计理论的基本问题是生产和艺术、效用和美的关系问题。

5.古代有不少著作对器物制作规律进行了理论和思考,论述了器物文化中效用和美、技术和艺术、功能和形式的统一。

这些基本原则不仅总结和规范了当时的器物和制作活动,而且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

(二)西方艺术设计观念的历史发展1.古希腊人理解的“艺术”,既包括音乐,绘画,雕塑等,也包括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饪等。

2.苏格拉底-认为美必定是有用的,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有害就丑。

3.柏拉图区分了相对美和绝对美。

4.古罗马演说家和美学家西塞罗,认为有用的事物就是美的事物,并把这种观点运用到动、植物和艺术中。

5.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而且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

二设计活动中的艺术设计(一)人类的设计活动1.设计有两种表现形态:在一些情况下,它只是生产过程的内部因素,没有从生产中脱离出来,产品的原型保留在生产者的头脑中,生产者也就是设计者。

在另一些情况下,设计是相对独立的运动,生产者根据设计师预先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

2.设计还联结了有限和无限。

设计是形式的守护者、是再现、重造形式的一种机制。

建造房屋的砖瓦和木头在存在上都是短暂的,然而斧子或房屋的形式常存。

设计把有限的实在和无限的潜在、短暂的材料和永恒的形式联结起来。

(二)艺术设计1.英国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亨利科尔是艺术设计的真正先知。

他在1845年就使用了“艺术工业”的术语,以表示“应用于机械生产的美的艺术或美”。

2.然而无疑,艺术设计诞生于20世纪初期。

3.艺术设计解决两组问题:物质环境和人的行为的设计,第一组问题包括环境和产品世界,第二组问题包括交际环境。

艺术设计可以分为三类:1.环境设计2.产品设计3.视觉传达设计。

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品设计、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

4.艺术设计是艺术、技术和科学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夸科学性是它的本质特征。

5.艺术设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是一种文化的设计,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设计。

三艺术设计和自主创新(二)艺术设计是企业集成创新的重要途径1.艺术设计具有原型或原生材料2.艺术设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功利性。

3.艺术设计起着进步的加速器的作用,起着某种技术催化剂和社会催化剂的作用。

4.艺术设计在集成创新时产生出质量效果。

第二章早期工业时期的艺术设计一艺术设计的先驱者1.19世纪中期英国争取艺术和手工艺的联系的运动(工艺美术运动)2.英国于19世纪中期形成了两种的审美思潮——道德主义和唯美主义3.道德主义以罗斯金为代表,认为审美和伦理是同一的,强调美的道德性。

4.唯美主义以诗人斯温伯格和王尔德为代表,主张道德的审美性。

5.罗斯金要求艺术具有高尚的道德内容,认为作品的艺术价值依赖于它所体现的思想意义。

6.唯美主义则相反,他们否定艺术体现道德价值的必要性,把艺术仅仅局限于美的领域中。

(三)新艺术运动1.新艺术运动在本质上是为艺术而艺术。

然而,新运动艺术至少在一个方面比艺术与手工艺前一步。

这就是它突出的反对向任何一个时代或吸取灵感。

第三章现代派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二现代派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1.20世纪20年代,现代艺术设计运动在欧洲几个国家开始发展,其中俄国,荷兰和德国发展最为迅速,甚至可以这么说,是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以及德国的包豪斯共同孕育了现代艺术设计。

第四章包豪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摇篮一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宣言1.艺术设计教育是艺术设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培养艺术设计人才,而且规范艺术设计职业的模式。

(一)包豪斯宣言1.自19世纪末期以来,德国一直在寻求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使工艺和美术结合起来。

1919年,德国魏玛造型艺术学院和魏玛实用艺术学校合并,并成立了“国立包豪斯”,由格罗皮乌斯任校长。

2.包豪斯对传统的艺术教育体制进行了彻底变革,这不仅指新型的职业——艺术设计的确立,而且指新型的职业个性的培养。

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两大体系1.功能主义和式样主义,功能主义主要发生在欧洲,以德国为代表。

式样主义以美国为代表。

(一)功能主义的起源1.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形式遵循功能,1896年美国建筑师萨利文提出,功能主义的先驱者有洛斯、萨利文和赖特。

二.式样主义(美国)1.功能主义与式样主义形成现代设计主义设计史上蔚为大观的两种风景:前者追求功能,后者追求式样;2.前者立足耐用、持久,后者立足新颖,鼓励“喜新厌旧”、不断抛弃;3.前者的设计是功能主义,实用主义的;后者的设计是式样主义,消费主义的;4.对于功能主义设计师来说,功能至上,结构严谨,简洁明快的外形曲线是完美曲线;对于式样主义设计师来说,正如他们的代表人物雷蒙罗维直言不讳的那样——“最美的曲线就是一条上升的销售曲线”.第六章后现代艺术设计的崛起1.后现代主义设计以直觉性感性和个性化向现代设计的科学性、理性和逻辑性发起强烈冲击。

它的口号是“形式遵循表达”,在这里功能已经退居到次要地位。

(一)后现代艺术设计的多元化探索1.通常“后现代”即是一个时间观念,指大约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的时期,同时也是一种思维观念,是对现代思维观的背离和反叛。

后现代主义一般是指在上世纪60年代对抗现代国际风格中产生的,发展于70年代,成熟于80年代的设计风格流派,首先出现在建筑领域,然后影响到其他设计领域。

2.广义的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设计流派,狭义的则指名为后现代主义的这一种设计流派。

后现代建筑设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始逐渐涉及公共建筑的设计,逐渐形成融合多种建筑风格的新折中主义。

体现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的特征。

第七章波普设计和孟菲斯1.波普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最流行的艺术风格和设计风格,波普设计旨在反对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

波普是英语POP的音译,意思是大众的,流行的、通俗的。

一从大众文化到波普文化1.波普设计和波普艺术是众多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中的一种,它们都是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大众文化1.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时期的主流文化,是信息社会和消费社会的产物。

所谓大众文化,指在大众中流行的通俗文化,它是相对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而言的,精英文化指为少数精英人士所垄断的高级文化。

2.大众文化的中心是传媒,图像日益替代文字,对受众进行视觉轰炸。

大众文化主要是视觉文化。

通过文化工业如电影,电视,录音,录像,成为消费品的一种。

大众文化的若干特点:⑴缺乏审美深度,满足浅薄的平面感。

⑵注重现在,隔断历史联系。

⑶主体消失⑷机械复制性。

(二)波普艺术1.它展示了工业社会和大众文化的视觉特征,具有消费性、娱乐性、商业性。

2.波普艺术往往采用机械复制的手法,这与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相对应。

3.波普艺术采用现成材料和物品进行拼贴、并置、集合,表达奇异和荒诞,反对纯粹和崇高。

4.追求纯粹的客观性,使作品达到乱真的地步。

二孟菲斯和意大利艺术设计(一)孟菲斯1.所谓反设计,指一种激进设计,它反对功能主义设计观,追求设计的新颖独特,是对传统设计的挑衅。

反设计提倡“形式追随表达”。

2.结构主义是现代西方的一个哲学流派,它的创始人是法国哲学家和美学家德里达。

结构主义批判、否定一切现有秩序。

第九章绿色设计和人性化设计(二)绿色设计的内涵1.绿色设计: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环境意识设计,指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

2.绿色设计的3r原则指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

二设计服务的对象始终是人1、设计服务对象始终是人,设计的基本特征是技术性与人性的浑然一体,人与物的高度融合,并充分表现人类的智慧,情感和文化。

2、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⑴人体工程学和功能主义是人性化设计的科学基石和基本思想。

因为人性化设计首先必须满足对人们生理层次的关怀要求,⑵人性化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的核心心想就是科学的人本主义,在以科学的手段和方式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之外,更需要关注人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诸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⑶人性化设计的第三个重要思想是平等尊重的人文主义,即对特殊人群和各个特定社会群体的特殊关怀。

⑷人性化的第四个重要思想是对全人类命运具有责任和关怀的人文精神。

第十章艺术设计的思维与方法一艺术设计的思维1.思维是指受社会所制约的,同语言紧密联系的,探索和发现崭新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对现实进行分析和综合中间接概括反映现实的过程。

(二)设计创意的产生1.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顺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等多重思维形式的协调统一。

二艺术设计的方法1、功能论方法,2、艺术论方法,3、人体工程学方法,4、市场学方法。

第十二章艺术设计管理(一)设计和管理1.设计管理是通过组织运作的计划过程。

设计管理即界定设计问题,寻求合适设计师,整合、协调或沟通设计所需的资源,运用计划、组织、监督及控制,寻求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对设计战略、策略与设计活动的管理,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实现预定目标。

第十五章中国艺术的发展和未来趋势二中国艺术设计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1、原创性不够,2、缺少创意,3、市场运作方式比较落后,政府扶持不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