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总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总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总复习提纲
二.基本公式:ρ=m/V和v=s/t
1.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
密度是物质的____之一,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
....的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是____的,与质量m和体积V____,而质量m与体积V成
____。

不同物质
...,体积V与密度ρ成____;体积
..V.相.
..m.相同时
....,质量
同时
..,质量m与密度ρ成____。

2.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对于同一个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始终不变,与路程s和时间t____,而
路程s和时间t成____。

对于不同的
...,时间t
..s.相同时
...匀速直线运动,路程
与速度v成____;时间
...,路程s与速度v成____。

..t.相同时
三.测量工具:
1.刻度尺:在使用刻度尺前,应先观察它的___、____和____。

在使用时注意:不利用___的零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精确读数时,要估读到_______。

刻度线应尽量___被测物体,并且刻度尺应与______平行(或尺要___所测长度)不能歪斜。

2.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应注意:选用______的温度计;认清_____。

玻璃泡与被测物体_________;读数时不要使温度计____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____。

不能用温度计测量____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3.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先观察它们的____和分度值,以便_____。

量筒或量杯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凹面____。

4.天平: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⑴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⑴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

四.主要实验:
复习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用途及使用方法)、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正确顺序及注意事项)、实验结论。

1.分组实验:
⑴用刻度尺测长度:
⑵测平均速度:
⑶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⑷观察水的沸腾:
⑸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⑹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⑺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演示实验:
⑴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
⑵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⑶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⑷观察平面镜成像:
⑸研究光的折射规律:
3.设计实验:
⑴测一张纸的厚度;测圆锥体的高;测操场一圈的长度。

⑵测你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

⑶测一木块(或蜡块)的体积。

⑷测石块(金属块)的密度;测某液体(牛奶、盐水)的密度。

例:1.一台已调好的天平、一满杯水,测出一纸包金属颗粒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及主要数学表达式。

2.有一玻璃瓶,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水的总质量为0.9kg,求金属颗粒的密度。

五.光学的有关问题:
1.关于小孔成像:
物体通过小孔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可
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是由物体
.............
的形状决定的
........。

......,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为了论证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墨家做了世界上最早的
小孔成像实验,并给予了精辟的解释(如图2.22所示)。

为了说明光的直线传播,沈括曾在纸窗上开了一个小孔,做了使窗外的飞鸟和楼塔的影子成像于室内的纸屏上的实验(如图2.24所示)。

2.中国古人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制成了最早的开管式“潜
望镜”,隔墙看到户外的景物。

如图2.28所示:“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

”这里是根据两次反射成像的道理,就其原理而言,已与开管式潜望镜很相似,可以看作是现代潜望镜和各种利用光的反射特性改变光路的仪器的祖先。

六.作图题:
1.完成光路:
2.填光具:
3.画出平面镜中的像: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