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2010〕3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0〕3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0‟3号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全国硕士
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
2010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要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切实提高研究生录取选拔质量;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工作,进一步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切实维护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推动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

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复试工作
复试是保证录取质量的关键环节,所有录取的考生必须经过招生单位复试。

各招生单位要结合本单位情况及生源特点,根据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复试办法,不断提高复试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各招生单位应按照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
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见附件1、2,以下简称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安排等情况,分别确定本单位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二)参加单独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由招生单位依据我部有关政策自行确定。

(三)北京大学等34所进行自划线改革试点工作的高校自行确定本校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四)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包括经我部批准备案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成服务期并考核合格的考生(名单已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网址为或,以下简称研招网,未在研招网上公布的人员不享受该政策),三年内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2009年以后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退役后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

上述考生在复试时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未经我部批准,各地方、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出台加分政策、扩大加分人员范围或提高加分分值。

二、调剂工作
各招生单位要按照“统筹兼顾、合理调节、积极引导、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调剂工作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调剂工作。

要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实际情况加强宣传,使广大考生充分认识和了解专业学位;要建立有效的调剂工作机制,积极为考生调剂提供服务,引导、帮助考生顺利进行调剂。

(一)对调剂考生的要求。

1.须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4.考生初试科目须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调入专业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考生初试科目中须有数学。

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0403]、艺术学[0504]、中医学[1005]、工学照顾专业及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出照顾专业到其他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调出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6.第一志愿报考MBA、MPA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能调入该两个专业。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
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为该计划录取。

8.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

9.开展自划线改革试点高校,校内调剂政策按上述要求自行确定。

(二)调剂工作要求。

1.为方便考生调剂,各招生单位应及时开展复试工作,并公布复试结果,一志愿考生的复试工作原则上应于4月20日前完成。

2.各招生单位应在研招网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系统,使用方法见系统帮助文件)及时公布生源缺额信息及调剂要求,积极利用该系统为考生调剂提供服务。

3.调剂工作由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归口管理并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考生调出单位应根据考生的调剂申请和考生调入单位的接收函向考生调入单位寄送考生试卷等相关材料,试卷等相关材料不得由个人携带。

4.各招生单位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必须通过调剂系统进行,未经调剂系统录取的调剂考生在录取检查中不予认可(各
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除外)。

三、破格要求
(一)对初试成绩略低于基本要求但在本专业考生中专业成绩名列前茅或在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招生单位可允许其破格参加一志愿专业的复试(以下简称破格复试),破格复试不得跨校进行。

破格复试应优先考虑基础学科、艰苦专业以及国家急需但生源相对不足的学科、专业。

(二)各招生单位要严格把好录取质量关,合格生源充足的单位一般不再进行破格复试,生源不充足的单位不得片面为追求完成招生计划降格以求。

(三)各招生单位破格复试录取(以下简称破格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国家下达给本单位硕士生招生总规模(教发…2010‟1号下达,不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3%。

在充分调剂外单位生源后,拟招生人数仍达不到国家计划数的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经省级招办同意,上述比例可超过3%,但录取总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国家计划数。

(四)省级招办要加强对本省(区、市)各招生单位破格录取工作的监督,凡破格录取数拟超过规定比例的,审核时应从严掌握(具体办法由省级招办自行确定)。

破格录取总数拟超过本省(区、市)所有招生单位(自划线高校除外)硕士生招生总规模3%的省(区、市),省级招办应于4月15日前报我部审核备案。

四、招生计划的执行
(一)各招生单位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单位招生总规模。

(二)学术型招生规模可调整到专业学位专业使用,但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不得调整到学术型专业使用。

合格生源数量较多的招生单位可申请增加专业学位招生规模,学术型招生规模原则上不做增加。

确需增加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由招生单位向所在地省级招办申报,省级招办根据本地招生单位招生总规模完成情况向我部提出调整意见。

(三)录取的保留入学资格考生纳入招生单位今年的招生总规模。

录取的单独考试考生人数不得超过我部下达的单独考试招生限额,且录取的学科门类比例符合有关要求。

要积极实施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农村教育硕士师资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等专项招生计划,未经批准不得超计划录取,未完成部分不得挪用。

(四)破格录取比例超过3%的招生单位原则上不得申请增加本招生单位招生规模,破格录取比例超过3%的省(区、市)原则上不得申请增加本地区招生规模。

各省级招办对本省(区、市)招生单位招生规模的调整意见于4月25日前报我部,由我部审核,审核前不得自行调整。

招生单位在我部同意调整规模下达之前,不得在本单位招生总规模之外对考生承诺预录取。

五、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严肃纪律
(一)各省级招办要切实加强录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进一步完善本地区招生录取工作的规章制度;组织招生单位认真学习掌握研究生招生相关政策和本通知各项规定,提高招生单位的政策执行力;加强对招生单位的业务指导,提升招生单位的管理水平;组织力量对招生单位复试和录取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维护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二)各招生单位要高度重视录取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重视发挥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在集体负责、民主决策、严格把关等方面的作用。

要制订科学规范的复试、录取办法,要严格按照复试、录取程序操作,不得随意调整。

对招生考试机构提供在考试、评卷中发现的考生违规、作弊的情况,要认真复核有关资料,有针对性地加强复试,防止弄虚作假的考生蒙混过关。

要加强对招生工作人员的纪律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抵制不正之风的干扰,提高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公信力。

对违反招生纪律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招生单位要保证考生申诉渠道畅通,负责对未录取考生作必要的解释和处理遗留问题。

(三)招生单位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不得擅自招生和违规设立校外教学点。

对违反规定的招生单位将采取通报批评等相关处理措施。

(四)2010年仍将采取远程网上辅助检查和全国省级招办联合办公会检查相结合的录取检查方式,检查内容主要是招生
单位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的执行情况,不符合有关招生政策的拟录取考生,将取消其录取资格,招生单位亦不得再进行补录。

附件:
1.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
2.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
教育部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五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