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申论热点范文:直面问题要勇气更要能
力
在一些地方,有的领导干部忙于交际应酬,对具体工作不管不问,出现问题时一头雾水,搞不清楚状况。
有的面对问题时“打乒乓球”,互相推诿、躲躲藏藏,把新问题推成了“老大难”。
有的则“和稀泥”、“纸包火”,能拖则拖,把小问题淤积成了大问题。
其结果是
直接导致领导干部乃至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丧失。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矛盾和问题有所增多。
正如马克思所说,“问题是时代的口号”,矛
盾的出现反而是解决前进障碍、推动发展进步的重要契机,历史正是
在问题和矛盾的持续产生与解决的循环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出现问题
就怕得不得了,不敢正视,不敢直面,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
度和心胸。
是否敢于直面问题,是一个态度问题,更是一个水平问题,有时
候水平甚至决定态度。
因而,在端正面对问题的态度时,着眼于建树
直面问题的水平很有必要。
敢于直面问题,首先就要有面对质疑的承受水平。
承受水平源于
面对问题时的底气,而底气则取决于对待工作“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事业心、责任感。
作为领导干部,在任何名利的诱惑下都要身正影直、清正廉洁、拒腐防变,确保不做问题的“典型”和“源头”。
在
复杂紧急的情况下,都要“每临大事有静气”,确保头脑清醒、不自
乱阵脚。
而在祥和安宁的环境下,理应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只有
这样,才敢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大大方方站出来”,才敢于承受各种
可能的质疑,做到“心中有数、底气充足”。
直面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
能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关键在于
有没有准确到位的分析水平。
解决问题就像大夫看病一样,前提是要
对“顽疾”有准确的判断,知道病症出在什么地方,缘于什么诱因。
这种水平的基础,在于平时工作中对权力责任清楚于脑,对办事方法
和手段烂熟于心,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走向“把好脉”。
而在抓重大工作、处理重点难点问题时,对一些薄弱环节和不太起眼但事关全局的“关节点”不放过,更多着眼于制度机制的建树,做好预防和准备。
如此,当问题出现时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症结所在”,保证
“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直面问题,不能没有掌控大局的谋划水平。
有的领导干部在处理
棘手问题时,往往“拆东墙补西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
至“慌不择路”。
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全局意识,找到了“点”但
顾不了“面”,以致顾此失彼,使工作陷入被动。
只有站在全局高度,冷静分析问题性质和来源,弄清问题是否有倾向性、普遍性,准确评
估损失水准和影响范围,防止问题“蔓延开来”,同时杜绝“早完早
了事”的想法,着眼于从根本上、系统地解决问题,才不会“按下葫
芦起了瓢”,才有问题“攻克一个、解决一片”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