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术类手型(拳、掌、勾)抱拳礼”

武术类手型(拳、掌、勾)抱拳礼”

要领:
4、引导学生进行单一动作练习,教师指导和纠正动作。
5、抱拳礼:(表示对老师、裁判员、观众和对手尊重)
教师完整示范动作,简介抱拳礼的含义,引导学生练习
动作:两臂平屈于胸前,右手握拳,拳心向下,左手成斜立掌,抵于右拳拳面,目视前方。
6、教师口令引导学生练习,指导纠正动作。(原地——上步)
7、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工作。
柔韧、速度、力量等
4、专项练习:
组织队形:体操队、形纵队或圆形队。
教法及步骤:教师提示,提出要求,体委或小组长领做。
1、关节活动操(以增加各关节灵活性、预防损伤为主的练习)
2、热身慢跑;(各种提高各系统工作能力的练习)
3、专项素质练习:(以发展柔韧性为主的肩、腿、腰等部位抻拉练习)
4、专门练习:(侧重于本课教学难点安排的分解梯度练习内容)
3、教师小结本课情况:
技术技能掌握情况;运动参与(表现)
4、布置课后练习作业。
5
4×8×4
110
预计负荷
平均练习强度:130次/分综合练习密度:70%
预计
效果
优:30%中:60%差:10%
后记接力。
7
4×8×4
600米
4×8×2
3次
4×8
×2
110

140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教法及教学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及组织形式
时间

数量次、拍
强度次/分
基本部分
1、手型(拳、掌、勾)——抱拳礼
拳:四指并拢卷曲握紧,拇指扣在食指、中指第二关节面上。关心朝下为平拳,拳眼朝上为立拳。要点:握拳如卷饼,五指紧握。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及组织形式
时间

数量次、拍
强度次/分
开始部分
1、课的常规
2、队列及队伍调动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教法及步骤:
1、体委整队,报数、报告。
2、师生问好,教师检查出勤,宣布内容,安排见习。
3、队列练习与调动:技术特点、攻防意义、锻炼价值导入。
3
2~3
90
准备部分
1、徒手操:略
2、热身活动:
3、素质练习: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在虎口处。掌心朝前为立掌,掌心朝上为仰掌。要点:四指伸直,拇指扣紧。
勾:五指尖捏拢,屈腕至极限。要点:五指指尖捏紧,屈腕用力。
2、素质练习或游戏
1、教师引导学习了解中华武术的相关知识。
2、教师或特长生完整示范一套长拳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3、教师讲解、示范武术的基本手型:拳、掌、勾,引导模仿练习。
课题
新授教材:手型(拳、掌、勾)——抱拳礼(郑永鹏)
辅助教材:素质练习与游戏
课次
第1次课
教学
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基本手型的特点和武术礼仪及其应用,熟练掌握所学手型和抱拳礼行礼方法,为武术套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体质体能目标:通过辅助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素质和全身协调用力能力。
8、小组展示动作(比赛),教师指导评价。
3
6
19
2
1~2
1~2
2
2
2
1
2
2
2~3
120

145
结束部分
1、放松:舞蹈、游戏、部位放松按摩操
2、小结:多元化评价。
3、布置课后预习及练习作业。
4、回收器材。
队形:体操队形或圆形队
教法与步骤:
1、教师提示示范,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2、在音乐伴奏下师生共(做)舞。
3、运动参与目标: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提高学生安全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灵活机敏、顽强拼搏的良好个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公平竞争意识。
重点
难点
1、重要知识、技术点:正确、规范
2、教与学的难点:自然、协调。
教具
挂图或图示板
场地
操场或体育活动室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教法及教学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