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 解热镇痛抗炎药精品PPT课件

20 解热镇痛抗炎药精品PPT课件

小剂量(40mg/日)即显著减少TXA2而对PGI2 没有影响。(血小板寿命10天,没有合成 COX-1的能力),用以防治冠心病及术后血 栓形成等血小板高聚集性疾病
4.其 他
脑内COX-2过表达与AD有关,可试用 100mg/日治疗
血中TXA2/PGI2比值增高与妊娠高血 压和先兆子痫有关,亦可试用40- 100mg/日防治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目的要求
• 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和 作用机理;
• 2、熟悉阿斯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 洛芬等代表药的作用特点;
•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
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 用的药物。
▲临床上用PG人工流产的产妇都有发热的副作用
▲解热镇痛药对内热源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但对注射PG引起的发热无效
以上实验说明PG和发热有关,也说明内 热源可能使中枢合成与释放PG增多,PG再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
2. 镇痛作用
中等程度镇痛,对慢性钝痛镇痛效果好 (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或关 节痛、痛经等)
2. 凝血障碍:小剂量抑制血小 板 聚集,大剂量抑制肝脏合成凝血 酶原
3.过敏反应: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 肿,罕见“阿司匹林哮喘”:白 三烯相对升高 Nhomakorabea.水杨酸反应
过量(5g/d)可致中毒:头痛、眩晕、 恶心、呕吐、耳鸣、视、听力减退, 严重者可出现过度呼吸、酸碱平衡失 调,甚至精神错乱
需立即停药,并施行各种对症治疗, 输氧、给维生素K、静滴碳酸氢钠的 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以纠正酸血症和 碱化尿液促进水杨酸排泄
第一节 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
【作用及应用】
1.解热镇痛
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用剂量0.5g) 用于感冒发热,增强散热过程、使发热者体
温降低到正常,而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 用于轻、中度疼痛,尤其是炎性疼痛,如头
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
2.抗风湿
大剂量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 作用,可使急性风湿热患者1-2 天内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缓解
• 它们化学结构虽不同,但有共同的作 用机制: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
• 由于有抗炎作用,且与糖皮质激素不同, 故 又 称 非 甾 体 类 抗 炎 药 (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 。
NSAIDs药理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环加氧酶(cyclooxygenase,COX)而抑制前列腺素 (prostagladins,PGs)的合成,
从而缓解或消除PGs(特别是PGE2) 的致痛、致热和致炎作用。
Cox-1(结构型)和Cox-2(诱导型)
NSAIDs的药理作用
1. 解热作用: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人无
影响。 发热: 病原体及其毒素 →中性粒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热源 → 体温调节中枢 → 前列腺素合成增加 → 调定点上调 →这时产热↑,散热↓ →体温↑
能明显减轻风湿性关节炎和类 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和疼痛, 亦可用于鉴别诊断急性风湿热
3.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影响血栓形成 (小剂量),主要是抑制TXA2(血栓素)的生成 -临床用于血栓的预防
TXA2-PGI2平衡 血小板: Cox-1和TXA2合成酶→TXA2
→血栓形成
血管内膜: Cox-2和PGI2合成酶→PGI2 →抑制血小板聚集.
对严重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绞痛无效 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临床广泛应用
3. 抗炎作用
4. 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作用, 对控制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的症状有肯定疗效
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区别
•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 应性疾病。它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成人为多见, 受累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如膝,肘,肩等关节。疼痛持续 时间短 ,游走性疼痛 ,疼痛的同时,皮肤可伴有环形红斑或 皮下结节,不发生关节强直或畸形 。
体内过程
• 阿司匹林口服后小部分在胃吸收, 大部分在小肠吸收,0.5-2小时达 峰浓度
• 阿司匹林血浆浓度甚低,吸收后水 解为水杨酸
• 水杨酸血浆蛋白结合率80-90%
水杨酸盐主要经过肝药酶代谢 • 小剂量水杨酸(1g 以下)按一级
动力学进行,半衰期2-3小时, • 大于1g以上按零级动力学进行,
• 解热机制:解热镇痛药是通过抑制 中枢主要抑制PG合成酶(环氧酶 COX-2),减少PG(特别是PGE2)的 合成,从而消除PG对体温调定点的 上调作用,使散热增多、产热减少 而发挥解热作用
实验依据
▲脑室注入微量PG引起发热,PGE2致热作用最强 ▲其它致热物引起发热时,脑脊液中PG样物质含
量增加数倍
半衰期15-30小时
水杨酸的排泄,受尿液pH的影响, 碱性尿排出85%,酸性尿5%,服用 碳酸氢钠促进排泄
【不良反应 】
1.胃肠道反应 ①恶心、呕吐 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 较大剂量能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 ②胃溃疡、胃(无痛性)出血 因抑制COX-1,干扰了PGs(PGE2)对 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简称类风湿,是以慢性、对称性、 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 肺炎、周围神经炎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因未明的, 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的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其突出的临 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 腕、足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 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 骨和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疼痛持续 时间长,反复发作,疼痛程度时轻时重,以小关节为主, 无明显游走行疼痛的特点 。
• 抗炎机制
• PG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生物活性物 质,它们不仅能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 加,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还能 增强缓激肽等的致炎作用
• NSAIDs通过抑制PGs合成而产生抗炎作 用
药物分类
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2.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3.吡唑酮类-保泰松 4.其他-吲哚美辛 5.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