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商行国际业务发展策略论文

城商行国际业务发展策略论文

城商行国际业务发展策略浅析
摘要随着城商行各项业务的飞速发展,城商行纷纷开办国际业务或正在酝酿开办国际业务,成为在国际业务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其自身的缺陷也不容忽视。

因此,对城商行开办国际业务优劣势能够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对于今后城商行扬长避短,进一步提升国际业务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城商行国际业务发展策略
近年来,随着城商行各项业务的飞速发展,城商行纷纷开办国际业务或正在酝酿开办国际业务。

截至2011年10月,城商行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即期交易会员单位已达60余家,成为在国际业务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城商行在国际业务领域还只是一支学生军,业务规模的迅速膨胀,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缺陷。

因此,对城商行开办国际业务优劣势能够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对于今后城商行扬长避短,进一步提升国际业务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自身优势
(一)灵活高效的决策机制。

由于城商行是一级独立法人,相对于国有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其扁平化的管理架构,使得城商行在信息收集、授信评估、业务办理、审批决策等方面,都能够自主决策,先人一步。

这是城商行开办国际业务最有利的体制保障。

(二)独特的总行信息传导机制。

一般来说,城商行所在城市的客户群体面对的是城商行的总行所在地,也即swift系统主机和
外汇交易主机所在地,这就使客户有了直接面对外汇交易银行总部的机会,客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利用城商行swift系统收发报文,快速获取有关信息,拉近与国外客户的距离。

(三)较为先进的业务系统。

首先,城商行虽然在国际业务领域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业务系统多采用在业界较有口碑和经过一定实践检验的版本,各业务系统具有较高的电子化和自动化功能。

其次,城商行所独具的总行优势和灵活高效的决策机制,能够将客户的需求和市场变化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保证了城商行的业务系统能够紧密的跟随市场脉搏和客户需求,从而保持其活力。

(四)费率竞争优势。

费率竞争优势可以说是城商行的杀手锏,也是弥补城商行劣势的有力武器。

由于城商行总行与客户的近距离接触,使之完全可以根据客户的综合贡献率和营销策略,并结合自身业务或资金成本自主确定相关费率和贸易融资条件,而城商行拥有的外汇交易中心会员资格,也使其有条件能够自主和灵活的提供相比其他银行更具竞争力的汇率报价。

二、制约因素
(一)国外认可度低。

城商行参与国际结算的国外认可度低是城商行开展国际业务面临的最大瓶颈。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银行家年鉴》(《bankersalmanac》)中,我国城商行在刊入其中的全球3147家银行中,绝大多数资产总量排名较为靠后,导致城商行在建设国外代理行时异常困难,对外出具的信用文件不被认可的问题。

(二)外币营运资金不足。

受到城商行资产规模的限制,城商行外币营运资金普遍不足,限制了城商行的外汇业务规模。

要想扩大规模,只有靠增加外汇存款或同业拆借来增加外汇头寸。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汇率不断波动的背景下,外汇存款增长乏力,只能依靠同业拆解或海外代付,这必然增大了资金成本,也丧失了业务主动权。

(三)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尚有欠缺。

城商行在开办国际业务初期,绝大部分都是引进国有银行的专业人才,其岗位设置、业务流程也都照搬国有银行,业务人员所受到的业务培训也仅限于言传身教和以老带新,缺乏专业的、系统性的培训。

专业人才的匮乏也限制了城商行的业务品种拓展,使整体业务核心竞争力落后于先进水平。

(四)政策研究和风险预警机制的缺失。

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无论是从政策性、技术性还是与其他专业领域的关联程度而言,其所面临的风险点和风险程度都远远高于人民币业务,而城商行恰恰在这方面有所缺失。

基本上靠同业间的横向沟通来实现信息交流、产品引进等,风险识别和控制手段单一,具有明显的盲从性和滞后性。

(五)监管政策限制。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外贸企业不断走出国门,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出于交易以及避险的需要,外贸企业客户对银行国际业务产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等,但出于监管需要和对城商行风险控制的考虑,
城商行较难获得外汇衍生产品的经营资格,这也会导致城商行会流失一些高端客户和中间业务收入。

三、发展突破之路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城商行开办国际业务,寻求本外币一体化发展的路子,是城商行提高核心竞争力必然选择。

(一)加强同业合作。

银行间合作已愈来愈紧密,城商行的一些劣势短时间内无法弥补,促使城商行与国有大型银行、城商行与外资银行以及城商行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优势互补。

可以利用大银行的资信和实力解决城商行国外认可度不高以及资金不足的问题,虽然会损失一部分收入甚至会有损失一部分客户的可能,但与人分羹总比无米下炊的强,这是城商行自强之路的必然阶段。

(二)实行精细化管理,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做大做强国际业务的根本保证,也是城商行稳健经营的必然要求。

国际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并不一定要求独立搭建一套全新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系统,完全可以依托城商行现有风险管理体系,在人民币业务风险控制和风险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国际业务,细化风险控制功能,这本身也是风险控制体系的一种完善。

(三)建立专业人才储备机制。

专业国际业务人才非一朝一日可以培养的,国有专业银行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累积了雄厚的国际专业人才团队,城商行国际业务今后要想有所作为,人才是关键。

应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可考虑实行技术序列管理,
鼓励考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避免出现人才断档现象。

(四)建设单证中心。

国际结算单证中心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国际业务处理模式。

目前,国内开办国际业务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商行已经实施了单证中心模式。

随着城商行国际业务规模的不断壮大,营业机构的增多,原有传统的结算模式和组织架构已不能满足城商行快速发展的国际业务需求,而单证中心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大大提高了国际结算业务的处理效率和运营管理水平,将是城商行下一步国际业务的经营和结算模式一大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