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新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考试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1.(3分)小胖在测量记录中忘记了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mm”的是()A.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0 B.茶杯的高度是1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2.(3分)中学生小明用手机中的运动软件测出从学校到家共3000步。
如果小明从学校骑自行车到家,所需时间最接近()A.0.083h B.0.3h C.0.45h D.0.6 h3.(3分)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3.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 cm C.2.35 cm D.2.61 cm4.(3分)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秒针转过的圈数是()A.24 B.1440 C.86400 D.432005.(3分)学习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后总结出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其中不正确的是()A.不能用零刻度被磨损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C.要使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垂直并正对刻度线6.(3分)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A.零刻度已磨损的尺B.量程比刻度尺小的尺C.刻度不均匀的尺D.最小刻度不是毫米的尺7.(3分)下图是用木制的厚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B.C.D.8.(3分)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失误B.误差在测量中是可避免的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减小误差D.不断地改进实验可以消除误差9.(3分)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汽车飞驰B.火箭升空C.蝴蝶飞舞D.心潮澎湃10.(3分)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在地面上靜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B.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照物C.为了研究方便,我们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D.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的参照物是唯一的11.(3分)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12.(3分)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13.(3分)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路程之比为1:2,时间之比为2:3,则通过的速度之比是()A.1:1 B.1:2 C.4:3 D.3:414.(3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甲车的速度最快,丙车最慢B.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则乙车和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D.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15.(3分)如图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由图可知()A.汽车在做减速运动,其0~20s内的平均速度为20m/sB.汽车在做减速运动,其0~20s内的平均速度为22.5m/sC.汽车在做加速运动,其20~40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汽车在做加速运动,其20~40s内的平均速度为37.5m/s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19分)16.(4分)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甲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乙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使用刻度尺测量更精确,被测物长度为cm。
17.(2分)某同学看到一列沿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头冒出的白烟恰好是竖直向上的,则这列火车是向方向行驶的,其行驶速度是千米/时。
(此时风向是西风,风速是5米/秒)18.(3分)如图所示,电影中经常要拍摄这样危险到画面,一位运动员身体悬在半空,然而实际上是运动员平趴在水平马路上拍摄到,播放时只要把胶片旋转度即可,这也说明判断物体运动或状态时选择的(填某物理名词)不同,我们判断的结果也不同。
19.(3分)如图为“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汇对接示意图。
对接前(填“神舟九号”或“天宫一号”)的速度先改变;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
20.(3分)某乘客乘出租车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驶向25千米远的机场。
则需要小时才能到达机场。
出租车从高架公路上驶向地面道路时,出租车的重力势能(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大”).若以驾驶员为参照物,乘客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1.(2分)如果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 内的速度是,以此速度又行驶了1小时,他又行驶了km。
22.(2分)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明的新铅笔上,小明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那么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是m/s;如果以小虫为参照物,铅笔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0分)23.(6分)小嘉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l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v AC=m/s;t BC=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填“大”或“小”)。
24.(4分)根据如图给的信息填空(1)如图1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石英钟像,此刻石英钟所示的时刻是。
(2)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3)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mL(4)要使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滑片P应该向端移动。
25.(10分)(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请指出其中的三处错误:A.;B.;C.。
(2)纠正错误后小明前后测量了四次,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
其中错误的数据是,该课本的长度应为cm。
(3)若有一把金属材料制成刻度尺,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热胀冷缩),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如图用停表测量比赛成绩,所测时间是s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8分)26.(8分)一列队伍长500m,以1m/s的速度匀速前进。
求:(1)当队伍全部通过一座长200m的大桥要用多少秒?(2)队尾的通讯员以3m/s的速度赶至队首传达命令,需要多少时间。
27.(8分)如图所示,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的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
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的速度是多大?(用上面字母来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A。
3.A。
4.B。
5.A。
6.C。
7.B。
8.C。
9.D。
10.C。
11.B。
12.D。
13.D。
14.C。
15.D。
二.填空题16.1cm;1mm;乙;3.15cm。
17.东;18。
18.90;参照物。
19.“神舟九号”;相同;静止。
20.0.5;减小;静止。
21.5m/s;18。
22.0.036;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23.(1)v=;(2)小;(3)0.4m;0.3;1;(4)大。
24.(1)9:25;(2)22.5;(3)22;(4)右。
25.(1)刻度尺没有放正;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视线没有与刻度线垂直;(2)26.42cm;26.00;(3)偏大;(4)337.5。
四.计算题26.解:(1)队伍全部通过大桥时运动的距离:s=500m+200m=700m,根据v=可得,队伍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t===700s;(2)通讯员从队尾到队首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v′=v通﹣v队=3m/s﹣1m/s=2m/s,由v=可得,通讯员从队尾到队首的时间:t′===250s。
答:(1)队伍全部通过一座长200m的大桥要用时700s;(2)队尾的通讯员以3m/s的速度赶至队首传达命令,需要250s的时间。
27.解:由图B可以看出,发出超声波信号p1到p2有30个小格,时间间隔为T,则一个小格的时间间隔为,发出超声波信号p1到接受到反射信号n1时间为:△T1=×12=T,此时超声波与汽车之间的距离:s1=v•△T1=×v×T=vT;发出超声波信号p2到接受到反射信号n2的所用时间为:△T2=×9=T,此时超声波与汽车之间的距离s2=v•△T2=×v×T=vT;由此可知: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s=s1﹣s2=vT﹣vT=vT。
汽车运行s所用的时间为:t=T﹣•△T1+•△T2=T﹣×T+×T=T。
==。
则汽车的行驶速度:v车=答:汽车的速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