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荷叶圆圆》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是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法组织教材内容。
本单元的专题是“欢乐的夏季”,本文是本单元在识字课和《古诗两首》之后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
它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心童趣,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情感体验,激发想像力。
主要任务是通过荷叶的四个小伙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动作来进行识字教学,并在朗读中感受夏季的乐趣,感受语言的精美。
教给识字方法,提高写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朗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引导学生读出画面,读出个性,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内容,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正确书写“朵、我、美”三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悟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并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夏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初步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说教法与学法
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延伸到生活中,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从而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本课时主要是识字和朗读的教学。
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情境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
课堂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对照,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课文。
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引导角色转换,发挥想象,体验情感,初步感受夏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初步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指导多种识字方法,激发识字兴趣。
读、看、讲写结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写字能力,加强读写结合。
学法是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并让学生演、读结合等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