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汇报材料【篇一:高效课堂建设汇报材料】高效课堂建设汇报材料柿子园中学2012.03高效课堂建设汇报材料一、学校基本情况近几年,我校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结合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名校做法,借鉴黛溪中学教学经验,在基础年级全面实施教改实验,师生干劲较大,在期中、期末考试取得了良好成绩。
同时,师生积累了一些有效经验,逐步形成了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反复利用导学案的好习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初步建立,集体备课逐步规范。
这为我校新学期的教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教师思想转变较慢,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不够,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等。
二、高效课堂建设指导思想立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已取得的教与学经验,学习借鉴洋思、杜郎口、黛溪等名校做法,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变现行课堂上“一言堂”现象,重讲不重学的现象,彻底改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强化其自觉学习的内驱力,促成学生在课堂上的三动: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种种本领。
让那些有浓重厌学情绪的学生们能主动地自觉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并且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为他们一生的成功奠基。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开放性课堂,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新型教学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三、组织领导1.领导小组组长:孟广柱副组长:邵丰华殷斌孙长英组员:王鹏吴威健范传中2.研究小组组长:孟广柱副组长:邵丰华组员:王鹏刘书宪吴威健范传中刘书文贺俊航李万玉3.考核工作小组:组长:孟广柱副组长:邵丰华组员:王鹏刘书宪范传中吴威健四、高效课堂建设坚守的原则:1.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2.充分相信学生。
学生基础有差异,智商有高低,能力有强弱,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掘潜能,因人施教,启迪学生的智慧。
由抱怨学生到喜爱学生,由精英培育到教育无类,由填鸭教学到超市提供,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动学习。
3.认真研究学习过程。
明确学习的三个环节,预习、展示与反馈。
做到预习到位,展示充分,反馈及时。
教师设计在先,导演在后;组织在先,调控在后。
学生预习有效,集体展示,个性反馈,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
4.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
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听课、回答、练习、作业、听课方式等习惯,按照科学的教育理论,培养新的教学习惯。
5.建立新的考评体系。
以制度建设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要根据课改的内容要求,确定岗位职责,明确程序及要求,严格考核,公开评价,注重细节,全员监督。
五、工作措施(一)期中考试前举办“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学活动1、举办第一轮课堂教学比赛:以教研组为单位相互听课(为期3周),要求执教人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讲课,充分体现“突出主体,面向全体”、“有疑则教,无疑不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指导思想。
本组教师必须全部参加听课,并相互打分。
听后执教人先说课,听课人及时评课。
2、各组推荐2~3名教师在全校举办公开课、示范课(为期一周);3、通过讲课、听课、评课,相互观摩学习,利用每周三晚上的教研活动,集思广益,及时讨论解决课堂教学疑难问题。
4、写出“我的课堂我做主”课堂教学总结,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5、各组推荐2~3名教师在全校总结。
“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学活动,要求人人讲、人人听、人人评、人人谈(因故未讲者另安排时间讲课),讲、听、评、谈参与情况与效果均纳入全年量化中。
目的是让老师们在体现新理念的前提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相互观摩,集体探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及时讨论解决课堂教学疑难问题。
(二)期中考试后举办统一的教学活动1、明确《柿子园中学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标准(讨论稿)》首先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由学校高效课堂建设领导小组起草的《柿子园中学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标准(讨论稿)》(以下内容)。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的落实“突出主体,面向全体”、“有疑则教,无疑不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课堂改革的精神要求,借鉴名校成功的经验,结合我校当前的实际情况,对所有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如下要求:【篇二:高效课堂汇报材料】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几点做法螺溪中心小学谢如花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的结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而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做法:一、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目前,我校课改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基本流程是:旧知回顾——新知导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特点是:1、自主学习2、合作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3、精讲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
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所倡导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4、有效训练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
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二、扎实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要想达到课堂的高效,这与学生课前预习效果是密不可分的。
应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指导学生熟悉教材。
比如看例题,注意例题中的提示语,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第二,通读学习目标,联系教材,产生共鸣。
第三,对照教材,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圈出自己的疑点,以便小组内讨论、交流。
三、深化小组合作,实现高效课堂的最大化第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我与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到过我班听课的老师都有点不敢相信,农村小学的孩子也有这么强的口头表达欲望和水平。
每次对外公开课,听课的老师都给我们班学生这样的评价:课堂氛围很活跃,尤其是每位同学回答问题的声音都特别宏亮。
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老师要抓住关键期——开学初,就要开始训练学生的声音,因此要舍得花时间。
其次,通过竞赛加分的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声音宏亮的魅力。
如在黑板上写一句话,先在学生中找模板,小组内就按模板进行训练。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竞赛,a同学对a同学,b同学对b同学,c同学对c同学,d同学对d同学,选出最佳个人金嗓子和最佳小组金嗓子,进行加分和物质奖励。
另外,对于班上少数几个声音不达标的同学,平时就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进行训练。
这时要让他重复说,并且要让他得到全班同学的赞许,同时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一个月下来,我的课堂几乎是轰轰烈烈,每位学生的声音都很响亮。
第二、鼓励学生敢问、敢说、敢质疑,重视提问方法指导。
以往学生习惯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不习惯独立思考,也就无从质疑,很难发展他们的个性。
其实学生在听课时,脑子里肯定有产生疑问的瞬间,但大多数学生都不敢或不愿向教师请教。
对于这些有畏难情绪的学生要予以热情鼓励,“说说自己的看法及问题。
”“说错了,也没关系。
”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习信心。
与此同时,在体温方式上可给予指导。
如学生刚刚学习发问时,完全可以从小疑问开始: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讲?自己有没有掌握?通过老师讲的,发现了什么新?问题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教师指导或自主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第三,具备一定的讲解能力。
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一大亮点,甚至有人把高效课堂称之为“展示课堂”。
高效课堂十分重视展示,我们认为“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谁都别轻视展示。
从操作技巧上说,展示又分为两种,小展示、大展示。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小组同学展示个人预习到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按照约定,学生把预习时习得的知识以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出来,这时一般不允许看着课本或资料“照本宣科”,同组同学则要根据自己习得的情况对发言者的发言内容表示赞同或者反对,有不同意见时与之进行辩论,以求得全组同学对学习对象有一致的见解。
其间,学困生具有首席发言的权利。
而教师要根据每组在展示中暴露的问题,组织全体同学参与“大展示”。
大展示由某一同学代表其小组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征询学习成果,学生上讲台(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全组同学)用“我是老师”的角色,向全班同学讲解知识,回答同学的质疑,必要时也可以向老师申请帮助。
老师根据自己的预设,倾听学生的展示与交流,注意课堂生成,适时点拨。
原来的课堂是老师的舞台,以老师口沫横飞的讲解为主,就是提问,也只是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参与,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的听众,课堂死气沉沉,越到高年级这种现象越明显。
可现在的课堂却是学生的舞台,他们之间交流,讲解,在全班展示??如4月15日上午,五(3)班的数学课堂上,每个展示的同学俨然都是一位小老师,厉文辉大方、自然的神态;刘安琪清楚、准确的讲解;胡学峰敏锐、缜密的思维;康婷工整、漂亮的板书;谢雨婷大胆的质疑;陈亮自信的辩论;陈贯涛恰到好处的补充??让老师们感到欣慰的同时感慨更多: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你给他们机会,每一节课都能让自己陶醉其中??难怪郑路萍、曹茜、刘艳等老师在课改经验交流会上说:“现在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轻松,再也没有口干舌燥的痛苦、咽喉疾病的担忧了。
第四,学会与他人合作,团结协作的能力。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
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