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课外阅读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一条重要途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无时无刻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品质。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可内阅读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他们需要到更广阔的领域汲取营养,从而更好地完善个人品质。
为此,我制定了以下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二、培养目标:1、通过课外有效的阅读,扩大知识层面,培养语感,积累个性语言,为其终生发展奠基。
2、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读书、思维、表达习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3、通过阅读,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三、时间安排:每周读书课定为集中读书指导时间,每天晚上30分钟的时间和双休日定为分散读书时间。
四、活动方式:
1、师生共读:利用读书课与学生共读书或交流读书收获。
2、我的推荐:每周向其他学生推荐一篇好文章,或读给同学听,或展示在读书廊,互相交流。
4、每天一诗:每人每天都要撰写一首古诗,挂在诗艺阁。
供学生诵读和书法欣赏。
5、组建“山里红”文学社:负责收集学生文章。
定期评出出月“读书状元”,“创作之星”。
6、实行好书轮流转:学生之间定期交换图书进行阅读,实现有限图书无限共享。
7、举行各种读书活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赛诗会、演讲比赛、优秀作文展、手抄报展览等。
8、建立读书档案库:收集整理学生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记录学生读书成长过程。
五、推荐书目:
必读数目:《千字文》《千家诗》《古诗文诵读手册》《雷锋的故事》《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三百篇》《中华上下五千年》《新编十万个为什么》《小学生语文课外读本》《中国幽默儿童文学丛书》《西游记》《爱的教育》《益智故事三百篇》《叶圣陶童话》《寄小读者》
选读数目:《弟子规》《大林和小林》《严文井童话》《高士其科普童话》《儿童古代文学丛书》《皮皮鲁传》《世界之谜少年科幻小说系列》《小兵张嘎》《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发明发现故事三百篇》《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哆拉A梦手工系列》《中外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小品》《希腊神话和传说》《小飞人卡尔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吹牛大王历险记》《小鹿班比》《小思想家在行动》《魔法师的帽子》《丛林的故事》《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的故事》《一千零一夜全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一、活动措施:
(一)环境的营造:
1、张贴读书名言。
发动孩子到课外去搜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张贴在黑板报上,每期板报更换一次。
让孩子们体会读书使人快乐、读书使人聪明。
2、设立图书小小图书馆。
通过向学校图书馆借阅和学生自带,使班级图书角有一定数量的书籍,再由班
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供学生借阅。
每周可换书一次。
3、开展荐书活动。
教师每学期向学生推荐几本好书,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
这学期我班将阅读《安徒生
童话》、《名人故事》、《寄小读者》、《严文井童话》、《高士其科普童话》、《叶圣陶童话》
、《小坡的生日》、《成语故事365》、《小兵张嘎》。
(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1、每天中午课前10分钟读书给孩子听。
2、每周的三、四早晨7:50——8:
10为美文诵读的时间。
3、每天中午12:30——13:20定为自由读书读报活动时间。
回家以后,每天自觉看书。
(三)教给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1、快乐积累。
提倡学生在看书时养成摘录好词佳句的好习惯。
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读书笔记,随时摘录好
词、好句或精彩片段,每星期写两篇读后感。
2、做好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对不同的读物能采用不同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
(四)加强阅读评比。
1、制作一份阅读评价表,请家长合作把学生一周来的阅读情况进行周评,于星期一早上交给老师进行批
阅,并把每一位学生一周阅读情况展示在“千里之行,始于读书”的班级评价表中,以供互相学习,进取
2、定期开展班级读书活动,组织朗诵,出读书小报活动,每月评出一名“阅读之星”,颁发奖状。
(五)积极推进亲子阅读。
1、加强宣传,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能积极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2
、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探讨书本中的一个话题。
3、指导家长选择图书,向家长传授和探讨家教读书经,让家庭生活因为有了“亲子共读”而洋溢温馨和
活力。
二、每周课外阅读课内容安排:
周次具体内容
第一周:《名人故事》推荐
第三周:《名人故事》导读
第五周:《名人故事》故事
会
第六周:学生刊物阅读与交流
第十一周:《安徒生童话》推
荐
第十二周:《安徒生童话》导读
第十三周:《安徒生童话》优美片断朗诵比
赛
第十五周:《成语故事365》推
荐
第十六周:《成语故事365》导
读
第十八周:《成语故事365》读后感交流
我阅读,我快乐
一、指导思想
捧起一本好书,就是捧起一个伟大的思想;翻动书页,就是翻动一个海洋。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大量阅读,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沉浸童年。
以学校计划为指导,以班级读书为基础,立足课堂教学,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营造班级读书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个学生“与好书做伴,与文明同行。
”
二、行动目标
教师目标:用读书夯实文化底蕴,用读书铸造造完美人格,用读书提升生命的境界。
学生目标:具有浓厚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拥有科学的读书方法和阅读能力,能够品尝读书的乐趣。
三、建设过程
1、实施多种影响,营造读书氛围,
(1)同伴影响。
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
(2)师长影响。
教师带头读书,家长也参与其中,依靠榜样的力量驱动。
既要发挥学校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资源,这样才能形成行动合力,因此,在学校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引领学生读书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通过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家庭社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必要的支持。
(3)影视作品影响。
热播的作品往往能够带动阅读,影视作品的影响是营造读书氛围的极有价值的资源。
(4)时事影响。
为生活和命运而阅读,是一个很诱人阅读理念,如果我们的孩子能面临这样的阅读情境,那么课外阅读将人变得格外光明。
教师要善于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阅读契机,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提供阅读空间。
2、发掘各类资源,完善读书机构
(1)班级图书馆。
除向学校借一部份图书以外,班内积极发动学生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共享,把死书变成活书,班级藏书人均不少于四册。
除班级内的交流,还可安排同年级,同学段之间的书籍互动。
班上任命赵清哲为“班级图书馆”
馆长,并任命顾佳颖、李佳颖、李文宇、陈家景、陈苏阳为班级图书管理员,主持图书馆的整理借还等事宜。
(2)建立班级读书会。
语文老师兼任会长,庄姜豪为宣传委员、崔慧婕为组织委员、梁蒋宇为会务委员。
会长全面负责班级读书会的事务,宣传委员负责绘制读书小报、图画小书,宣传班级读书情况、班级小书虫、书香小队活动情况等。
会务委员负责读书会的时间、地点、讨论话题的确定、活动情况的记载等。
(3)书友小队。
班级内成立六个读书小队,分别为小书虫队、书香队、小书迷队、小蜜蜂队、智慧队、小读者队,各设组长一名,全面负责小队的各项事务。
3、开展多样活动,激发读书热情
(1)挑战行动。
班级宣传读书典型,表扬鼓励一批优秀读书小队、先进个人,颁发“读书郎”等荣誉称号,并授以物质奖励(书籍等)。
班级读书会要发动向先进学习的号召,鼓励人人确定自己的读书目标、超越对象,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2)月月书会。
每个月都举行一次主题阅读活动,班级内学生共读一本书,并围绕这本书展开一系列活动。
如:评选心目中的偶象(主人公)、我想对他(她)说、向**推荐一本书……除共读书目外,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既有共性阅读,又兼顾个性差异。
(3)跳蚤书市。
学生利用手中已读过的书本,去交换自己想看的书。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推荐,学会沟通,既是对手中书的回顾,亦是对已读书的总结。
(4)随机活动。
“亲子阅读”、“读名著、读插图”、“课本剧表演”、“故事大王比赛”、“自制连环画”、“放假不放松学习——假期读书活动”等。
(5)每位学生拟定好自己的读书格言,并制作成读书书签。
4、提供全面保障,巩固读书成果。
(1)保证时间。
a、每天二十分。
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的二十分钟,是学生的自由读书时间,教师可在室内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书海中徜徉。
b、每周一次。
课表上每周都安排了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这节的功效,让学生从中真正收益。
c、每天开放班级图书馆。
教师值班,学生值日,放便学生阅读和借书。
d、家庭阅读三十分。
尽量减少重复、无效、无意义的课外作业,把时间腾出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
每天三十分,内容不限。
(2)确定内容。
颂古诗、讲童话、读绘本、唱童谣。
推荐书目《小熊温尼》、《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