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妇科学课件产后病·产后血晕

中医妇科学课件产后病·产后血晕


胎盘因素 :治疗的关键是及早诊断和尽快去除此
因素的存在。 胎盘剥离不全、滞留及粘连均可徒手剥离取出。 部分残留用手不能取出者,可用大号刮匙刮取残留物。
若徒手剥离胎盘时,手感分不清附着界限则切忌以 手指用力分离胎盘,因很可能是胎盘植入,此情况应剖腹 切开子宫检查,若确诊则以施行子宫次全切除为宜。胎盘 嵌顿在子宫狭窄环以上者,应使用乙醚麻醉,待子宫狭窄 环松解后,用手取出胎盘当无困难。
历史沿革
《经效产宝·产后血晕闷绝方论》 “产后血 晕者,其状心烦,气欲厥是也。···若下血多晕 者,但烦而已。下血少而气逆者,则血随气上 捺,心下满急······若不急疗,即危其命也大全良方》 “眼见黑花,头晕目眩,不能起坐, 其致昏闷不省人事”,“下血多晕郁者 ······补血清 心药治之,下血少而晕者 ·····破血行血药治之。
《景岳全书·妇人规》“但察其面白、眼闭、口开、手冷。 六脉细微之甚,是即气脱证也” ;“如果形气脉气 俱有余,胸腹胀痛上冲,此血逆证也”。虚者以人参 急煎浓汤,实者宜失笑散治之。
历史沿革
《傅青主女科·产后血晕不语》 “急用 银针刺其眉心,得血岀则语矣,然后以人 参一两煎汤灌之,无不生者”。
虚者 阴血暴亡,心神失守 实者 瘀血攻心,扰乱心神
治法: 行血逐瘀 方药:夺命散加当归、川芎《校注妇人良方 》或黑
神散加琥珀。 夺命散:没药 血竭
原则:是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及控染。 子宫收缩乏力:
宫缩素—催产素 10-20 单位,im 或静脉点滴 按摩子宫—腹壁按摩子宫或腹壁-阴道双手压迫按摩子宫法。 手术—宫腔填塞术、盆腔血管栓塞术、子宫切除术。 产道损伤: 止血的有效措施是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 凝血障碍:运用凝血质、维生素 K 、纤维蛋白原等止血药物。
破膜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迅速出现呼
吸衰竭、休克及昏迷甚至死亡。不在短时间内死亡 的,可出现产后出血不凝、身体其他部位出血、继 之则肾衰。
吸氧 补充血容量(低右) 急性休克期 抗过敏(肾上腺皮质激素) 解除肺高压(阿托品、氨茶碱) 强心药(心衰时西地兰)
? 出血期——输血、肝素 ? 急性肾衰期——按肾衰处理
?
胎儿娩出后24 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
者,称为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
?
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
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 小时3
个时期,
?
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
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
出血,预后严重,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
1 、血虚气脱
主症: 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突然晕眩,面色苍白, 心悸愦闷,甚则昏不知人,眼闭口开,手撒肢 冷,冷汗淋漓。舌淡无苔,脉微欲绝或浮大而 虚。
治法:益气固脱 方药: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 》或扶阳救脱汤
参附汤:人参 附子
2、瘀阻气闭
主症: 产后恶露不下或量少,小腹阵痛拒按,突然头 晕烟花,不能起坐,甚则心下急满,气粗喘促, 神昏口噤,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 色青紫,唇舌紫黯,脉涩。
紧急处理
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
抗休克,预防并发症和预防感染。 1 立即将产妇仰卧位,头低脚高
2 针灸:强刺激眉心、人中、涌泉等
中药:固脱救厥。常用丽参针、参麦针、参
?
附针
4 西医疗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吸氧、补液输血、抗休克、预防治疗并发症。
辨证论治
辨虚实,分脱证、闭证。 虚者为脱,实者为闭。 治则:救脱开闭 治法:虚者益气固脱,实者行血逐瘀。
预防与调摄
1. 注意做好孕期保健; 2.提高助产技术; 3.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4.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量多,须迅速查明病因, 及时治疗。
不管是脱证或闭证,均为 危证。
尽早、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或能挽救生命。
病史:严重贫血史、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 碍或产时软产道的裂伤、产后宫缩乏力, 胎盘剥离不全、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 植入或胎膜残留等。
临床表现:见定义。常常见有阴道大出血。
检查:产科检查: 辅助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如血小板、凝血
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DIC 的相关检查。 鉴别:产后郁冒、产后痉病、产后子痫。
二、历史沿革
《诸病源候论》列“产后血运闷候”,指出 “运闷之状心烦气欲厥是也”,“亦有去血过多, 亦有下血极少,皆令运。若产去血过多,血虚气 极,如此而运闷者,但烦闷而已;若下血极少, 而气逆者,则血随气上,掩于心,亦令运闷,则 烦闷而心满急。二者为异。亦当候其产妇血下多 少,则知其产后应运与不运也。然烦闷不止,则 死人”。
素体气血虚弱 产时失血过多 (虚:血虚气脱)
营阴下夺 气随血脱
心神失守
晕血
产后百脉空虚 感受风寒
(实:瘀阻气闭)
血为寒凝 瘀滞不行
血瘀气逆
上扰神明
产后出血的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
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 胎盘胎膜残留
产道损伤:会阴、阴道、宫颈
凝血障碍: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妊娠 禁忌)、妊娠或分娩期并发凝血功能障碍。
目的与要求
掌握:产后血晕定义、中西医应急处理和 辨证论治。
熟悉:产后血晕的病因病机。认识产后血晕 危及生命。
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 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 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
本病为产后危重急症之一,属于“三冲”。
西医学的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可参本证。
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
退(席汉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 ))后
遗症,故应特别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羊水栓塞就是指在分娩时,大量的羊水 进入孕妇的血液循环中,羊水中的胎便、粘 蛋白、上皮细胞及胎脂成为栓塞的栓子,因 而造成血液栓塞;同时,由于羊水中含有的 破坏凝血因子的物质,所以导致凝血功能障 碍,将使孕妇立即发生肺栓塞、休克及难以 控制的大出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