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电大《班级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4电大《班级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4电大《班级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班级管理作业一一、填空题1、班级授课制的奠基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2、()年起,我国班级管理者角色正式定名为班主任。

19523、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也是发展中儿童的()。

组织者,精神关怀者4、小学班级是一个(),是有双重性质的组织。

班队合一组织5、()是小学的基层组织。

小学班级6、少先队组织具有()、()、()、()的特征。

革命性,群众性,自治性,实践性7、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

是学习()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

群众组织,共产主义,预备队8、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大致有()、()、功利型、()和()。

玩乐型,学习型,违规型,人际吸引9、儿童的基本权利是()、()、()和()。

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10、儿童权力的核心是()。

儿童优先二、单选题1、班级管理活动和其它任何管理一样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要素)即()BA.班主任、学生、环境B.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手段C.空间、时间、资源D.设计、实施、评价2、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是() aA.设计、实施、评价B.计划、组织、实施C.组织、协调、控制D.备课、上课、考察3、班主任的工作是一种() bA.教育工作B.专门性的工作C.教师的兼职工作D.思想教育工作4、班级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使小学生个体获得()。

bA.个性B.社会性C.社会性的同时促进个性D.统一性5、班级组织属于() a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C.自愿选择的组织D.统一要求的组织6、()联合国第44届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bA.1959年11月20日B.1989年11月20日C.1990年8月29日D.1992年4月1日7、儿童的身体健康权利和受教育权利属于儿童的() bA.生存权B.发展权C.受保护权D.参与权8、我国在()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cA.1990年B.1992年C.2001年D.1996年9、中国少年先锋队以先锋命名是表明() dA.它是先进儿童的组织B.要求儿童做革命的先锋C.向革命先锋学习D.儿童是开拓未来的先锋10、中国少年先锋队直接受()的领导。

bA.中国共产党B.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C.校长D.班主任三、名词解释1、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

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为“班”处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上,这就是“级”。

班级是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2、班级管理:是一种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是在管理者、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班级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即班级外部管理(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和班级内部管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3、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他(她)对学校中的基层教育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4、管理:是社会组织活动中的现象,它是组织管理者运用自己被赋予的领导权利,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开展的活动。

5、非正式群体:是由班级组织中的一些小学生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成的群体。

四、简答题1、应如何正确理解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答:(1)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2)班级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3)班级管理在班主任与学生的直接交往中进行。

2、你认为应如何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答:学习这门课程时,应着手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相关课程的学习,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贯通。

(2)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掌握该课程理论,注重学校班级管理实践中的诸多问题。

(3)在课程学习中进行探究学习,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及其网上各种讨论、答疑。

(4)在教材学习及其集中教学辅导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及其教师,不拘泥教材和教师的讲解,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加工、总结和归纳。

(5)把班级管理当作一项事业来做. 100 简答题3、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答:小学班级是一个班队合一的或具有双重性质的组织小学班级是根据我国学校制度的规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在小学里建立起来的。

在小学的班级里存在着两个平行的组织是班级行政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因为班级组织和少先队组织是同样的成员组成的,因此小学班级实际上是一个班队合一的组织,或者说它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组织。

4、应如何看待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答:(1)能够提供小学生相互支持的社会基础,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成长空间;(2)常常还是小学生获得一些课程以外的知识的重要来源;(3)能够满足对小学生社会性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4)对小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5)对小学生的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五、论述题1、论述:互联网的普及对班级管理的影响答:网络既是影响小学班级的因素,也是班级管理的资源。

控制网络的不良影响,利用网络的资源和手段加强班级管理,是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

1、网络是小学班级管理中需要加以利用和控制的对象班级管理首先是教育管理,它带有明确的方向性,因此,班级管理中的资源建设意味着根据学校教育的目标和班级管理的目标对网络中的内容加以筛选和组织,提取其中有益的内容,抵制其中有害的内容,从而充分利用经过筛选的网络资源,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和小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2、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班级管理效能的提高在班级管理中利用网络资源,控制网络不良影响,应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是从网络的丰富资源中提取与班级管理要求相一致的内容;二是将网络作为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手段,加强班级建设。

(1)以教育价值为导向,从网络中开掘丰富资源;(2)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班级管理效能的提高.班级管理作业二一、填空题1、()既是班级管理的起点,又是评价班管理绩效的依据和标准。

班级管理目标2、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实施具有()作用、()作用和()作用。

导向,聚合,激励3、正确的班级管理思想是()的思想。

以学生为本4、班级组织架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

形成组织目标,确立组织规范,建立组织机构5、班级中的正式组织机构主要有()、()、()、()几种形式。

班委会制度,实行值日班长制,建立各种类型的小组,班级学生会议制度6、()是班级组织发展的最高阶段。

班集体7、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方法有()、()、()、()。

目标管理法,规范管理法,系统教育活动法,自我管理法8、小学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包括()、()、()。

环境管理,教育性管理,学生评价9、小学班级的规范环境包括()、()、()等。

作息制度,教学秩序,课堂纪律10、生活指导就是教育性管理,包括()、()、()和()。

思想品德指导,学习指导,安全与法规指导,卫生与健康指导二、选择题1、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管理思想依据是()。

bA.为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B.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C.为了学校的发展D.为了教师集体的发展2、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应符合班级管理对象的实际是目标设定的()原则的要求。

bA.发展性原则B.针对性原则C.层次性原则D.规律性原则3、学生以他人为榜样进行模仿而遵从班级规范是表明学生对集体规范已达到()水平。

bA.服从B.认同D.抵制4、对行动散漫,不能正视自己缺点的学生适用()谈话。

dA.直接式B.提问式C.商谈式D.触动式5、对不善言谈有紧张心理的学生应采用()谈话。

aA.启发式B.接近式C.鼓励式D.参照式6、学生的道德发展、道德学习是一个()的过程。

aA.自主建构B.教师教育C.品德实践D.认识提高7、学生的座位安排属于() bA.规范环境管理B.物质环境管理C.教学形式管理D.课堂秩序管理8、班主任要把()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cA.品德指导B.学习指导C.安全与法规指导D.健康指导9、为了保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发展,以小红花、自制卡等工具来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的教育方法称为()。

cA.赞许法B.表扬法C.代币法D.奖赏法10、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环境以及认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是()指导的任务。

aA.心理健康B.生理健康D.学习三、名词解释1、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组织为实现学校的目标和任务,从本班级实际出发确定的班级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预期要得到的结果。

2、班级管理评价:是以班级管理为对象,根据班级管理目标,采用一定测量技术和方法,对班级管理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判定目标实现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3、班级组织规范:就是班级成员在教育教学和日常行为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4、班集体:是班级组织建设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在班级组织发展的集体阶段,班级组织目标是班级成员个体自觉追求的目标。

班级组织和班级成员个体的发展达到了和谐一致的状态,形成了独特是积极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和心理氛围。

5、系统教育活动法:是指在班集体建设中,围绕班集体奋斗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使班集体建设通过各项活动来实现的方法。

四、简答题1、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有哪些?答: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2、班级组织规范在班级管理中有什么作用?答:班级组织规范的作用:一是协调集体与个人的行为,以保证共同活动的目标得以实现;二是保护成员在集体中享有的权益;三是塑造作用,即班级规范成为组织成员的行动指南,并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组织成员;四是警示作用,即班级规范中禁止性规范起着防范作用,用以警示组织成员。

3、新生班级管理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哪些内容?答:新生班级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材料的准备;建立各种常规管理文档;环境的准备;了解学生4、良好的班集体有哪些特征?答:(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健全的组织机构;(3)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心理氛围;(4)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5、教室的座位编排应考虑哪些因素?答:(1)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考虑,(生理因素,个性因素,智力因素)(2)从有利于不同类型学科上的需要,考虑座位的编排方式。

6、班主任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答:班主任对学生方法指导:第一,帮助小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学习的自我规划,正确地开展自己的学习活动;第二,指导小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第三,指导学生学会思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指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第六,指导学生学会阅读与笔记;第七,指导学生养成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

7、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操行评定应体现哪些原则?答: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1)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2)有利于家长了解子女的综合表现;(3)有利于科任教师了解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