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汇报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汇报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汇报
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20XX年5月3日是五四运动XX周年。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点,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它绝不是凭空发生的,也不是单靠少数先进分子的主观意愿和决心就能够发动起来的。

它是历史大趋势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爱国救亡怒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

说到底,人们被那时祖国苦难境遇激发出来的满腔悲愤,对创造合理的新社会的强烈追求,是五四运动能够发生的内在动力。

我们生活在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很难想象,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何等深重的苦难中;也去很难体会到,那一代中国人在几乎看不到一点光明前景的艰难岁月里,是怎样为祖国的悲惨命运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煎熬。

直到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索般点燃了这场惊天动地的爱国运动。

国家的危机,民族的苦难,使人痛苦,也催人奋进。

五四运动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起步的。

这场运动孕育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而这种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五四运动的核心
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振兴中华”的口号是孙中山1894年在《兴中会宣言》中最早提出来的,从那之后,大多数爱国志士无不以此为终生奋斗的目标。

可以说,中国从此之后的一切革命斗争,无一不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所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无一不是由于它的催动和鼓舞。

五四运动的发生,就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续。

爱国学生的奔走呼号、浴血奋斗,广大知识分子、市民、工人的积极响应和支援,最根本的动因就在于此。

响遍全国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唤醒同胞,一致救国”等口号,最根本的含义也在于此。

在五四运动中,广大学生之所以不顾高压、奔走呼号,他们的爱国行动之所以能得到各界知名人士、上层人物和广大工商界群众的支持,就是由于爱国主义的有力号召和爱国精神的强烈感染。

今天,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真正使中华民族振兴起来,我们就更要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胡总书记在中国农大的讲话中对当代大学生崇高历史使命进行了深刻阐述,使广大青年人感到了重任在肩,也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个人正确的报国方向和成才之路。

总书记还对我们提出了四点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希望。

他强调要把爱国主义作为青年人始终高举的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

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当代青年指明了将自己个人的发展成才与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相结合的最佳路径。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都应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把个人的理想、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爱国主义热情化作立志奋发、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今年,是五四运动x周年。

作为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我们要响应时代召唤,牢记光荣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弘扬伟大五四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二
敬爱的党组织;
1935年的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

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6000余名爱国学生涌上街头。

这便是闻名中外的“一二·九”运动。

运动发生的背景是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
成立傀儡政权。

而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

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由王明起草《八一宣言》,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宣言在莫斯科和巴黎发表,并迅速传回国内,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正是由于同学们一颗诚挚地爱国之心,所以即使会有危险,即使可能有流血牺牲,即使会遭到政府的不予理睬,可是他们知道如果不去争取,那便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甚至有可能是灭国。

正是抱着这种思想,正是明白自己的历史使命,有在最重要的时刻,有共产主义者来领导,有共产主义思想作为指引,于是这场运动,轰轰烈烈地爆发了。

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设了岗哨。

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

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

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

请愿不成,群情激愤。

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

队伍由新华门出发,经西单、西四,然后奔向沙滩、东单,再到天安门举行学生大会。

一路上,不时有冲出军警包围的学
生加入游行行列,队伍逐渐扩大到五六千人。

行进中,学生们向沿街的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散发传单,得到群众的鼓掌和支持。

当游行队伍前锋到达王府井大街,后尚未走出南池子时,大批警察手执大刀、木棍、水龙,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

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

这时,警察打开水龙,冰冷的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皮鞭、枪柄、木棍殴打。

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搏斗,有30多人被捕,百余人受伤。

游行队伍被打散。

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75年后的12月29日,由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纪念“一二·九”运动75周年座谈会12月9日在京召开。

国家对一次学生运动如此重视,是看重那时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还有无限的激情,更有不怕困难顽强奋斗的执着。

而且,由于共产主义者地正确领导,他们了解自己的历史使命,有明确的方向。

国家不仅仅缅怀那个时代,更是对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充满期望。

在爱国精神上相信我们现在不亚于当年,但是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过于安逸,激情少了点,可能因为现在世界和平生活富足,我们的目标不够明确,我们的前进比较迷茫。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大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明确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前进方向,要对生活充满激情,要不断完善自我,为今后投身于社会打下基础。

作为一个积极分子,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

我们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还要努力学习有关党的知识,要有社会主义信仰,今后要为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做准备。

要努力学习党的知识,为今后转正做好准备。

还要保持积极性,努力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学会用社会主义知识,在他们颓废的时候点燃他们的激情,在他们迷失自我的时候,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始终铭记自己的身份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