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金融统计分析
其中准货币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信托存款、委托 存款(外币存款及短期信用工具)等其他类存款。
(三)货币与银行统计的一般结构
1.交易主体分类:P25-28 (1)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可分为:住户部门、非金融企
业部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部门、国外部门。 ➢ 金融机构部门:指从事金融中介活动和辅助性金融
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
2.货币与银行统计的一般结构(IMF推荐)
金融机构
货币当局
存款货币银行
非货币金融机构
货币当局 资产负债表
存款货币银行 资产负债表
货币概览(计算M0和M1)
非货币金融机构 资产负债表
金融概览(计算M2)
我国货币与银行统计的结构
金融机构
货币当局
存款货币银行
货币当局 资产负债表
应量。
➢ 货币概览是由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和存款货币银行的 资产负债表合并生成的,它的目的是要统计M0和M1。
➢ 银行概览是由货币概览与特定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合 并生成的,它的目的是进一步全面统计M2。
要求:对M0、M1和M2的定义和计算都能熟练掌握。
➢ 货币供给的定量分析。对于货币供给的定 量分析,主要包括对基础货币和派生货币 的考察分析。具体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内容 参照主教材第46至49页“货币供给分析 实例”部分。
(五)货币与银行统计的特点
1.货币与银行统计是总量核算; 2.利用资产负债表的形式进行核算; 3.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与国内其他宏观经济
统计体系相互协调; 4.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具有国际可比性; 5.货币与银行统计工作要求有较强的实效性。
(六)货币与银行统计的基本要求
1.基础数据: a)基础数据要完整。 b)各金融机构单位报送基础数据要及时。 c)基础数据以提供存量数据为主,以提供流量数 据为辅。 d)金融机构单位应提供详细科目的基础数据,尽 量在基础数据报表中不使用合并项或轧差项。
➢ 货币需求的定量分析:利用简单回归分析 法分析货币需求量。具体的分析方法和分 析内容参照主教材第50至57页“货币供 给分析实例”部分。
(一)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1.表式(表2-1)29页
资产 A
负债 L
1.国外资产
132291 1.储备货币
30633
(1)外汇
12649
(1)发行货币(M0+库存) 10981
存款货币银行 资产负债表
货币概览(计算M0和M1)
特定存款机构
特定存款机构 资产负债表
银 行 概 览 ( 计 算 M2 )
(四)我国货币与银行统计的结构
1.统计准货币时,尚未包括外币账户。 2.非货币金融机构改为特定存款机构,未包
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 非货币金融机构。 3.非货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改为特定存款 机构资产负债表。 4.金融概览改为银行概览(货币概览与特定存款 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合并)。
(2)黄金
12
(2)对金融机构负债
16115
(3)国际金融机构资产 568
(3)非金融机构存款
3537
2.对政府的债权
1583
a.邮政储蓄
2655
3 .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 14358
b.机关团体存款
882
4.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 2072 2.债券
119
5.对非金融部门债权
171 3.政府存款
1486(专项贷款)
(2)债券:具体指中央银行发行的中央银行债券。 (3)政府存款:是指各级政府在人民银行账户上的
预算收入与支出的余额。 (4)自有资金:指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 (5)其他(净)。
(二)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
1.表式(表2-2)34页
资产 A
负债 L
1.国外资产
5249
2.储备资产
活动的机构单位。 ➢ 非金融机构部门:住户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 ➢ 国外部门:指与国内经济单位发生金融交易的所有
非常住居民。
(2)金融机构部门的构成(从货币创造的角度分类)
A.存款货币银行(包括创造基础货币的货币当局和 创造派生存款的存款货币银行)
特征: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 B. 非货币金融机构。 特征:不具备创造派生存款货币的能力 ➢ 我国的非货币金融机构包括:特定存款机构、
2.估价方法:按市场价格估价(即成交价) 3.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的核算工具:复试记账原理
和权责发生制原则 4.项目合并与轧差:交易中不重要的交易科目使用。
二、基本账户和合并账户
1.三个基本账户: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存款货币银行资 产负债表、非货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
2.两个合并账户:货币概览(M0和M1)、银行概览(M2) ➢ 货币概览与银行概览的核心任务是反映全社会的货币供
一、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
(一)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194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
一次出版了《国际金融统计》月刊,表明一 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国际可比性货币与 银行统计体系诞生。
我国已建立起构成我国货币与银行统计 体系的三大统计帐户。
(二)货币的定义
作为购买手段且具有普遍可接受性,并能清偿债务的支付工具。
1 .定义的依据:货币是以流动性为主要标志定义的。 流动性:迅速变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 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债券>股权
2. 货币的统计口径(或三个层次):即M0、M1、M2 M0、M1、M2是按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
M0:流通中的现金(即通货。 M1:M0 +活期存款。(狭义货币) M2:M1 +准货币。(广义货币)
(4)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主要包括中央银行 持有的非货币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5)对非金融部门的债权: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为支 持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对这些地 区的企业和住户发放的专项贷款。
3.负债(欠人)
(1)储备货币(基础货币):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发行 的货币(含存款货币银行的库存现金)、各金融机 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储备,以 及邮政储蓄存款和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存款。
4.自有资金
366
5.其他(净)
-1191
2.资产(人欠)
(1)国外资产(净):主要包括货币当局持有的外 汇、货币黄金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头寸。
(2)对政府的债权: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债, 以及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借款、垫款和透支。
(3)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主要包括对存款货币 银行的贷款、贴现、回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