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循环
琥珀酸H2C COOH
C H2
COOHGTP
+ NAD(P)
+ (4)
NAD(P)H+H
(2) 柠檬酸合成酶 (3) 顺乌头酸酶 (4)(5)异柠檬酸脱氢酶
CoASH
(7) GDP+Pi
CH 2COOH CHCOOH
(6)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琥珀酰
H
2
O
CO~SCoA CH 2
CoACCOHO2 H
三、TCA循环 (三)柠檬酸循环的化学途径 (98页)
4.由琥珀酸→草酰乙酸
抑制该酶复合物的活性 反应物(NAD+、FAD、GDP、ADP、丙酮酸)激活该
酶复合物的活性 Ca2+、胰岛素激活
Chapter23 柠檬酸循环
三、TCA循环
(二)柠檬酸循环概貌(98页)
是乙酰CoA与草酰 乙酸结合进入循环经 一系列反应再回到草 酰乙酸的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乙酰CoA被 氧化成H2O和CO2并 产生大量的能。其反 应途径可表示如图
1.草酰乙酸→α -酮戊二酸
三、TCA循环
(三)柠檬酸循环的化学途径 (98页)
2.α -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需要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的3种酶和它们的辅助因子如 NAD+、CoA、TPP、硫辛酰胺、FAD和Mg2+等 。
三、TCA循环
(三)柠檬酸循环的化学途径 (98页)
3.由琥珀酰-CoA→琥珀酸 琥珀酰CoA与二磷酸鸟苷(GDP)及磷酸作用迅速分解 成琥珀酸,在此反应中产生一个ATP分子。催化这一反应的 酶为琥珀酰CoA合成酶
二氢硫辛酸
HS
硫辛酸乙酰转移酶
HSCoA
O
CH3C ~ SCoA
乙酰CoA
形成酶复合体有什么好处呢?
丙酮酸
CO 2
CH 3 CO COO H
丙酮酸脱羧酶
CH 3 HC OH
TPP
E1
(CH 2)4CO S
NH
S
硫辛酸
TPP
E2
O
(CH 2)4CO NH
CH 3C S
HS
多肽链
HS
乙酰二氢硫辛酸
HS
●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丙酮酸 乙酰辅酶A,简写为乙酰CoA)
●3、乙酰COA进入TCA循环 (线粒体中进行) 三羧酸循环(乙酰CoA H2O 和CO2,释放出能量)
Chapter23 柠檬酸循环
三、TCA循环
(一)丙酮酸进入柠檬酸循环的准备阶段——氧化 脱羧生成乙酰-COA
葡萄糖通过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将 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完全氧化,生成H2O 和CO2,并释 放出大量能量。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包括两个阶段:
即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Chapter23 柠檬酸循环
二、糖的有氧氧化(好氧呼吸)的三个步骤
●1、葡萄糖或糖原氧化分解成丙酮酸(即糖酵解,胞液中进行)
三羧酸? 线粒体膜 循环? 丙酮酸
每个分子具有4 个碳的草酰乙 酸库(基质中)
重新加入到 草酰乙酸库
三种羧酸! 草酰乙酸大循环!
每个分子具有3个 碳的丙酮酸库(基 质中)
第一个碳以 CO2形式失去
六碳三羧酸
第二个碳以 CO2形式失去
五碳二羧酸 四碳二羧酸
第三个
碳以CO2 形式失
去
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 H3C CO COOH丙Biblioteka 酸脱氢酶复合体E1E3
E2
三种酶
60条肽链形 成的复合体
丙酮酸
CO2
CH3 CO
丙酮酸脱羧酶
CH3 HC OH
(CH2)4COOS
TPP
E1
S
硫辛酸
TPP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FADH2
+ NAD
E3
FAD
NADH+H+
COO H
O CH3C S
HS
乙酰二氢硫辛酸
E (CH2)4CO2OE2
(CH2)4COOHS
Chapter23 柠檬酸循环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Chapter23 柠檬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循环or Krebs循环)
一、TCA循环的发现
●德国科学家Hans Krebs 1937年提出,1953年获得诺 贝尔奖,并被称为ATP循环 (柠檬酸循环)之父。
NAD+
CoASH
+ NADH + H
(1)
CO 2
草酰乙酸
CH3CO~SCoA 乙酰 CoA
(4)(7)(8)(10)
• 产能步骤 • 2NAD(P)H • 1FADH2
OC COOH
(10) C COOH
H
H2
L-苹果酸HOC COOH NADH+H+
(2)
C COOH
H2O
H 2O (9) H2
E2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FADH 2
E3
FAD
+ NAD NADH+H+
NH
(CH 2)4CO
二氢硫辛酸
硫辛酸乙酰转移酶
O
中间产物在氨基H酸SCoA臂作用C下H3C 进SC入oA 酶活性
中心快速准确!
乙酰CoA
相当于酶复合体
提•由问于:第有一步哪为些不物可质逆可反应以,调直节接该决酶定整复个合循物环的反活应的性速? 答度物案,受:而到且严是密许的多调其 节它 控反 制应 ;体系的分支点,因而该酶复合 产物(NAD(P)H、FADH2、GTP、ATP、乙酰CoA )
NAD+
CoASH
HC COOH
延胡索酸 C COOH
H
FADH 2
(8)
• 1GTP
• (1)(6)-产能脱碳
CH 2COOH
•
C(OH)COOH 柠檬酸
CH 2COOH
(3) CH2COOH 异柠檬酸
CHCOOH
2NADH + 2 CO2 •(5)-脱碳-1CO2 → 3步不可逆反应
FAD
CH(OH)COOH (1)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O
丙酮酸脱氢酶系 O
CH3CCOOH + HS-CoA+ NAD+
CH3C SCoA+ CO2 +NADH
丙酮酸
辅酶A
乙酰辅酶A
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是连接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环节。 此反应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原核细胞:质膜中)进行。
丙酮酸脱氢酶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酶体系,主要包括:三种 不同的酶(丙酮酸脱羧酶E1、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2和二氢硫 辛酸脱氢酶E3),和6种辅因子(TTP、硫辛酸、FAD、NAD+、CoA 和Mg2+)。96页
NADH CO 2
+
+ H
NAD+
CH2COOH COCOOH
CH 2
(5) 草酰琥珀酸
COCOOH CO2
(6)
CoASH α-酮戊二酸
(7) 琥珀酰CoA合成酶 (8) 琥珀酸脱氢酶 (9) 延胡索酸酶 (10)L-苹果酸脱氢酶
Chapter23 柠檬酸循环
三、TCA循环
(三)柠檬酸循环的化学途径 (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