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2)
课程概念
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人体的气体交换
氧与二氧化碳的 运输与交换
外
内
呼
呼
吸
吸
循环系统
氧
溶解在血浆 中与血红素 结合
二氧化碳
溶解在血浆 形成HCO3与血红素结 合
呼吸与体液 酸碱恒定
呼呼呼 吸吸吸 调性性 节碱酸 体中中 液毒毒 酸 碱 度
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配合课本 P.265
外呼吸:呼吸面与循环系统间的气体交换 内呼吸:细胞与循环系统间的气体交换 气体运输:联系外呼吸与内呼吸之间
章节后测验
配合课本 P.279
下列哪些反应有助于提高体液的 pH 值?(多选) (A)加快呼吸频率 (B)暂停呼吸 (C) H+ 与 HCO3- 结合 (D) H2CO3 解离成 CO2 与H2O (E) H2CO3 分解成 H+ 与 HCO3-
配合课本 P.265
氧的运输与交换
因为 O2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只有很少量溶解在血浆中运送
配合课本 P.266
大约 98.5% 的 O2 和血红素结合形成 氧合血红素(HbO2),由红血球运输
血红素
由 4 个次单元所组成的球蛋白
配合课本 P.266、267
每一个血红素次单元中,含
有一个亚铁离子,可携带一
配合课本 P.267
一般脊椎动物的肌肉中也含有能运输 O2 的 色素,称为肌红素。肌红素的构造与血红素 相似,但仅含一个球蛋白及一个血基质
肌红素与 CO 结合也会呈现樱桃红,因此有 些市售的牛肉与生鲜鱼片在包装时灌入 CO, CO 与肌肉中的血红素与肌红素结合,会使肉 品的颜色更为鲜红,而且历久不易褪色
章节后测验
配合课本 P.279
下列哪些是 CO2 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多选) (A)直接溶于血浆中的水 (B)与血红素结合 (C)与血浆中的运输蛋白质结合 (D)以 HCO3- 型式在血浆中运输 (E)以小气泡方式运输
章节后测验
配合课本 P.279
下列哪些器官含有化学受器,可以侦测血液中的 O2 分压?(多选) (A)延脑 (B)桥脑 (C)主动脉 (D)颈动脉 (E)肺动脉
于通风不良场所或呼吸道阻塞→换气不足 →体内 CO2 分压过高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与H+浓度的恒定
配合课本 P.270
当新陈代谢产 生过多的H+时
HCO3 -+H+ → H2CO3 → H2O+CO2
刺激 化学受器
刺激
延脑的 呼吸中枢
CO2释出至肺泡中
刺激
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加速CO2的排除
体液的 pH 值上升
外呼吸
外呼吸时
O2 分压:肺泡>微血管 → O2 由肺泡扩散进入微 血管
CO2分压:肺泡<微血管 → CO2 由微血管扩散进 入肺泡中
配合课本 P.265
内呼吸
内呼吸时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会消耗 O2 、产生 CO2 CO2分压:细胞>微血管 → CO2 由细胞扩散进入 微血管中
O2 分压:细胞<微血管 → O2 由微血管扩散进入 细胞
这些肉品中的 CO 在人体消化道中,不易通 过肠壁进入人体的血液中
二氧化碳的运输与交换
配合课本 P.268、269
细胞代谢产生的 CO2 扩散进入血液之后,有 三种运输方式,且大多数与红血球有关
二氧化碳的运输与交换
配合课本 P.268
7% 的 CO2 会直接溶解在血浆中运输
93% 的 CO2 则须先进入红血球中
配合课本 P.266
进入细胞利用
外呼吸:氧分压高,反应向右进行 于血液中运输
内呼吸:氧分压低,反应向左进行
pH值影响氧解离曲线
配合课本 P.266
在 CO2 分压高的地方 ,体液的 pH 值较低 →有利于 O2 由氧合血 红素中释放出来供给细 胞使用
氧解离曲线右移
知識補給站 一氧化碳中毒与肉品保鲜
﹝22﹞
配合课本 P.271
3. 自从青藏铁路通车以后,缩短了上山的时间, 造访的游客激增,但游客发生高山症的比例 大幅增加 铁路通车后,上山时间缩短了,生理上在短 时间内比较难以适应气压的转变
﹝23﹞
章节后测验
配合课本 P.278
人体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主要是以下列哪一种 型式运输?
(A) H2CO3 (B) CO2 (C) HCO3- (D) CO32-
配合课本 P.271
1.为何初登高山时,呼吸会加深、加快? 主动脉与颈动脉的化学受器侦测到血液中氧 浓度过低,将讯息送至延脑;再由呼吸中枢 产生呼吸的神经冲动
﹝21﹞
配合课本 P.271
2.为何登高山容易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若延脑一直发出呼吸的冲动,过度换气会加 速血液中 CO2 的排除,使得血液中 H+ 与 HCO3- 的浓度过低,血液的 pH 值因此上升 至中毒的水平
血液的平均 pH 值低于 7.35 或高于 7.45 时,
都会发生中毒现象
体液酸碱度的恒定主要透过血液缓冲系 统、 呼吸运动和肾脏的排泄作用等三种 方式维持
呼吸与体液酸碱恒定
配合课本 P.270
呼吸频率会直接影响体内 CO2 分压 →影响体液的酸碱度
情绪过于激动→呼吸急促→过度换气 →体内 CO2 分压过度下降 →呼吸性碱中毒
23% 的 CO2 在红血球内会与血红素结合,由 红血球运输
70% 的 CO2 在红血球内在红血球内经碳酸酐 酶的催化,与 H2O 反应形成 H2CO3,H2CO3 再解离成 HCO3- 与 H+:
二氧化碳的运输与交换
配合课本 P.268
内呼吸:二氧化碳分压高,反应向右进行
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与血红素结合
章节后测验
配合课本 P.278
红血球与 CO2 的运输有密切的关系,最主要原因 为何? (A)血红素可与 CO2 结合 (B)含酵素可促使 CO2 与 H2O 结合 (C)红血球可以运输CO2 (D)红血球可以降低 CO2 的毒性
章节后测验
配合课本 P.278
过度换气会引发致命危险的主要原因为何? (A)血液中 O2 分压不足 (B)血液中 CO2 分压过高 (C)血液的 pH 值过高 (D)血液的 pH 值过低
呼吸与体液的酸碱恒定
配合课本 P.271
呼吸对于维持体液酸碱度的恒定有其极限:
当血液中 CO2 分压低于 26 mm Hg →呼吸运动停止
排除 CO2 会消耗大量的 HCO3-
【HCO3-+H+ → H2CO3 → H2O+CO2 】
过多的 H+ 仍需藉由肾脏排除,同时肾脏还 会加强 HCO3- 的再吸收
配合课本 P.267
CO 与血红素结合后不易分离,其结合力是 O2 的 240 倍。因此造成 O2 无法与血红素结 合,患者容易缺氧而死,这也就是冬季常听 到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与血红素结合力: CO>O2 >CO2
CO 与血红素结合后呈现樱桃红色,因此一 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肤色都会偏红
知識補給站 一氧化碳中毒与肉品保鲜
个 O2 分子 每一个血红素可携带 4 个
Hale Waihona Puke O2 分子 O2 分压是决定 O2 与血红素结合的最重要因素
氧解离曲线
肺泡中的 O2 分压较高: 较多的血红素与O2结合, 氧合血红素的饱和度较高
组织细胞的 O2 分压较低: 氧合血红素的饱和度较低 ,容易释放 O2 供细胞使用
配合课本 P.266
氧的运输与交换
于血液中运输
外呼吸:二氧化碳分压低,反应向左进行
血液中 CO2 的运输
配合课本 P.269 内呼吸
﹝15﹞
血液中 CO2 的运输
配合课本 P.269
外呼吸
﹝16﹞
呼吸与体液酸碱恒定
血液的平均 pH 值为 7.40
配合课本 P.270
动脉中充氧血的 pH 值大约为 7.45
静脉中贫氧血的 pH 值大约为 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