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 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_____;(2)安装斜面时应保持______(选填“较大”、“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3)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斜面总长s 1=90cm ,若秒表每格为1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4)在测全程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顶端位置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来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sv t= 较小 时间 0.3 0.45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1)[1]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s v t=。

(2)[2][3]安装斜面时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下落不会很快,方便测量时间。

(3)[4]从图中可以看到,一开始秒表的示数是最右边的读数,通过全程的时间是3s t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90cm =30cm/s 0.3m/s 3ss v t === 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0.3m/s 。

[5]下半程所走的路程是''11=90cm 45cm 0.45m 22s s =⨯== 下半程需要的时间是'1s t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0.45m 0.45m/s 1ss v t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0.45m/s 。

(4)[6]如果小车过了顶端位置才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时间是较小的,根据sv t=,路程是正确的,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是偏大的。

2.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如图甲所示,小球以初速度2.0m/s 从A 点沿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v 随时间t 均匀变化。

实验数据如下表: t /s 0 0.1 0.2 0.3 0.4 0.5 0.6 v /(m ⋅s -1)2.02.53.03.54.04.55.0(1)小球在斜面上做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报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并画出小球的v-t 图象______; (3)小球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v = ______;(4)如图丙所示,以速度v 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₁内通过的路程是s ₁=v ₁t ₁,它可以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矩形(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同样,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s 。

上述小球从A 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在时间t 内通过路程的表达式为s =______。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变速25t + 22 2.5t t +【解析】 【分析】 【详解】(1)[1]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时间小球的速度变大,则小球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

(2)[2]报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画出小球的v-t 图象如图所示:(3)[3]由图像可知,小球的运动速度与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且小球的初速度为2m/s ,则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03m/s 2m/s 250.6sv v v t t t t ∆=+=+=+∆ (4)[4]小球从A 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路程,则在时间t 内通过路程的表达式为20()(225)2 2.522v v t t t s t t +++===+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高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用刻度尺测出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s —t 图象如乙所示,由图可知,频闪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s ; (2)根据图乙可知,小球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m/s ;(3)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 处滚下,经过2s 到达E 点(图乙中未画出),则该小球到达E 点时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0.5 0.6 1.6 【解析】 【详解】[1]由图乙可知频闪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为0.5s ; [2]由速度公式sv t=得到小球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BC BC 0.4m 0.1m 0.3m =0.6m/s 0.5s 0.5ss v t -===;[3]由图乙知OB 段即0s 到0.5s 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OB OBOB0.1m=0.2m/s0.5ssvt==CD段小球即1s到1.5s内的平均速度为:CDCDCD0.9m0.4m=1m/s0.5ssvt-==又由第一问知道小球0.5s到1s内的速度为0.6m/s可得1.5s到2s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1.4m/s,所以1.5s到2s内小球的运动路程为:1.4m/s0.5s0.7ms vt==⨯=所以该小球到达E点时通过的路程为0.9m0.7m 1.6m+=。

4.小明和同学取两张等大的同型号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同的大小纸锥,进行纸锥下落快慢的研究。

运动物体①②速度()1/m sv-⋅大纸锥小纸锥(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得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乙的__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_______,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参照速度格式,实验表格中①和②两处应填写________和__________。

(3)晓华的同学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轻重(即质量)有关,并打算用第(1)题中的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晓华认为不科学,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来源】江苏省昆山、太仓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校际联合质量调研)【答案】A 时间/mh/st两纸锥的质量不同【解析】【详解】(1)[1][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得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乙中A两个纸锥下端高度是相同的,而图乙中B两个纸锥上端高度是相同的,所以应该选择图乙的A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时间,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2)[3][4]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而根据s vt =可知,需要测量下落的高度和下落的时间,所以实验表格中①和②两处应填写/mh、/st;(3)[5]因为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轻重有关,而第(1)题中的两个纸锥,由于剪去的部位不一样,导致质量也不一样,所做成的纸锥的角度也不一样,那么用这两个纸锥是不能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

5.晓华和同学取两张等大的同型号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同的大小纸锥,进行纸锥下落快慢的研究:(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此时应该拿至图乙的_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时间,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2)参照表中速度格式,请把实验表格中①和②两处填写完整_______;(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_____(选填“下落的时间”或“下落的路程”)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下落高度或换用锥角较_____(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实验;(4)晓华的同学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轻重(即质量)有关,并打算用第(1)题中的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晓华认为不科学,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来源】【校级联考】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答案】A 下落高度/m;下落时间/s 下落时间大没有控制纸锥的质量相同【解析】【分析】(1)若使纸锥从同一高度落下,应使纸锥的尖端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处;(2)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svt=可知,要得到速度,需测量路程和时间,根据实验目的完成表格所要记录的物理量;(3)实验中若纸锥下落较快,则时间较难测量;因此可从增加时间等角度去考虑。

(4)制作纸锥时,从同样大小的纸上剪去了大小不等的一部分,造成了纸锥的轻重不同。

【详解】(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因为着地时纸锥的下端先着地,故应选图乙A的位置释放;(2)根据svt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本实验是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因此需要测量下落的高度h和下落所用的时间,故表格中空缺的内容是:①下落的高度h/m;②下落所用时间t/s。

(3)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锥角,以增大下落时间,便于时间的测量,为减小误差,还要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4)根据纸锥的制作方法,由于剪去部分的大小不同,所以纸锥的质量会不同,即没有控制纸锥的质量相同,所以不科学。

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填“大” 或“小”)(2)请根据图中所的信息计算:若小球在AC 上的平均速度表示为v AC,则v AC=_________________m/s;(3)小球在AC 上的平均速度v AC、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v AB和在BC 段的平均速度v 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

【来源】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小 0.3 v BC >v AC>v AB【解析】【详解】(1)当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2)已知斜面上刻度的分度值为1cm,由图知,小车通过AC的路程为;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所以小车通过AC的平均速度为:;(3)小车通过AB的路程为;小车通过AB段的时间;所以小车通过AB的平均速度为;小车通过BC的路程为;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所以小车通过BC的平均速度为;比较可知:。

【点睛】重点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理解当斜面的倾斜程度较小时,小车的运动时间较长,所以便于测量时间,计算速度时注意单位要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