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论文

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论文

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2014届毕业论文网络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中队:二十九中队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姓名:赵森网络图书馆的开发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及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网络化成为了20世纪末影响人类历史进程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图书馆的发展更趋向于电子化、虚拟化、数字化,图书馆的业务操作、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图书馆将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最终将不得不在网络环境中重新定位。

WEB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了网络,它给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提供了一个交互的电子平台,使得读者通过网络就能轻松查询到图书馆的相关信息,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也提高了图书借阅的效率。

该系统由前台管理子系统和后台管理子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包括了系统的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库设计、网络的各个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以统计分析模块部分的实现,该系统是基于ASP的设计语言,在Vbscripe和Java scripe脚本语言基础上进行开发,在数据库上,运用了Microsoft公司开发的Access软件,Winxp+IIS6.0环境下运行。

建设图书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建设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图书馆信息网络,实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图书网络后台管理ADO目录一网络图书管理系统的概述 (1)1.1网络图书信息管理的特点 (1)1.2网络图书管理的发展 (1)二系统需求分析 (2)2.1功能需求分析 (2)2.2性能要求 (2)2.3系统数据分析 (2)2.4数据流程图 (3)三系统设计 (5)3.1基本业务模块 (5)3.2基本数据维护模块 (5)3.3信息查询模块 (6)3.4信息查询模块 (7)3.5登录界面设计 (8)四系统实现 (9)4.1系统运行环境 (9)4.1.1开发与运行环境及配置 (9)4.1.2系统工作原理 (9)4.2系统采用的技术 (10)4.2.1ADO与MD5技术 (10)4.2.2J2EE (10)4.2.3脚本语言 (10)4.3后台管理的实现 (11)4.3.1ASP连接及对象使用 (11)4.3.2ADO对象和集合的使用 (11)4.3.3图书上传及后台用户权限 (11)4.3.4页面的权限检查和身份验证 (12)结论 (13)谢辞 (14)参考文献 (15)一网络图书管理系统的概述本章简单介绍网络图书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介网络图书管理的类型、特点及目的与意义。

1.1网络图书信息管理的特点电子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组成了网络图书,其特点如下:(1)服务要求集成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生存,取决于图书馆能否提供读者所需的全方位信息资料。

而集成化图书馆服务恰恰可以按用户需求.(2)服务手段现代化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突出显示了其“无墙化”的特征,读者更多地采取了远程终端访问主机的方式进行信息查询,节省了读者和信息服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3)服务模式的一体化一体化的信息服务集咨询、检索和提供于一体,能够提供最直观、最直接的全文信息浏览、数据文件下载和专门信息咨询,还包括信息发送、网页制作等信息服务。

(4)服务环境虚拟化网络环境下所有图书馆,通过超级链接,任何终端用户都能利用本单位以外的虚拟馆藏,进入真正轻松随意的文献信息借阅查询空间。

(5)服务过程科学化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劳动和智能服务活动,这种劳动服务过程是科学知识的物化过程,是一种知识的继承、传递、发展和利用的扩大再生产过程。

1.2网络图书管理的发展我国图书馆的计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虽然相对起步较晚,但目前发展势头良好。

尤其在网络环境与硬件建设投入方面,都已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部分条件较好的各图书网已经进入了因特网的阶段。

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网络为主的新技术,已在我国各图书馆逐步得到运用,如果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必定可以大大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在新的形势下,网络信息管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实现图书馆的价值,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二系统需求分析2.1功能需求分析图书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就是管理员对图书实现管理如更新存库、管理用户信息等功能。

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图书管理系统分为三大模块:前台管理子系统、后台管理子系统、在线辅助子系统。

前台管理子系统:根据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分析,它具有的功能包括:浏览、检索图书:分类查看图书:客户在线注册、购买和填写订单。

后台管理子系统: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其功能模块包括:图书管理模块、图书类别管理模块、客户注册的信息管理模块、图书配送管理模块。

在线辅助子系统:具有的功能包括在线帮助模块:客户信息反馈模块。

2.2性能要求在时间特性上:该系统做到对响应时间的处理应具有灵敏性,更新处理时间、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运行时间做到安全、一致和高效处理。

在安全保密上:该系统做到安全保密、可使用性要强、要经常性地进行系统维护工作和做到系统可移植性良好等。

2.3系统数据分析E-R(Entity Relation)实体联系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图形方法,它基于对显示世界的一种认识,即客观现实世界由一组称为实体的基本对象和这些对象之间的联系组成,E-R图也是一种语义模式,它主要使用图形模型尽力地表达数据的意义。

系统的抽象E-R如图2-1:图2-1图书流通的E-R图数据库是任何一个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

其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也决定着系统的生命是否顽强和系统的可扩展性,本系统的数据库可分为为4个关系模式:①图书(馆藏号、书名、分类号、作者、价格);②读者(借书证号、姓名、性别);③借阅(借书证号、馆藏号、借阅时间);④单位(单位编码、单位名称),其中打下划线的为码,这样就解决了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等问题。

我们对数据的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按照上述的设计思想,共设计了读者表、书目表、馆藏表、流通表等百余张数据表,然后创建视图和存储过程。

下面举例说明:读者表:借书证号、姓名、单位、读者类别、职称等字段;书目表:馆藏号、ISBN、题名、作者、出版社、复本数、语种、文献类型、版次等字段;馆藏表:馆藏号、索书号、分类号、种次号、馆藏位置、单价、出版日期等字段;流通表:借书证号、馆藏号、借期、还期、续借、应还期、操作员等字段;借阅规则表:读者类别编码、图书类别编码、限借册数、每期天数、续借天数、过期日期、罚金等字段。

读者类别表:读者类别编码、读者类别等字段。

图书类别表:图书类别编码、图书类别等字段。

2.4数据流程图系统逻辑模型是通过用来描绘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情况的数据流图演示的。

在整个流程中,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数据存储,分别为客户信息库、图书库与订单临存库。

客户登陆,进入用户管理模块,更改用户信息,更新用户资料:非会员则应注册成为会员(填写注册信息表),对注册信息进行处理,并反馈给客户注册信息,同时更新客户信息库。

结合以上分析,图书流程系统的数据流图如图2-2、2-3:图2-2数据流程图图2-3数据流程三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根据需求分析及用例模型构建系统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3.1基本业务模块基本业务模块包括4个子模块,借书模块、还书模块、书籍预定模块、取消预订模块。

其中借书和还书模块图书管理员根据读者的请求将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书籍预定和取消预定模块是读者登录系统将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

借书过程是:图书管理员把读者编号输入给系统,系统返回读者的身份信息,以及读者的借阅信息。

如果读者借书量没有超过借书的上限,则把要借书的图书编号输入系统,系统登记借书信息,并返回借书成功信息,借书过程完成。

还书过程是:图书管理员在还书界面,输入书籍的D号,提交,系统查询数据库,确定指定ID号的书籍是否存在,若存在(不存在,则显示提示信息,图书管理员重新输入书籍ID或终止还书操作),确定是否有借阅记录,若有,检查是否超期,若未超期(超期,读者去交罚款),从书籍和借书信息中删除借阅记录,更新书籍和读者信息,最后,删除借阅记录。

图书管理员处在借书操作和还书操作两种状态中,当读者借书时,他要检查读者的借书证已经借阅的书籍是否达到最大值;当用户还书时,他要检查所借书籍是否超期,如超期,要按规定收取一定的罚金。

3.2基本数据维护模块基本数据维护模块包括六个模块,分别是添加读者账户模块、修改更新读者信息模块、添加数目模块、修改更新书目信息模块、增加书籍模块、删除书籍模块。

基本数据维护模块主要是实现对书籍、书目和读者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

图3-1是对书目进行操作的顺序图。

图3-1书目顺序操作图添加书目的过程是:图书管理员在书目管理界面点击“添加”链接,打开“书目添加”界面,输入书刊名、ISBN号、作者等信息,提交,系统根据ISBN号查询书目信息是否已存在,若不存在,创建书目,并存储书目信息。

3.3信息查询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包括书籍信息模块和读者信息模块两个子模块,其中书籍信息查询直接登录图书馆网站就能进行,而读者信息查询必须在读者根据自己的借书证号和密码登录系统以后方可进行。

这里给出书籍信息查询顺序图如图3-2所示:图3-2查询书籍顺序图3.4信息查询模块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结合关系数据库SQL[1] Server 2000的特点,系统设计了9张数据库表,即图书种类表、书库地点表、书库表、借阅证表、读者规则表、书籍借阅表、惩罚表、管理员类型表和管理员信息表。

以下是各表的详细情况:图书种类信息:该表用来记录图书实体,包含的内容是ID、标题、作者、ISBN号、出版发行号、载体信息、个人名称(等同责任者)、责任者、中国图书分类法类号、科图图书分类法类号、论题主题。

书库地点信息:记录图书书库地的信息,包含的内容是书库ID、名称、位置、负责人、说明。

读者(借阅证)信息:记录读者这一类实体,每一个读者都被定义成借阅证的持有者,包含的内容是读者ID、姓名、密码、性别、办证日期、生效日期、过期日期、押金、押金。

读者规则表:存储读者规则,以便对读者的借阅权限进行划分,包含的内容是读看规则ID、读看规则名称、可借阅天数、可借阅库的ID、续借天数、最大续借次数、预约保留天数。

书籍借阅信息:图书馆在正常营运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

系统提供的书籍借阅信息记录所有读者的借阅信息,归还操作也同样利用该信息。

其内容包括借阅ID、读者ID、图书ID、借阅时间。

惩罚信息:存储对读者违规的惩罚记录,其内容包括惩罚ID、读者ID、图书ID、惩罚原因、惩罚结果、罚款金额、状态。

管理员类型信息:存储使用该系统的两种类型的管理员,以便设置他们的不同操作权限,其内容包括管理员类型ID、管理员类型名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