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胸痛的护理ppt完整课件

急性胸痛的护理ppt完整课件

次共3天) 肌钙蛋白T 3~12h升高,12h~2d达峰值,5~14d恢复正常
(胸痛后12h至少1次) 肌钙蛋白I 3~12h升高,24h达峰值,5~10d恢复正常(胸
痛后12h至少1次) 乳酸脱氢酶(LDH) 10h开始升高,24~48h达峰值,
10~14天恢复正常
心肌梗死
•特征性改变 •动态演变 •定位


伴随症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发绀、寒战等
评 估
缓解或加重因素:用药、休息有无缓解
相应的实验室检查:EKG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
分类: 不稳定型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冠心病猝死
心肌梗死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ACS的病理生理
斑块破裂 血小板黏附
全身症状 胃肠道症状 心律失常、休克、心衰
24h内最多见 室性心律失常多见
心肌梗死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心肌酶谱
•血常规 •血沉
•心电图
•心超 •放射性核素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肌坏死的血清
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肌酸磷酸激酶(CK) 4~8h升高,2~3d恢复正常 CK同功酶(MM、BB、MB) 脑肾BB骨骼肌MM心肌MB CK-MB 3~12h升高24h达峰值48~72小时恢复正常(12h一
心肌梗死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策略 – 院前急救 – 住院治疗 – 恢复期
监护和一般治疗 解除疼痛 再灌注心肌 消除心律失常 控制休克 治疗心力衰竭 其他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定义 病因及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分开其中层形成 的夹层血肿。可引起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如病变 侵犯主动脉大分支,则相应的脏器可发生缺血症状;如瘤 体继续扩大,可向动脉壁外膜破裂而引起大出血。是一种 危急的主动脉疾病。 据统计其发病率为50-100人/10万.年,90%伴有高血压。
急性胸痛
胸痛分诊原则
病史:胸部器官缺血缺氧 炎性病变 胸腔占位病变 物理、化学刺激等

次 评
ABCs

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情况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 肺栓塞 自发性气胸 主动脉夹层等
分类别|分科
安置于应的区域
再次评估
诱发因素:紧张、劳累、饱餐等

胸痛部位:心前区、胸背后等


胸痛性质:刀割样、撕裂样等
心肌梗死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策略 – 院前急救 – 住院治疗 – 恢复期
监护和一般治疗 解除疼痛 再灌注心肌 介入消治除疗心P律TC失A常+支架 溶栓控制休克 移植治其疗他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策略 – 院前急救 – 住院治疗 – 恢复期
监护和一般治疗 解除疼痛 再灌注心肌 消除心律失常 室早控室制速休室克颤 窦缓治其疗他AV心B力衰竭
转移疼痛可由前胸或沿后背胸椎旁向 腰部或下腹部放射,提示升主动脉或 降主动脉中层剥离正在蔓延扩展,这 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特征。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定义
病因及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MRI
•X线检查
•CT •DSA
CT、MRI与超声检查三者结合所提供的资料,足以满足决定治疗 和选择手术之需要。因而,将替代主动脉造影和DSA。
血小板激活
动脉血栓不完全堵塞血管&不稳定心绞痛
微栓塞 &非ST抬高 MI
Adapted from Davies MJ. Circulation. 1990; 82 (supl II): 30-46.
动脉血栓完全堵塞血管 & ST抬高 MI
心肌梗死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临床表现
先兆 症状 体征
疼痛
心肌梗死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心电图 心肌酶谱
鉴别诊断
危险性评估
心肌梗死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 早发现,早治疗 – 尽快恢复心肌灌注 –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 防止并发症
心肌梗死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策略 – 院前急救 – 住院治疗 – 恢复期
迅速转运 急救措施
分型
根据内膜撕裂部位和扩展程度,分为三型: Ⅰ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心端,而夹层病变扩 展至腹主动脉; Ⅱ型:内膜破口同Ⅰ型,但夹层扩展仅限于升主动脉; Ⅲ 型: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峡部,而夹层扩展累及 降主动脉,称Ⅲ甲 型,扩展累及腹主动脉称Ⅲ乙型。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定义
病因及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休息 吸氧 硝酸甘油 心律失常
急诊室的治疗
目标取在 对疑似AMI的患者应该争10min内完成临床
检查,描记18导联心电图(常规12导联加 V7~V9、V3R~V5R)并进行分析,对有适应症 的患者在就诊后30min开始溶栓治疗或90min 内开始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心肌梗死
多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3:1, 年龄以45-60岁居多,90%伴有高血 压。
本病分急性期(发病2周内) 亚急性期(发病3-4周) 慢性期(发病4周以上)
急性期多见,临床症状危重。慢性期
少见,多为幸存者,临床症状较轻。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定义
病因及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突发性前胸、后背或/和腹部剧烈疼 痛,多为刺激、撕裂或刀割样疼痛, 难以忍受。病人烦躁不安,大汗淋漓, 这是内膜突然撕裂的表现。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病因 病理生理
中层囊性坏死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病
动脉内膜破裂、动脉壁剥离和血肿 在动脉壁中间蔓延扩大,是夹层动脉瘤 的基本病理发展过程。
造成内膜破裂的主要因素有: 1. 主动脉壁中层有病理改变 2.心脏搏动引起主动脉活动造成弯曲 应力 3.左室射血对主动脉壁的冲击力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策略 – 院前急救 – 住院治疗 – 恢复期
监护和一般治疗
休息解除疼痛 吸氧再灌注心肌 饮食消除心律失常 缓阿泻司控治其剂匹制疗他保林休 心持克 力大衰便竭通畅
心肌梗死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策略 – 院前急救 – 住院治疗 – 恢复期
监护和一般治疗 解除疼痛 哌替再啶灌(注度心冷肌丁) 硝酸消甘除油心微律泵失静常注 亚冬控治眠制疗治休 心疗克 力衰竭 心肌其再他灌注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定义 病因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护理要点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治疗护理要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