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空调各种机型介绍

中央空调各种机型介绍

大中型水冷机中央空调工作原理四大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制冷剂依次在上述四大部件循环,压缩机出来的冷媒(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气体,流经冷凝器,降温降压,冷凝器通过冷却水系统将热量带到冷却塔排出,冷媒继续流动经过节流装置,成低温低压液体,流经蒸发器,吸热,再经压缩。

在蒸发器的两端接有冷冻水循环系统,制冷剂在此次吸的热量将冷冻水温度降低,使低温的水流到用户端,再经过风机盘管进行热交换,将冷风吹出。

一个是制冷剂的循环系统,一个是冷却水的,一个是冷冻水的。

冷水机的水在这里相当于一种载冷剂,担当中间角色运送热量,本身的制冷在于制冷剂循环系统。

工作参数,不同工况,不同条件下不同的啦,不过一般有以下参数:高低压端的压力,温度。

水系统的进出水压力温度,还有压缩机的功率之类的。

制冷剂概述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

它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经济性、安全性及运行管理,因而对制冷剂性质要求的了解是不容忽视的。

对制冷剂性质的要求(1)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内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

具体要求为:临界温度高于冷凝温度、与冷凝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不要太高、标准沸点较低、流体比热容小、绝热指数低、单位容积制热量较大等。

(2)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具体要求为:较高的传热系数、较低的粘度及较小的密度。

(3)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

(4)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5)安全性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

(6)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7)经济性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

(8)环保性要求工质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尽可能小,以减小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制冷剂的一般分类根据制冷剂常温下在冷凝器中冷凝时饱和压力Pk和正常蒸发温度T0的高低,一般分为三大类:1.低压高温制冷剂冷凝压力Pk≤2~3Kg/cm2(绝对),T0>0℃如R11(CFCl3),其T0=23.7℃。

这类制冷剂适用于空调系统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

通常30℃时,Pk≤3.06Kg/cm2。

2.中压中温制冷剂冷凝压力Pk<20Kg/cm2(绝对),0℃<T0>-60℃。

如R717、R12、R22等,这类制冷剂一般用于普通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中。

3.高压低温制冷剂冷凝压力Pk≥20Kg/cm2(绝对),T0≤-70℃。

如R13(CF3Cl)、R14(CF4)、二氧化碳、乙烷、乙烯等,这类制冷剂适用于复迭式制冷装置的低温部分或-70℃以下的低温装置中。

暂时没有替代冷媒,407C开发是为了替代R22的环保冷媒,你407C的制冷系统在设计时就是按407C的工况(饱和压力)来考虑的,压缩机和系统内的冷冻机油\密封件的材质,工艺是针对407C的.不可以用其他冷媒直接替代.需要对系统进行很大的改动.压缩机要换,没什么意思.想尝试一下可以搞点R134A(407C好象是R134A+R410A+忘了,按比例混合的)试下,制冷效果不好,寿命不长制冷剂134a 29500元/吨催化剂及助剂/催化剂制冷剂种类繁多,性质各不相同,目前不完全统计有几大类七、八十种之多,我们常用的只有十多种,例如,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空气等。

氟里昂制冷剂:R-12、R-22、R-11、R-13、R-113、R-114、R-500、R-502、R-503等,这类制冷剂目前使用最普遍。

碳氢化合物制冷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等,这类制冷剂主要用于石化工业。

共用溶液制冷剂:500、501、502、503、504等,这类制冷剂是一两种或多种制冷剂混合而成,近年有较大发展,制冷效果较好!常用制冷剂的特性目前使用的制冷剂已达70~80种,并正在不断发展增多。

但用于食品工业和空调制冷的仅十多种。

其中被广泛采用的只有以下几种:1.氨(代号:R717)氨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

氨的凝固温度为-77.7℃,标准蒸发温度为-33.3℃,在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为1.1~1.3MPa,即使当夏季冷却水温高达30℃时也决不可能超过1.5MPa。

氨的单位标准容积制冷量大约为520kcal/m3。

氨有很好的吸水性,即使在低温下水也不会从氨液中析出而冻结,故系统内不会发生“冰塞”现象。

氨对钢铁不起腐蚀作用,但氨液中含有水分后,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且使蒸发温度稍许提高。

因此,氨制冷装置中不能使用铜及铜合金材料,并规定氨中含水量不应超过0.2%。

氨的比重和粘度小,放热系数高,价格便宜,易于获得。

但是,氨有较强的毒性和可燃性。

若以容积计,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个小时即可中毒,达到11%~13%时即可点燃,达到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

因此,氨制冷机房必须注意通风排气,并需经常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及其它不凝性气体。

总上所述,氨作为制冷剂的优点是:易于获得、价格低廉、压力适中、单位制冷量大、放热系数高、几乎不溶解于油、流动阻力小,泄漏时易发现。

其缺点是: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可以燃烧和爆炸,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

2.氟利昂-12(代号:R12)R12为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二氯甲烷。

它是我国中小型制冷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中压中温制冷剂。

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8℃,冷凝压力一般为0.78~0.98MPa,凝固温度为-155℃,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288kcal/m3。

R12是一种无色、透明、没有气味,几乎无毒性、不燃烧、不爆炸,很安全的制冷剂。

只有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超过80%时才会使人窒息。

但与明火接触或温度达400℃以上时,则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R12能与任意比例的润滑油互溶且能溶解各种有机物,但其吸水性极弱。

因此,在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中不设分油器,而装设干燥器。

同时规定R12中含水量不得大于0.0025%,系统中不能用一般天然橡胶作密封垫片,而应采用丁腈橡胶或氯乙醇等人造橡胶。

否则,会造成密封垫片的膨胀引起制冷剂的泄漏。

3.氟利昂-22(代号:R22)R22也是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一氯甲烷,标准蒸发温度约为-41℃,凝固温度约为-160℃,冷凝压力同氨相似,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454kcal/m3。

R22的许多性质与R12相似,但化学稳定性不如R12,毒性也比R12稍大。

但是,R22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却比R12大的多,接近于氨。

当要求-40~-70℃的低温时,利用R22比R12适宜,故目前R22被广泛应用于-40~-60℃的双级压缩或空调制冷系统中。

copCOP值在ARI标准中,关于冬夏季循环效率提出了以下定义:在冬季供热时,制热量(W)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循环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W/W);在夏季制冷时,制冷量(W或Btu/h)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能效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n, W/W 或Btu/W.h)为不引起歧义,我们将冬季热泵循环性能系数和夏季热泵的能效比表达形式均采用COP(能效比)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εs=Q0/Ne=Q0/N0·ηs=ε0·ηs 。

Q0:制冷系统需要的制冷量(或制热量)N0:制冷压缩机的理论功率Ne:轴功率ε0:是理论制冷系数(制热系数)ηs:是总效率(绝热效率)COP值(制冷效率)实际就是热泵系统所能实现的制冷量(制热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在相同的工况下,其比值越大说明这个热泵系统的效率越高越节能;因此在作制冷系统COP值比较之前,首先要确定各个热泵系统是否在相同的工况之下,然后再进行计算比较。

影响机组的COP的因素有以下几点:a、压缩机的性能系数b、热泵机组的系统匹配性:(所谓系统匹配是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机构和自控系统的匹配性能。

)风机盘管风机盘管是中央空调理想的末端产品,风机盘管广泛应用于宾馆、办公楼、医院、商住、科研机构。

为满足不同场合的设计选用,风机盘管种类有:卧式暗装(带回风箱) 风机盘管、卧式明装风机盘管、立式暗装风机盘管、立式明装风机盘管、卡式二出风风机盘管、卡式四出风风机盘管及壁挂式风机盘管等多种。

风机盘管机组主要由低噪声电机、盘管等组成。

风机将室内空气或室外混合空气通过表冷器进行冷却或加热后送入室内,使室内气温降低或升高,以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

盘管内的冷(热)媒水由机器房集中供给。

风机盘管的主要特点风机盘管机体结构精致,紧凑,坚固耐用,外型美观且高贵幽雅。

风机盘管采用优质镀锌板机壳,冷凝水盘采用模压工艺一体成型,无焊缝、焊点、符合防火规范的保温材料整体连接于水盘。

风机盘管体积小: 机体设计轻巧。

排水管及线路安装简便,左右接管及回风方式可随时变换,以配合现场情况。

机组能安装于任何空间场所。

风机盘管效率高: 先进的胀管工艺,保证了换热器铜管和铝箔的紧密接触,传热性能好;风机盘管噪音低: 合理的风机与气流结构设计,优质的吸音保温材料,使机组噪音低于国家标准1-3dB(A);风机盘管能耗低: 风机与换热器合理匹配,三档可调风量,使风机用电最省。

风机盘管的工作原理风机盘管主要依靠风机的强制作用,使空气通过加热器表面时被加热,因而强化了散热器与空气间的对流换热器,能够迅速加热房间的空气。

风机盘管是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工作原理是机组内不断的再循环所在房间的空气,使空气通过冷水(热水)盘管后被冷却(加热),以保持房间温度的恒定。

通常,通过新风机组处理后送入室内,以满足空调房间新风量的需要。

但是,由于这种采暖方式只基于对流换热,而致使室内达不到最佳的舒适水平,故只适用于人停留时间较短的场所,如:办公室及宾馆,而不用于普通住宅。

由于增加了风机,提高了造价和运行费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较为复杂。

风机盘管控制多采用就地控制的方案,分简单控制和温度控制两种。

简单控制:使用三速开关直接手动控制风机的三速转换与启停。

温度控制:STC 系列温控器根据设定温度与实际检测温度的比较、运算,自动控制STV 系列电动两/ 三通阀的开闭;风机的三速转换。

或直接控制风机的三速转换与启停,从而通过控制系统水流或风量达到恒温的目的。

风机盘管做为中央空调的末端设备,其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室内的空调效果。

性能主要是送冷(热)量的保障、送风量的保障,噪音的数值比、冷凝水不泄漏及电器、钣金件设计的合理性等等。

风机盘管的标准风机盘管风量一定,供水温度一定,供水量变化时,制冷量随供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部分风机盘管产品性能统计,当供水温度为7℃,供水量减少到80%时,制冷量为原来的92%左右,说明当供水量变化时对制冷量的影响较为缓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