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比与耦合区长度的关系李爽111

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比与耦合区长度的关系李爽111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李爽专业班级:电子1301班指导教师:钟毅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题目: 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比与耦合区长度的关系仿真初始条件:具较扎实的光纤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对光纤课题的选择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光纤课题的设计能力及基本软件仿真能力;能够正确使用软件进行光纤课题的仿真与分析。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学习beamprop软件。

(2)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比与耦合区长度关系的理论分析。

(3)对设计的光纤耦合器进行beamprop软件仿真工作。

(4)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应包含原理分析、仿真图及设计总结)。

时间安排:1.2016年12月24日分班集中,讲解课设具体实施计划与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的要求;课设答疑事项。

2.2016年12月25日至2017年1月3日完成资料查阅、设计;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3. 2017年1月4日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1)2.设计内容及要求 (2)2.1设计内容 (2)2.2设计要求 (2)3 设计的基本原理 (3)3.1光纤耦合器简介 (4)3.2 光纤耦合器分类 (5)3.3耦合原理 (4)3.4光纤耦合器与耦合长度的关系 (5)4 软件仿真 (8)4.1 beamprop软件介绍 (8)4.2 对耦合器的仿真 (9)4.2.1光纤耦合器的绘制 (9)4.2.2仿真的结果 (11)5心得体会 (15)参考文献 (16)摘要光纤耦合器(Coupler)又称分歧器(Splitter)、连接器、适配器、法兰盘,是用于实现光信号分路/合路,或用于延长光纤链路的元件,属于光被动元件领域,在电信网路、有线电视网路、用户回路系统、区域网路中都会应用到。

光纤耦合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其介入光链路从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

对于波导式光纤耦合器,一般是一种具有Y型分支的元件,由一根光纤输入的光信号可用它加以等分。

当耦合器分支路的开角增大时,向包层中泄漏的光将增多以致增加了过剩损耗,所以开角一般在30°以内,因此波导式光纤耦合器的长度不可能太短。

关键词:光纤,耦合器,波导1绪论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一种电一光一电转换器件。

它由发光源和受光器两部分组成。

把发光源和受光器组装在同一密闭的壳体内,彼此间用透明绝缘体隔离。

发光源的引脚为输入端,受光器的引脚为输出端,常见的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受光器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等。

光电耦合器的种类较多,常见有光电二极管型、光电三极管型、光敏电阻型、光控晶闸管型、光电达林顿型、集成电路型等。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熔融拉锥法(FBT)制作光纤耦合器熔融拉锥法是将两根或两根以上,除去涂覆层的光纤以一定的方式靠拢。

在高温加热下熔融。

同时向两侧拉伸。

最终在加热区形成双锥体形式的特殊波导结构。

从而实现传输光功率耦合的一种方法。

光纤耦合器是一类重要的无源器件,其基本功能是实现光功率分配和光波长分配.单模光纤耦合器是光纤通信系统,光纤传感器,光纤测量技术和信号处理系统中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无源器件这种技术在制作的效率和产品的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当前制作光纤耦合器的主要方法,以这种方法制作形成的光纤耦合器性能较前有了显着提高.但是, 随着光纤耦合器在军事、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大量应用, 对插入损耗的平坦度、偏振灵敏度、器件的可靠性、工作带宽和工作功率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实际需要对耦合器的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科学家对各种制造艺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2.设计内容及要求2.1设计内容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光纤耦合器,利用beamprop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讨论光纤耦合器耦合比与耦合区长度的关系。

2.2设计要求(1)学习beamprop软件,初步了解软件的原理。

(2)对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比与耦合区长度关系的理论分析。

(3)对设计的光纤耦合器进行beamprop软件仿真工作。

(4)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应包含原理分析、仿真图及设计总结)。

3 设计的基本原理3.1光纤耦合器简介光纤耦合器(Coupler)又称分歧器(Splitter)、连接器、适配器、法兰盘,是用于实现光信号分路/合路,或用于延长光纤链路的元件,属于光被动元件领域,在电信网路、有线电视网路、用户回路系统、区域网路中都会应用到。

光纤耦合器可分标准耦合器(属于波导式,双分支,单位1×2,亦即将光讯号分成两个功率)、直连式耦合器(连接2条相同或不同类型光纤接口的光纤,以延长光纤链路)、星状/树状耦合器、以及波长多工器(WDM,若波长属高密度分出,即波长间距窄,则属于DWDM),制作方式则有烧结(Fuse)、微光学式(Micro Optics)、光波导式(Wave Guide)三种,而以烧结式方法生产占多数(约有90%)。

光纤耦合器可以分为熔融拉锥型和平面波导型两种,熔融拉锥型产品是将两根或多根光纤进行侧面熔接而成;平面波导型是微光学元件型产品,采用光刻技术,在介质或半导体基板上形成光波导,实现分支分配功能。

这两种型式的分光原理类似,它们通过改变光纤间的消逝场相互耦合(耦合宽度,耦合长度)以及改变光纤纤半径来实现不同大小分支量,反之也可以将多路光信号合为一路信号叫做合成器。

熔锥型光纤耦合器因制作方法简单、价格便宜、容易与外部光纤连接成为一整体,而且可以耐孚机械振动和温度变化等优点,目前成为市场的主流制造技术。

3.2光纤耦合器的分类按照耦合的光纤的不同有如下分类:【3】SC光纤耦合器:应用于SC光纤接口,它与RJ-45接口看上去很相似,不过SC接口显得更扁些,其明显区别还是里面的触片,如果是8条细的铜触片,则是RJ-45接口,如果是一根铜柱则是SC光纤接口。

LC光纤耦合器:应用于LC光纤接口,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

(路由器常用)FC光纤耦合器:应用于FC光纤接口,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

一般在ODF侧采用。

(配线架上用的最多)ST光纤耦合器:应用于ST光纤接口,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扣。

(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

常用于光纤配线架)3.3耦合原理光纤耦合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其介入光链路从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

对于波导式光纤耦合器,一般是一种具有Y 型分支的元件,由一根光纤输入的光信号可用它加以等分【2】。

2x2单模光纤耦合器可看作是两个锥体相互靠近形成的, 其基本结构如图 l 所示.它的基本思想是: 相耦合的两波导中的场. 各自保持了该波导独立存在时的场分布和传输系数.耦合的影响表现在场的复数振幅的沿途变化.设两波导中的复数振幅为A1(z)和A2(z).由于耦合作用,它们沿途变化.其变化规律可用两联立的一阶微分方程组表示:图3-1 光纤耦合器的结构图式中, A1、A2分别是两根光纤的模场振幅;B1 、B2是两根光纤在孤立状态下的传播常数; Cij是耦合系数.他们都是传播方向z的函数.当两根光纤相同时,B1=B2,C12=c21=C,于是方程(1)的解析解为 :将上式归一化处理,且令P1为直通臂中的光功率,P2为耦合臂中的光功率,可得:式中. L为耦合区的有效相互作用长度 .也可以近似为熔融拉伸长度;C为耦合系数.其中:上式中, r 是光纤半径,d是两光纤中心的间距 ,U和W是光纤的纤芯和包层参量 .孤立光纤参量,和l是零阶和一阶修正的第二类贝塞尔函数.由于含有贝塞耳函数,式(4)相对比较复杂, 可简化如下 :式中 ,a是纤芯半径.d=d/a ,d为两纤芯问的距离.常数C0,C1,C2依赖于V0.3.4 光纤耦合器与耦合长度的关系光纤耦合器的结构图如图3-1所示:图3-4 光纤耦合器结构图在单模光纤中,传导模是两个正交的基膜。

当传导模进入熔锥区时,随着纤芯的不断变细,归一化频率V 值逐渐减小,有越来越多的光功率渗入光纤包层中,因此实际上光功率是在由包层作为芯,纤外介质作为新包层的复合波导中传输的;在输出端,随着纤芯逐渐变粗,V 值逐渐增大,光功率被两光纤芯以特定的比例“捕获”。

在熔锥区,两光纤包层合并在一起,纤芯足够逼近,形成弱耦合【2】。

将一根光纤看做是另一光纤的扰动。

在弱导近似下,并假设光纤是无吸收的,则有耦合方程组:⎥⎦⎤⎢⎣⎡⎥⎦⎤⎢⎣⎡--=⎥⎦⎤⎢⎣⎡-0cos sin sin cos exp 143A CL CL j CL j CL A A L i β (1) 式中A1,A3,A4分别为光纤耦合器1端,3端,4端得模场振幅,C 为耦合系数,L 为耦合区长度,β为传播常熟。

对于此光纤耦合器来说,传播吸收沿着两个相互垂直的轴是不同的,式(1)可以写成沿x 和y 轴两个方程,则耦合系数C 为:)11(323\22i i V a n C +=πλy x i ,= (2)式中λ为波长,2n 为包层折射率,a 为近似矩形的耦合区截面宽度,i V 为归一化频率。

假设端口1输入的是线偏振光,光功率为P ,偏振方向和x 轴间的夹角为φ,沿x 轴和y 轴的功率分布【3】为:φ2cos P P x =,φ2sin P P y =。

与式(1)合并,端口3和端口4输出功率分别为:)cos sin cos (cos 22223L C L C P P y x φφ+= (3))sin sin sin (cos 22224L C L C P P y x φφ+= (4)耦合比c R 为耦合端(端口4)输出功率与总输出功率的比值【4】:%100*)sin sin sin (cos 2222434L C L C P P P R y x c φφ+=+= (5) 由于C C C x y ∆+=,且CL ∆很小【5】,所以1cos ≈∆CL ,0sin 2≈∆CL ,带入式(5)可得:%100*sin 2L C R x c = (6)由式(2)和式(6)可以得到耦合比c R 和耦合区长度L 的关系。

由于正弦平方值在0到1之间,所以耦合比在0到100%之间,耦合比随波长变化而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