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数据中心网络规划要点

企业数据中心网络规划要点

面面俱到,数据中心网络规划要点企业数据中心可以实现企业异构数据环境无法支持的有效的数据交换,全面、集中、主动并有效地管理和优化IT基础架构,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管理性和高可用性,保障了业务的顺畅运行和服务的及时传递,最终以良好的服务赢得用户。

企业数据中心通过实现统一的数据定义与命名规范、集中的数据环境,从而达到数据共享与利用的目标。

企业数据中心按规模划分为部门级数据中心、企业级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以及主机托管数据中心等。

通过这些规模从小到大的数据中心,企业可以运行各种应用。

一个典型的企业数据中心常常跨多个供应商和多个产品的组件,包括:联网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等。

这些组件需要放在一起,确保它们能作为一个整体运行。

我们知道,数据中心是企业应用业务服务的提供中心,是数据运算、交换、存储的中心。

它结合了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承载了网络中80%以上的服务请求和数据存储量,为客户业务体系的健康运转提供服务和运行平台。

数据中心应采用服务、应用、存储相分离的架构,有效降低了管理维护的成本,同时也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数据对系统扩容的需求。

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由网络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存储系统、远程容灾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数据中心以网络系统为依托,因此首先应保护网络系统平台的高可靠性,避免因网络系统的故障和性能瓶颈等影响企业关键业务的运行。

可通过三层交换技术,有效抑制广播风暴,保证关键业务的数据传输;通过链路冗余和负载均衡技术,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通过链路聚合技术,提高网络传输性能,消除网络瓶颈等等。

一、数据中心网络建设规划设计原则1、可扩展性为适应业务的发展、需求的变化、先进技术的应用,数据中心网络必须具备足够的可扩展来满足发展的需要。

如采用合理的模块化设计,尽量采用端口密度高的网络设备、尽量在网络各层上具备三层路由功能,使得整个数据中心(IDC)网络具有极强的路由扩展能力。

功能的可扩展性是IDC随着发展提供增值业务的基础。

2、可用性包括网络设备和网络本身的冗余。

关键设备均采用电信级全冗余设计,采用冗余网络设计,每个层次均采用双机方式,层次与层次之间采用全冗余连接。

提供多种冗余技术,在不同层次可提供增值冗余设计。

3、灵活性灵活的目的是实现可根据数据中心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网络/设备能够灵活提供各种常用网络接口、能够根据不同需求对网络模块进行合理搭配。

4、可管理性网络的可管理性是IDC运营管理成功的基础,应提供多种优化的可管理信息。

完整的QoS功能为SLA提供了保证,完整的SLA管理体系,多厂家网络设备管理能力,网络性能分析以及准确及时的网络故障报警、计费等。

5、安全性安全性是IDC的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IDC建设中的关键,它包括物理空间的安全控制及网络的安全控制。

二、数据中心网络布线规划对于动态、不断演进的数据中心环境来说,更强大的网络连接是不变的需求。

无论是企业或公共服务数据中心,都要尽可能保障网络基础设施能够提供可扩展带宽、冗余业务备份、灵活性、安全性并方便移动、增加和变更。

为保障服务的可信赖性,数据中心必须使用高密度、方便使用与部署的高品质布线系统。

数据中心机房应当采用光纤网络布线,使企业更经济地实施数据中心应用,来进一步满足数据存储以及局域网内服务器和交换机之间的数据快速交换,便于将来网络升级换代,节省投资,避免浪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灵活、安全、高性能价格比的布线系统。

三、数据中心KVM网络集中管理规划KVM 的意思是“键盘、显示器及鼠标”,这三项加起来称为一组KVM 操作台。

KVM 切换器的主要目的是让统一组KVM 操作台可以连接到许多台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这可以让使用者从操作台访问及控制许多台计算机或服务器。

数据中心KVM 解决方案可以提供最可靠、有灵活、安全的多重使用者远程访问及控制,数据中心一般采用数字式与模拟式KVM 切换器集合,来实现网络的集中管理,使IDC的机房环境变得简洁明亮,且有一个高效、安全、扩容简单有序的集中控制环境。

“独立于网络外”的模拟式KVM 解决方案通常最适合中小型的数据中心,至于“网络内”的数字式KVM 解决方案,则最适合支持全国或全球的大型分布式数据中心。

结合KVM 切换器与集中管理软件,为多个数据中心提供控制与管理的功能。

无论是地区性或是全球性的管理,数据中心人员都可以从单一画面使用单一IP 地址,完全控制企业里的许多个数据中心。

四、数据中心网络存储和集群规划网络存储按照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的连接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连接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

SAN特别适合于服务器集群、灾难恢复等大数据量传输的业务环境。

SAN是位于服务器后端,为连接服务器、磁盘阵列、磁带库等存储设备而建立的高性能网络。

SAN将各种存储设备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存储网络,以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

SAN以数据存储为中心,采用可伸缩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具有高传输速率的光通道的直接连接,提供SAN内部任意节点之间的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并且将数据存储管理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存储区域网内。

数据中心为整个网络提供应用服务,通常这些服务包括一些关键业务(如ERP、MRPⅡ、HIS、PACS 等)和其他功能服务(如WEB、FTP、MAIL、DHCP、DNS、WINS等)。

对于关键业务和重要的功能服务采用集群技术提供冗余和负载均衡,可以有效地保证网络的高效安全运转。

一个配置完善的应用服务器群,可以将应用平台与服务平台分离,降低网络管理的难度,提高网络运行效率;以最少的用户端干预,达到最高的可用性,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集群是两台或更多台服务器(节点)在一个群组内共同提供一种或多种应用服务。

与单独工作的服务器相比,集群系统能够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和可扩充性,是提供高可用性和增强企业应用软件可管理性的有效途径。

高可用性表现在当一台节点服务器或一个应用服务发生故障时,这台服务器上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将被集群系统中其他服务器自动接管,客户端将能很快连接到新的应用服务上,最大限度地缩短服务器和应用程序的宕机时间。

高可扩充性表现在集群允许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增加处理能力或存储容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充性。

企业中的关键业务应用均可采用集群系统以提供高可用性的稳定应用服务。

五、数据中心全面的网络管理规划网络管理系统是网络管理员了解网络性能的一个窗口,也是评估和调整网络可用性的重要工具。

网络管理可以识别关键资源、网络流量以及网络性能,还能配置设备故障的阈值、提交精确的端到端分析报告。

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管理可以让企业设置可用性策略,在系统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时自动启动。

网络管理系统按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络设备管理,主要安装网管软件、服务器管理软件、磁盘磁带机管理软件,以监视网络流量、设备运转状态等情况。

另一种是网络桌面管理,对服务器或客户机提供远程管理、远程配置、远程遥控等功能,使管理人员不用离开数据中心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技术支持工作。

随着数据中心的发展,对系统和网络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网络管理必须走出设备管理的圈子,提供应用性能的清晰视图,然后提供帮助用户保证应用性能的工具。

此外,还将面对更好地支持移动设备、网络集成和安全管理的需要。

由于数据中心的疆界可能超出了传统机房的边界,网络管理确保分布式应用和无处不在的数据存取的强大性能。

数据中心的网络管理应当有效、合理的管理、协调好各种品牌的网络设备以及服务器,让设备发挥最大作用,全面实现网络功能。

提高网络效率,企业网络规划详解企业网应如何规划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问题说大了不大,说小了不小,对于企业来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我们的网络够先进吗?它能否适应公司现在的需要和今后的发展?建成后的网络能否提高工作效率?分别回答这些问题就能为我们企业规划一个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网络可升级的企业网。

企业网与工作效率应用决定需求,需求决定规模,我们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应用来支撑公司业务,这是决定网络如何规划的关键因素。

现代企业有资金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等这些流,这些流有些是可以通过网络来流动,有些则不行,还得过传统方式,但也会多少以信息流沾边,可以通过信息化来管理,因此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现代企业要有一个高效的工作效率就必须规划建设一个高效的企业网。

企业网号称企业的“神经系统”,在这个神经系统上运行:企业OA(包括办公协作、人力管理、消息发布、即时通信、内部邮件、文件管理、资源调度)、ERP、CRM、财务管理系统、内部IP电话、视频会议、监控报警系统等等。

这些应用包含了:办公自动化、管理自动化、财务自动化、以及诱人的语音视频通信。

所有这些应用真的运行起来的话,将大大地提高我们工作效率。

比如基于企业网IP 网络的语音视频通信就是这样,有了语音视频通信,我们随时可以与跨部门同事沟通工作细节,我们随时可以在内部网络上召开项目小组工作的视频会议,如同面对面般与身处不同楼层工作的同事探讨项目,不再为了要召集或征用会议室而苦恼。

从公司的文件服务器下载工作资料、多媒体培训、IP电话、视频会议、文件拷贝等等这些高带宽应用需要企业网有足够的带宽来做保证。

为了适应现在和将来需要,企业局域网总的要求是组建“全千兆以太网”。

以全千兆以太网为企业网建设目标,是企业现在和将来能高效营运的坚实基础。

为了企业的高效率,我们需要对企业的网络基础作尽量完美的规划。

企业网络基础规划我们以一百人的公司100-200个点为例来考虑,笔者认为这是目前中小创业型公司最普遍的员工规模,而且人手一台电脑的机会也不多,这100个点还包括信息点和语音点,一般语音点也不是很多,算一个办公室一个就足够,我们的规划目标是:信息点和语音点通用,统一布线,随需而换,全千兆以太网。

网络基础包括布线系统和网络设备两大块,按照上面提到的企业全千兆以太网要求,这两大块的选材都应选择相应的千兆以太网产品。

一.布线系统规划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灵活性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不仅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

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和通信线路的连接点。

综合布线的部件包括:(1)传输介质:超五类双绞线、三类大对数语音线缆、多模光缆、RJ45超五类数据跳线、1对鸭嘴转RJ45超五类语音跳线、RJ11语音跳线、各类光纤跳线、各类光纤尾纤。

(2)连接器件:RJ45超五类配线架、110语音配线架、光缆终端盒、超五类信息模块、水晶头,光纤适配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