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的环保

中国古代的环保


LOGO
管子· 地数
比荀子大概早四百年的齐国上卿 管仲,便是位环保专家。他在任时倡 导环保治国,称“为人君而不能谨守 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 此话见于《管子· 地数》,说得比荀子 便直接:不搞好环保,便不可担任国 家领导人。他根据秋夏秋冬四个季节 的不同环保要求,提出了环保“四禁” 概念。据《管子杂篇· 七臣七主》所记, 其中之“春禁”是:“无杀伐,无割 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 大火,诛大臣,收谷赋。”
◆1982年 经过第一次机构改革,成立环境保护局,归属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也就 是建设部 ◆1984年 更名国家环保局,依旧在建设部管理范围内
◆国家环境保护局:1988年,是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时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独立出 来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副部级)
◆环保总局:1998年,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部级)。国家 环保总局只是国务院的直属单位,而不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尽管在行政级别上也是 正部级单位,但在制定政策的权限,以及参与高层决策等方面,与作为国务院组成部 门的部委有着很大不同。 ◆环保部:2008年,变成了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2016年,环保部新设立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
草木灰作肥料
LOGO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 钾(K₂CO₃),相对分子 质量为138。草木灰肥料 因草木灰为植物燃烧后的 灰烬,所以是凡植物所含 的矿质元素,草木灰中几 乎都含有。其中含量最多 的是钾元素,一般含钾 6~12%,其中90%以上 是水溶性,以碳酸盐形式 存在;其次是磷,一般含1.5~3%;还含有钙、镁、硅、硫和铁、锰、铜、 锌、硼、钼等微量营养元素。不同植物的灰分,其养分含量不同,以向日葵 秸秆的含钾量为最高(详见表)。在等钾量施用草木灰时,肥效好于化学钾 肥。 所以,它是一种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养分齐全、肥效明显的无机农家 肥。
LOGO
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
管仲其人
LOGO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 ,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颖上人( 当时无今颍上县,应为颍河上游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 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 ”、“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据《管子杂篇· 七臣七主》所记春天不要杀伐,不开挖 大丘陵,不焚烧大沼泽,不砍大树,不开凿大山,不放大火 ,不杀大臣,不征收谷赋。这不只提出了环保问题,还考虑 到了民生。当时齐国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此不无关 系。
“三过家门而不入”
LOGO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 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 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 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 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 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2.舜设世界上最早“环保部”虞
伯 益 ( 约 前 年
LOGO
--1973

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
古代有专门的环保机构吗?据清代黄本骥编纂的《历代职官表》,中国古代早期 的“环保部”叫“虞”。“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其很大一部分职能与今天 的环保部相同,但职责范围更大,包括了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 在上古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人们对大自然更依赖。根据司马迁的《史记· 五 帝本纪》记载,舜上任后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根据当时的需要,分设九官。这相当 于现在的九个部委,设有正、副长官22人。 这些部门长官都是由各部落首领集体商讨,公开推荐出来的,其中就有“虞”。 虞的编制不小,第一任虞官名叫伯益。《尚书· 尧典》也记载了舜任命伯益做“环保 部长”的事。 国内有环保学者认为,舜所设的“虞”,是世界上最早的“环保部”,伯益是最 早的“环保部长”。
LOGO
中国古代的环保
由 Nordri®设计提供

LOGO
环境污染,眼下比以往严重;环境保护,现在比古代更迫 切!环保是中国古人很重视的问题,世上最早的“环保部 ”便诞生于中国。
1.不重视环保“不可以为天下王”
LOGO
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环境的 关系,甚至将保护环境提到政治高度。 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治国”理念,便 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 来的。
现今如何?
LOGO
国家对森林资源实行以下保护性措施: (一) 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 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二) 根据国家和 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 者长期贷款; (三) 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 利用木材代用品; (四) 征收育林费 ,专门用于造林育林; (五) 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 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 (六) 建立林业基 金制度。 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 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荀子其人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 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 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 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 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 立说,死后葬于兰陵。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 的学生。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 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 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 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 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 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 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P14
大禹故里-北川
LOGO
大禹故里,到境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 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已成为华夏子孙访古探幽的圣 地。北川是大禹故里 据史籍记载,北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 祖之一,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夏王朝的创立者、 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唐代以前,县境就建有众多的大 禹庙,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诞辰举行祭祀活动的民间习俗 延续至今。
保护森林的宣传图片
LOGO
防止森林被破坏的4R运动
LOGO
我们生存的地球被称为“绿色的地球”、“美丽的地球”。但资源是 有限的,有重大的环境污染,垃圾等问题。以富裕的生活为代价, 换来了种种这样的问题。 肯尼亚环境副大臣提倡了这项4R运动。 4R运动就是减少浪费的运动。 拒绝→拒绝多余的商品包装。 减少→尽量减少垃圾。 再利用→ 提倡反复地再利用物品。东西坏了,最好修理,不要马上更换新 东西。 资源的再利用→ 提倡资源的有效利用。回收后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不要跟不能用 的垃圾混在一起。
北 川 大 禹 故 里 塑 像
传统大禹祭祀活动
环保部的历史变迁
LOGO
“ 虞”作为环保机构被保留了下来,在周代,编制更大,分工更细化,有 山虞、川衡、林衡、泽虞等四个平行部门,统统归“地官司徒”领导。其中 ,山虞的地位最高,美国学者埃克霍姆称之是世界上最早的“山林局”。秦 汉时,“虞”被“少府”替代,到三国之后,又恢复了“虞官”。唐、宋、 明、清诸时期,朝廷均设有虞衡司。 现如今我国的环保部也是经过一系列的变迁变成如今的模样。环保部的 主要职责有(一)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制度;(二)负责重大环境问 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三)承担落实国家减排目标的责任。(四)负 责提出环境保护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国家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 。(五)承担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责任。(六)负责 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七)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工作。(八) 负责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九)负责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十 )开展环境保护科技工作。(十一)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交流。(十二) 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72年,官厅水库突然死了上万尾鱼,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有人以为是阶级敌人 投毒。后来,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国务院发了三个文件,由万里任组长的官厅 水系水源保护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迅速成立,该领导小组也是国家成立最早的 环保部门。
◆1973年 开始成立了国家级机构,当时叫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环办)
LOGO
阳光下的环保部
新三司入驻环保部
3.秦《田律》规定“毋敢夜草为灰”
LOGO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环保条款”。1975年12月,湖北 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秦简中,一部分记录的是秦国的法律,后 整理成《秦律十八种》。“环保条款”记录在其中的《田律》上,这被看成是 中国最早的“环保法”。 《田律》除了规定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多条环保规定,其中包括不得 堵塞河道,即所谓“雍堤水”;不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即所谓“不 夏月,毋敢夜草为灰”。 《吕氏春秋· 士容论》也提及了秦国这类“禁烧”规定,有“泽人不敢灰僇” 之说,即不准在泽中割草烧灰。在当时的齐国,同样有类似的不准随意放火烧 荒的规定,管仲“春禁”中的禁“倮大衍”、“行大火”,就是这意思。 后代相关环保法令中,便保留了“禁烧”条令,如《唐律· 杂律》规定“非时 烧田野者”要被严惩。据《宋刑统》,所谓“非时”,是指每年阴历2月1日至 10月30日之外的时间。 南北朝还出现了“禁烧”保护草原和地表植被的规定。《北齐书· 文宣帝纪》 记载,北齐天保九年(558年)春,皇帝高洋下诏规定:“限仲冬一月燎原, 不得他时行火,损昆虫草木。”只能在仲冬(十一月)一个月内烧荒,其它季 节一律禁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