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9第十八章 光的偏振作业答案
9第十八章 光的偏振作业答案
1
第九次作业答案 最少要转过的角度是 (A)30°
严非男
(B)45°
(C)60°
(D)90°
【答】如图,设 P1 和 P2 的夹角为 ;则
1 1 1 I I 0 cos 2 cos 2 (900 ) I 0 sin 2 2 I 0 , 2 8 8
解得: 为零。
P1
P2
3 _______。
3
9、 (自测提高 5)如图所示的杨氏双缝干涉装置,若用单色自然光照射狭缝 S,在 屏幕上能看到干涉条纹.若在双缝 S1 和 S2 的一侧分别加一同质同厚的偏振片 P1、 P2, 则当 P1 与 P2 的偏振化方向相互 涉条纹.
S1 S S2
P1 P2
平行
时, 在屏幕上仍能看到很清晰的干
/ 2
1 I 0 cos 2 ; 2
P1
P3
'
P2
P2 '
三、计算题 11、 (基础训练 14) 、将两个偏振片叠放在一起,此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之间 的夹角为 60 , 一束光强为 I0 的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偏振片上, 该光束的光矢量 振动方向与二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皆成 30°角。 (1)求透过每个偏振片后的光 束强度; (2)若将入射光束换为强度相同的自然光,求透过每个偏振片后的光束 强度。 解:画示意图,如图所示。 (1) I 1 I 0 cos 30
严非男
i1 C
A i
r B
i2
tani1 tani 2
n1 1.333, n0
i1 53.12 0 ,
r 90 0 i1 36.88 0
n2 1.517 1.138, n1 1.333
i 2 48.69 0
由ΔABC 的内角和=π,得 (
2
I0 ;线偏振光 I1 通过一偏振片后,透射的偏振 2
光光强为 I 2
I 1 cos 2
;总透射光为 I =
I0 2 + I 1 cos 2
所以 I max
I I I0 I 1 I1 ; I min 0 ;依题意, max 5 ,解得: 0 I min I1 2 2 2
[ D ]2 、 (基础训练 6)自然光以 60°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两介质交界面时,反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则 知折射光为 (A)完全线偏振光且折射角是 30° (B)部分偏振光且只是在该光由真空入射到折射率为 3 的介质时,折射角是 30° (C)部分偏振光,但须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才能确定折射角 (D)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是 30° 【答】依题意,入射角为布儒斯特角 i B =60°,根据 i B 90 ,得折射角为 90 i B 30
I 2 I 0 cos 2 cos 2 (90 0 )
0 0
I0 sin 2 2 , 4
α P2
可见,当 2 90 , 45 时,透射光强最大,是原来光强的 1/4 倍。 7、 (基础训练 9)两个偏振片叠放在一起,强度为 I0 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若通过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 为 I0 / 8 ,则此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取锐角)是____π/3___,若在两片之间再插入一片偏振 片,其偏振化方向与前后两片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取锐角)相等。则通过三个偏振片后的透射光强度为 ___9I0/32___。 【答】(1)
1 1 I 0 cos 2 t cos 2 (900 t ) I 0 cos 2 t sin 2 t 2 2
1 1 1 2 I 1 cos 4 t I 0 2cos t sin t I 0 sin2 2 t 16 0 8 8
I0 自然光 P1 P2 P3 I
第九次作业答案
严非男
第九次 (第十八章
一. 选择题 [
光的偏振)
A
]1、 (基础训练 2)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若以此入射光
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5 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光强比 值为 (A) 1 / 2. (B) 1 / 3. (C) 1 / 4. (D) 1 / 5. 【答】自然光 I0 通过一偏振片后,透射的偏振光光强恒为
【答】为了看到清晰的条纹,两束光必须满足相干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 同,相位差恒定。为了满足“振动方向相同” ,两个偏振片的方向要相互平行。
2
第九次作业答案
严非男
10、 (自测提高 8)如图 18-14 所示,P1、P2 为偏振化方向间夹角为的两个偏振片。光强为 I0 的平行自然 光垂直入射到 P1 表面上,则通过 P2 的光强 I=
而 tanr tan( 90 i ) coti
0
n n 1 1 3 , 不满足布儒斯特定 tani n2 n2
Ⅲ
律,所以,反射光不是线偏振光。
3
第九次作业答案 13、 (自测提高 10)有一平面玻璃板放在水中,板面与水面夹 角为(见图).设水和玻璃的折射率分别为 1.333 和 1.517.已 知图中水面的反射光是完全偏振光,欲使玻璃板面的反射光 也是完全偏振光,角应是多大? 解:设空气的折射率为 n 0 = 1,水的折射率为 n1,玻璃的折射 率为 n2 ;依题意: i1和i2 是布儒斯特角 ,所以,有
45 0 ,所以,P2 最少逆时针转过 450 ,即可使出射光的光强
P3
二. 填空题 6、 (基础训练 8)要使一束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之后振动方向转过 90°,至少需要让这束光通过 理想偏振片.在此情况下,透射光强最大是原来光强的 1/4 倍 .
2
块
【答】 (1)入射光的振动方向、P1、P2 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可使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之后振动方向转过 90°。 I0 P1 (2)偏振光通过 2 块偏振片后的透射光强为:
4
2 o
o
P1
光振动 300 P2 0 30
3 I0 , 4
I 2 I 1 cos 2 60 o
3 I0 16
( 2) I ' 1
I0 I I 2 o , I ' 2 0 cos 60 0 . 2 2 8
i Ⅰ Ⅱ
12、 (基础训练 18)如图所示的三种透光媒质Ⅰ、Ⅱ、Ⅲ,其折射率分别为 n1=1.33,n2=1.50,n3=1.两个交界面相互平行.一束自然光自媒质Ⅰ中 入射 到Ⅰ与Ⅱ的交界面上,若反射光为线偏振光, (1) 求入射角 i. (2) 媒质Ⅱ、Ⅲ界面上的反射光是不是线偏振光?为什么?
r) (
2
i2 )
i2 r 48.69 0 36.88 0 11 .810
14、 (自测提高 13)有三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第一块与第三块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第二块和第一块 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平行,然后第二块偏振片以恒定角速度绕光传播的方向旋转,如图所示。设入射自然 光的光强为 I0。试证明:此自然光通过这一系统后,出射光的光强为 I=I0(1-cos4t)/16。 证明: I
n1 n2 n3
Ⅲ
解: (1)依题意,Ⅰ与Ⅱ的交界面上,反射光为线偏振光,所以入射角 i 是布儒斯特角:
tani
n2 1.50 1.128, n1 1.33
i 48.4 0 ,
Ⅰ Ⅱ
i
n1
(2)媒质Ⅱ、Ⅲ界面上的入射角为r,由布儒斯特定律得:
r 90 i ,
0
n2 n3
依题意: n 介 sin 临 n 空 sin90 0 ,得n 介 tgi B
[
1 2; sin45 0
n介 n空
n 介 2,束光强为 I0 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三个偏振片 P1、P2、P3 后,出射光的光强为
I=I0 / 8。已知 P1 和 P3 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若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 P2,要使出射光的光强为零,P2
I0 I I 9 cos 2 0 ,α=60°(2) I 0 cos 2 30 cos 2 30 I 2 8 2 32 0
8、 (基础训练 10)一束自然光从空气投射到玻璃表面上(空气折射率为 1) ,当折射角为 30O 时,反射光 是完全偏振光,则此玻璃板的折射率等于___ 【答】 n tan 90 30
0
0 0
[ C ]3、(基础训练 7) 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由空气入射到一玻璃表面上,反射光是 (A)在入射面内振动的完全线偏振光; (B)平行于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的部分偏振光; (C)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完全线偏振光; (D)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的部分偏振光; 【答】根据布儒斯特定律可以判断。
[ D ] 4、 (自测提高 1)某种透明媒质对于空气的临界角(指全反射)等于 45°,光从空气射向此媒质时 的布儒斯特角是 (A) 35.3°. (B) 40.9°. (C) 45°. (D) 54.7°. (E) 57.3°. 【答】
1 I 0 cos 2 。若在 P1、P2 2
I0 P1 P3
图 18-14
I P2
之间插入第三个偏振片 P3,则通过 P2 的光强发生了变化。实验发现,以光 线为轴旋转 P2,使其偏振化方向旋转一角度后,发生消光现象,从而可以 推 算 出 P3 的 偏 振 化 方 向 与 P1 的 偏 振 化 方 向 之 间 的 夹 角 = (假设题中所涉及的角均为锐角,且设 <) 。 / 2 。 【答】 (1)光强为 I0 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 I (2)如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