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大学物理—光学习题

(完整版)大学物理—光学习题

光学:1.等厚薄膜干涉中,当反射光干涉增强时必有透射光干涉减弱;⋯..()2.单缝衍射中,如以白光入射,则在中央明纹两侧由里到外依次为由红到紫。

⋯⋯⋯⋯⋯⋯⋯⋯⋯⋯⋯⋯⋯⋯⋯⋯⋯⋯⋯⋯⋯⋯⋯⋯⋯⋯⋯⋯.⋯.()3. 可以采取减小双缝间距的办法增大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

()4. 两束光产生相干叠加的条件相位差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

()5、增大天文望远镜物镜的孔径主要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其成像的放大率。

()6、自然光射入各向异性晶体时一定会发生双折射现象。

()7、从水面、柏油路面等反射的光通常都是部分偏振光。

()8、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对于给定的入射单色光,当缝宽变小时,除中央亮纹的中心位置不变外,各级衍射条纹对应的衍射角变大。

()9. 在单缝衍射中,将透镜沿垂直于透镜光轴稍微向上移动时,则观察屏上的衍射图样会移动。

()10. 若以相位的变化相同为条件, 光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传播L距离, 相当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为nL。

()2. 为了使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 使屏靠近双缝;C.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C. 使两缝的宽度稍微变小;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3. 一束平行的自然光以60 度的入射角由空气入射到平行玻璃表面上,反射光成为完全线偏振光,则知[ ]A 折射光的折射角为30 度,玻璃的折射率为1.73B 折射光的折射角为60 度,玻璃的折射率为1.73C 折射光的折射角为30 度,玻璃的折射率为1.50D 折射光的折射角为60 度,玻璃的折射率为1.50 4.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一狭缝上,若第一级暗纹的位置对应的衍射角为30°,则缝宽的大小为[ ]2A. aB. aC. a 2 D . a 35. 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 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 若以此入射 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 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5 倍,那么入射光束 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 [ ]A. 1 / 2B. 1 / 5C. 1/3D. 2/3 6、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 a 6 的 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 30O 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A. 2 个;B.4 个;C. 6 个;D.8 个8、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 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 使屏靠近双缝;B.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C. 把缝的宽度稍微调小些;D. 使两缝间距变小。

9、光的偏振现象证实了( )A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B .光是电磁波;C .光是横波;D .光是纵波。

能观察到的衍射光谱的级数是11、在真空中波长为 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 n 的透明介质中从 A 沿某路径传到若 A 、 B 两点相位差为 3 ,则沿此路径 AB 的光程差为 1.5 A. 1.5 B. 1.5n C. 3 D. 1.5 n12. 增大劈尖的楔角,则条纹移动的方向和条纹间距⋯⋯⋯A 远离棱边,条纹间距变小;B 靠向棱边,条纹间距变小;C 远离棱边,条纹间距变大;D 靠向棱边,条纹间距变大。

13. 某元素特征光谱中含有波长分别为 1=450nm 和 2=750nm 的光谱线。

在光 栅光谱中,这两种谱线有重叠现象,重叠处 2 谱线的级数将是 ⋯⋯( )A. 3,6,9,12 ⋯..B.2,5,8,11 ⋯.C. 2,4,6,8 ⋯..D. 2,3,4,5 14、将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投射于 a=800nm 的单缝上,若对应于衍射图10、波长为 400nm 的光垂直照射到每 1mm 内有 600 条刻痕的光栅上,则最多A. 2 级B. 3 级C. 4级 D. 5 级B ,样的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φ =π/ 4,那么所用光的波长为( )(A) 700nm (B) 750nm (C) 566nm (D) 555nm15、自然光以 600 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两介质交界面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 知折射光为: ( )(A ) 完全偏振光且折射角是 300;(B ) 部分偏振光且只在该光由真空入射到折射率为 3 的介质时,折射角是300;(C ) 部分偏振光,但须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才能确定折射角;(D ) 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是 300。

16、如右图所示,一厚度为 e 光学薄膜的折射率为 n 2,质的折射率为 n 3 ,则17、两偏振片位置互相平行,偏振化方向夹角为30o ,一束光强为 I 0 的自然光相继垂直通过两个偏振片,则透射光的光强为:A . I 0 8;B . 3I 0 8;C . 3I 0 4;18、如右图所示,两列波长为 的相干波在 P 点相 遇, S 1点的初位相是 1,S 1到 P 点的距离是 r 1, S 2 点的初位相是 2,S 2 到 P 点的距离是 r 2,以 k 代表 零或正、负整数,则 P 点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其上方空间介质的折射率为 n 1,其下方空间介 n 1 n 2 n 3 (A) 若 n 1< n 2< n 3,满足 2n 2ek 条件的反 射光增强; (B) 若 n 1> n 2> n 3,满足 2n 2e条件的反射光消失; (C) 若 n 1> n 2<n 3,满足 2n 2e条件的反射光增强; (D) 若 n 1< n 2>n 3,满足 2n 2e 2 k 条件的反射光增强;(A) r 2 r 1 k ;(B)2 1 2k ; (C)2 (r 2 r 1) 2k 21 (D) 2 (r 121 r 2)2k 19. 以下两种方法都可以提高光学仪器分辨率的是 ( ) A. 减小物镜孔径 , 减小入射波长B. 增大物镜孔径 , 增大入射波长C. 减小物镜孔径 , 增大入射波长D. 增大物镜孔径 , 减小入射波长20. 以下干涉实验属于分波振面干涉的是 ( )A. 增透膜B. 劈尖干涉C. 洛埃镜D. 牛顿环21. 以下三个图是双缝干涉(标记为 1)、单缝衍射(标记为 2)、光栅衍射 (标记为 3)的条纹图样,C. 312D. 其它22.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一狭缝上,射角为 30°,则缝宽的大小为( ) B. a 2D. a 3 23、在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 a 6 的单缝上,则对应于衍射角 30o 的方向,单缝处波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2 个; B.4 个; C.6 个; D.8 个。

2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两缝后放一 个偏振片,则( )A.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加强;B. 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C.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且明纹的亮度减弱;D.无干涉条纹。

A. 321B. 123A. aC. a 2 若第一级暗纹的位置对应的衍25、一束白光垂直照射在一光栅上,在形成的同一级光栅光谱中,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的是()A. 紫光;B. 绿光;C. 黄光;D. 红光。

26. 当入射光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上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A.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互相垂直;B.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互相垂直;C. 反射光是线偏振光,折射光是部分偏振光;D. 反向光和折射光都是部分偏振光;27、下列哪种措施不能提高光学仪器的分辨率()A. 增大孔径;B.减小入射光波长;C.增大透镜焦距;D.物空间充满介质1、薄膜干涉在实际中意义最大的是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

其中牛顿环是干涉的结果,迈克尔逊干涉仪所形成的同心圆环是干涉的结果。

2、光的干涉和现象说明光的波动性质;光的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3、提高光学仪器分辨率的两个途径:仪器的孔径,入射光的波长(填增大或减小)。

4.杨氏双缝干涉中,如在其中一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上放一折射率为n,厚为d 的介质,则光程差的变化是;5 两偏振片夹角为30o,一束光强为I 0 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则透射光的光强是; 6.氏双缝干涉中,如在其中一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上放一折射率为n,厚为 d 的介质,则光程差的变化是;7 相干波的条件是、、。

8 能够说明光为横波的光学实验现象为光的现象。

9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将一折射率为n 、厚度为 d 的透明薄片放入其中一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上,则两条光线光程差的变化量为;若将该透明薄片放入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量为。

10 克尔逊干涉仪的反射镜M2 移动0.25mm时,看到条纹移过的数目为909 个,设光垂直入射到两平面镜上,则两束光的光程差变化了,入射光的波长为。

11 束自然光从空气中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平板玻璃上,这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入射角i 的值为,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12两个偏振片叠放在一起,其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o,以光强为I0 的自然光照射,设无吸收损失,则穿过第一个偏振片的出射光强为,穿过第二个偏振片的出射光强为。

13. 牛顿环装置中的平板玻璃向下平移,则干涉图样中所有圆环将(填“收缩” 、“扩张” 或“不变”),对同一级暗环,其半径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4.光学仪器分辨率的两种途径: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15 波长为500nm 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常数为 1.0 10 4cm 的衍射光栅上,第一级衍射主极大所对应的衍射角为。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相干光的方法是分波面法和分振幅法,杨氏双缝干涉属于_________________ 法,而薄膜干涉属于___________ 法。

17. 自然光在空气中以某一入射角入射到平板玻璃上,这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

若折射光的折射角为30o,则太阳光的入射角为,该玻璃的折射率为。

18. 然光从空气投射到玻璃表面上(空气折射率为1),当折射角为300时,反射光是完全偏振光,则此玻璃板的折射率等于。

19. 是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们垂直通过一偏振片,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

20.55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常数为a+b=2×10-4 cm的平面透射光栅上,可观察到谱线的最高级次为第级;共有条主极大亮纹。

21. 缝干涉实验从空气移入水面之下进行,则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 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厚度为e的薄膜上,薄膜放在空气中,则薄膜两表面反射(不考虑多次反射)的光线其光程差为_______ .23. ________________ 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缝宽为0.1mm 的单缝上,缝后有焦距为800mm 的凸透镜,在其焦平面上放置观察屏幕.现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宽度为8 mm,则入射光的波长为nm.24. 束自然光和一束线偏振光构成的混合光垂直照射在一偏振片上. 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时,发现透射光强的最大值为最小值的 3 倍,则入射光中自然光强与线偏振光强之比为_______ .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射向某介质时的布儒斯特角是600, 则此介质的折射率为_______________ .26. 衍射的光强分布由和共同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