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乱世佳人影视鉴赏电影观后感

乱世佳人影视鉴赏电影观后感

《乱世佳人》一、内容简介类型:爱情,剧情,战争对白语言:英语导演:维克多费莱明主演:克拉克盖博,费雯丽制片地区:美国色彩:彩色片长:238min 其他译名:飘中文名:乱世佳人外文名:Gone with the Wind本片根据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契尔的长篇畅销小说《飘》改编而成。

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南方两个庄园的兴衰历程以及几个人物之间的爱情波折。

美丽任性的庄园主之女郝思嘉小姐,高傲自信、青春夺人。

在一次酒会上赢得了青年浪子白瑞德的青睐。

而郝思嘉的心却为另一位庄园公子卫希礼所占据,卫与表妹媚兰情意相投,已结连理。

战争的爆发使郝思嘉二度成为寡妇并最终与白瑞德结合,但对卫希礼的爱之梦却依然没有破灭,直至唯一爱女骑马身亡,白瑞德在绝望中离她而去,这位美国南方姑娘在历经战争和生活磨难后,才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真正所爱。

二、主题《乱世佳人》的成功,首先在于制片人选择了一个良好的制作脚本。

作者以她的家乡为故事背景,以同情黑奴的南方农奴主观点描述南北战争期间一个南方家族的兴衰经历。

尤其是以一种伤感的情调,真实的描写出南方奴隶主文明在北方资本主义文明面前的一败涂地的史实,因而具有了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和艺术史诗品位。

片中还很好的表现了“美国精神”,斯嘉丽的形象就很好的表现了奋发向上的“美国精神”。

三、结构影片严格按照传统的戏剧式结构,以斯嘉丽和几个男人的纠葛和她的几次婚姻变化为叙事主体,从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中体现出人性的扭曲和个性的变异,从而揭示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

影片在情节发展上十分注重各种戏剧性矛盾的展示和戏剧性情境的营造:战争中南北双方的矛盾、南方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爱情纠葛的矛盾及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等等。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影片的编导注重把几个不同的艺术个性加以对比,从而突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片中几位主要人物性格迥异:郝思嘉热情奔放、倔强任性、泼辣大胆、敢爱敢恨;白瑞德正义勇敢、玩世不恭、豪放磊落、幽默风趣;卫希礼冷静理智、宽容大度、文质彬彬和梅兰妮的温柔贤淑、心地善良等。

编导将他们置于特定的场景中,运用生动形象的镜语加以艺术对比,使人物个性鲜明地活跃在银幕上。

在对战争表现的角度上,编导避开了正面战场拼搏厮杀的描写,把镜头聚焦在战争后方郝思嘉等几个主要人物所经历的战争恐怖、战争灾难等重点场景的叙写上。

特别是对亚特兰大城的交战、救护伤员、弃城逃难、纵火烧城等战争场景的展示,其场面宏伟、色彩雄浑、气势磅礴,撼人心魄!四、影片基本信息1、导演《乱世佳人》在拍摄的过程中屡换导演,所以其导演有三位,分别是维克多·弗莱明、乔治·库克、山姆·伍德。

维克多·弗莱明导演维克多·弗莱明导演了两部世纪经典影片,分别是《乱世佳人》和《绿野仙踪》,他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惊奇,他谱写了一个迷人的电影传奇,这两部影片也是进入美国世纪经典前十名的影片,弗莱明也成为了有两部影片入选十佳的唯一一位导演。

他的影片没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但观众无法抗拒的就是维克多·弗莱明的电影。

他凭借《乱世佳人》获得第12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代表作品:《威尔逊总统欧洲之旅》《乱世佳人》《绿野仙踪》乔治·库克乔治·库克特别擅长处理女性主题,很能使女主角发挥所长。

他是好莱坞经典时期卓越的“女性导演”和同性恋导演。

五十多年的导演生涯中,早年最为人知的就是曾多次把经典小说改编成电影,而接下来作品更包括了惊悚、疯狂浪漫喜剧、甚至是歌舞剧。

库克之所以被称为“女性导演”,因为他曾把八位在他电影中担纲的女主角推上最佳女主角提名的位置,而他自己也曾被提名过五次最佳导演。

他的作品包括了块肉余生记(1935)、茶花女(1937)、假日(1938,凯萨琳·赫本与卡莱葛伦主演)、费城故事(1940)、煤气灯下(1944)、一曲相思情未了(1960)、亚当的肋骨(1949)、窈窕淑女(1964)等等。

1937年,库柯受命执导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经过了长达两年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训练Vivien Leigh 和Olivia de Havilland,但在影片开拍前的第三周,他的导演权被制片人David O. Selznick替换成Victor Fleming。

但在Gone with the Wind拍摄过程中,实际上是库柯与Victor Fleming合导,客观来讲,库柯对影片的贡献最大。

2、主角克拉克·盖博美国电影演员,早期有声电影的最卖座演员,上世纪最伟大、最具有影响力的巨星,冠以电影皇帝的称号。

1999年,他被美国电影协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男演员”第7名。

1934年出演《一夜风流》,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最著名的角色是《乱世佳人》中的白瑞德,这部片使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代表作品:《一夜风流》《乱世佳人》《叛舰喋血记》费雯·丽英国著名电影和舞台剧女演员,以惊人的美貌和精湛的演技闻名于世。

1938年前往好莱坞便一鸣惊人,成功饰演《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问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后回到英国发展戏剧。

12年后再次闯荡好莱坞,凭借《欲望号街车》第二次问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她一生致力于舞台剧表演,获得戏剧最高奖托尼奖最佳女主角,被奉为“戏剧女王”。

1967年,因肺结核在英国病逝。

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16名。

代表作品:《乱世佳人》, 《魂断蓝桥》, 《欲望号街车》3、获奖记录《乱世佳人》有好莱坞“第一巨片”之称。

在1939年耗资400多万美元,历时三年半完成,其间数换导演,剧本一再更改,银幕上出现了60多位主要演员和9000多名配角演员。

这部耗资巨大,场景豪华,总共设计900堂布景,北方联军焚烧亚特兰大一场景耗用5千加仑汽油,以7架摄影机同步拍摄,胶片用掉135万英尺,可连续放映83个小时,最后剪辑成3小时40分钟的影片,一举创造了当时最长电影和电影史上是太片头字母的纪录。

战争场面宏大逼真的历史巨片,以它令人称道的艺术成就成为美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作品。

在1939年的第12届奥斯卡奖中一举夺得八项金像奖,轰动美国影坛。

获得:最佳影片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和最佳剪辑奖。

五、影片人物分析斯佳丽(又译:斯嘉丽)费雯·丽Vivien Leigh饰一个猫一样的女人。

有着猫一样的目光,猫一样的微笑,猫一样的步伐和猫一样的敏捷。

在困难的时候敢于承担责任,虽然也有动摇,但最后仍然承担责任。

她敢于去爱、无怨无悔,她的整个青春都在爱着阿希礼,没有回报但她仍没有放弃努力,直到能力的极限为止。

她热情奔放、倔强任性、泼辣大胆、敢爱敢恨;瑞特(又译:白瑞德)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饰白瑞德正义勇敢、玩世不恭、豪放磊落、幽默风趣;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19 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家的典型特征: 精明、狡黠的经营意识;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他独醒于尘世的浪荡不羁的个性,他是极少数的清醒者和对世事理性的判断者。

玫兰妮(又译:梅兰妮)奥莉薇·黛·哈佛兰Olivia de Havilland饰她善良,仁慈又不乏勇气,具备南方的一切美德,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修养。

斯佳丽摘棉花时,她想帮忙,斯佳丽杀人时她也帮忙,除了瑞特,她是斯佳丽的另一个支持者。

并且一直给予她帮助,也许她没有斯佳丽那种表面上的坚硬,但她处处展示着个性中的外柔内刚和纯真,不朽的执着。

她的性格和斯嘉丽截然相反,也因此被斯嘉丽厌恶,然而她却无意中成了斯嘉丽的精神支柱,是她的温和沉稳支撑着斯嘉丽走过许多患难,也是她一反柔弱的秉性在斯嘉丽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站出来为她说话。

她对她爱的人给予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忠诚,也总是乐于帮助落难的陌生人——她家的地下室里住满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她总是毫无保留地救助从战场上回来的伤员;她永远把别人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一般疼爱。

艾希礼莱斯利·霍华德Leslie Howard饰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具有贵族特有的骑士精神和荣誉感。

他英俊的相貌和深邃的思想令斯嘉丽一见钟情。

为了荣誉,他参加了一场他并不热衷的战争;战败,他放弃了逃跑的机会;拒绝在战后用非法的手段发家致富,用翻惯了书页、抚惯了琴弦的手去劈木头。

这就是艾希礼,他是那么从容、沉稳,可是他也是脆弱的。

他是个活在过去的人,时世变迁,他不想面对,他是缺乏勇气的。

他不爱斯佳丽,又不说不爱她。

斯佳丽走投无路找他时他只给了她庄园的红土,后来知道斯佳丽卖了自己,他说他该去抢劫,他是真的后悔了。

但是他的习惯使他无法适应新生活。

他所热爱的一切全都随着过去的岁月一同消逝了,而最终失去了玫兰妮的他,也只一具苍白疲惫躯壳,行尸走肉般地继续活下去。

六、摄影摄像1.构图《乱世佳人》的构图也是为人称道的。

影片开头就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构图:一棵大树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画面,天空是橘黄的晚霞,夕阳下的篱笆延伸至远方。

美得犹如油画一般。

画面和主题音乐一起让观众慢慢进入了剧情。

接着是一幅幅南方特有的生活图景轮流出现。

其中一个场景是大片大片的棉花田里,有着忙碌采棉花的工人的身影。

稍后,是一段在摄影棚里拍摄的画面:在橘黄的晚霞里,斯嘉丽与父亲有一段对话,镜头缓缓拉开,父女俩背对观众相依伫立,眺望远方,微风吹动着树虽然自己最先不能理解为何不是斯嘉丽和白瑞德,后来想想也许是因为父亲的话对斯嘉丽影响很大吧,而且片尾也揭示了斯嘉丽对这片土地爱之深切。

而她在最后也是因为要守护塔拉庄园,不再是最初的自己了。

在她选择塔拉庄园的时候,白瑞德选择离开她,这样的拥有与失去,不是她和白瑞德的完美结局。

所以,那画面中的剪影只能是斯嘉丽与父亲了。

这种静止的画面在全片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开始、中场和结尾。

虽然背景大致一样,都是被橘黄色霞光浸染了的傍晚的天空,有着那棵大橡树,和延伸至远方的篱笆。

可是,细节在于,中场时那颗树已经成了枯树,因为战火烧到了这里,原先的富饶平静都被打乱,在废墟残垣中,生命显得如此脆弱。

而在片尾的画面,景物成了真正的衬托,因为枝繁叶茂的树下有了在历经世事后的斯嘉丽一个人等待的背影。

这三幅画面每次出现给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就是在故事情节进行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质变,观众根据剧情有了新的理解,并在最后才会明白这几幅画面的真正含义。

《乱世佳人》从镜头构图上极力渲染战前塔拉庄圆和奥苑斯庄同的辉煌和富足:田野里郁郁葱葱、云蒸霞蔚,庄四外鸡呜犬吠、牛欢马跳北京编导培训班北京视听语言教育中心,奴隶主与奴隶们和睦相处;柘安无事。

战争毁灭了他们祥和安宁的生活,奥克斯庄同夷为废墟,塔拉庄园一贫如洗。

战争不仅摧毁了物质财富,也给幸存的人们以极大的精神创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