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电位器传感器的负载特性的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桥的工作原理及零点的补偿;2、了解电位器传感器的负载特性;3、利用电桥设计电位器传感器负载特性的测试电路,并验证其功能。

二、实验仪器与元件:1、直流稳压电源、高频毫伏表、示波器、信号源、数字万用表;2、电阻若干(1k, 100K);电位器(10k)传感器(多圈线绕);3、运算放大器LM358;4、电子工具一批(面包板、斜口钳、一字螺丝刀、导线)。

三、基本原理:❖电位器的转换原理❖电位器的电压转换原理如图所示,设电阻体长度为L,触点滑动位移量为x,两端输入电压为U i,则滑动端输出电压为电位器输出端接有负载电阻时,其特性称为负载特性。

当电位器的负载系数发生变化时,其负载特性曲线也发生相应变化。

❖电位器输出端接有负载电阻时,其特性称为负载特性。

四、实验步骤:1、在面包板上设计负载电路。

3、改进电路的负载电阻RL,用以测量的电位器的负载特性。

4、分别选用1k电阻和100k电阻,测试电位器的负载特性,要求每个负载至少有5个测试点,并计入所设计的表格1,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五、实验报告1、 画出电路图,并说明设计原理。

2、 列出数据测试表并画出负载特性曲线。

电源电压5V ,测试表格1.曲线图:画图说明,x 坐标是滑动电阻器不带负载时电压;y 坐标是对应1000欧姆(负载两端电压)或100k 欧姆(负载两端电压),100欧和100K 欧两电阻可以得到两条曲线。

O12345UKUR1UR23、 说明本次设计的电路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思路,并总结本次实验中遇到困难及解决方法。

实验二声音传感器应用实验-声控LED旋律灯一、实验目的:1、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2、掌握声音传感器与三极管的组合电路调试。

二、实验仪器与元件:1、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电烙铁等;2、电子元件有:声音传感器(带脚咪头)1个;弯座1个;线1个;5MM白发蓝LED 5个;9014三极管2个1M电阻 1个;10K电阻 1个;电阻 1个;1UF电解电容 1个;47UF电解电容 1个;万能电路板一块。

三、基本原理:声控LED旋律灯工作电压。

其功能为:本电路制作成功后5只LED会随着音乐或是其它声音的节奏闪动起来,可放置于音响附近,让灯光为音乐伴舞!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声控LED旋律灯当发出声音时,声音波传入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把声音波转换成电压波动。

这个电压波动可以通过电容C2,传到Q1三极管的基极。

然后这个电压波变Q1和Q2两级放大之后,输出较大的电压波。

最后这个电压波使得5只LED闪动起来。

四、实验步骤:1、领取元件,然后检查各个元件是否有损坏。

2、按照图1,焊接各个元件。

3、检查元件是否有虚焊,短路等现象,无误后上电调试运行。

4、发出声音,是否有LED亮,是否出现LED按照声音的节奏显示和熄灭。

若现象不正确,请出现调试。

5、当传感器是否感应有声音时,测量Q2的基极电压分别是多少?五、实验报告内容1、简述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调试运行“声控LED旋律灯”过程中,是否遇到虚焊、短路、连线错误等现象?如何解决的?3、电路板调试正常后,有声音的时候,LED有什么现象?没有声音的时候,LED灯有什么现象?4、有声音或没有声音时,测量Q2的基极电压分别是多少?5、对本次实验进行小结,提出改进的建议。

实验三热敏电阻测温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分类和特性;2、了解热敏电阻的测温方法;3、掌握测温电路的原理。

二、实验仪器与元件:1、直流稳压电源、高频毫伏表、示波器、信号源、数字万用表;2、传感器实验箱(测温模块、数字电压表模块);3、水容器、冷水、60℃以上热水、搅棒,把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成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测量。

三、基本原理:热敏电阻匹配阻值约10k欧姆。

热敏电阻测温方法有2种。

方法一公式法。

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NTC热敏电阻是指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公式如下:?R:周围温度T (K) 时的电阻值(K:绝对温度)R0:周围温度T0 (K) 时的电阻值,R0=10 000?ΩB:热敏电阻的B常数,B=3950T:现在测量的温度,单位KT0:环境温度,通常t0为298K(绝对温度)(即:25度)方法二:查表法型号:?MF55-103F-3950F,温度与电阻值表格如下:其他表格自己在网上查找?由NTC热敏电阻MF55-103F-3950F为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热敏电阻测温电路图1中,VCC点接电源电压5V,R电阻的阻值为8kΩ左右,C电容为10uf,其中电阻R 与热敏电阻串联,中间的连接点为输出的电压Uout。

当被测温度升高时该点电位降低,输出电压降低,以指示较高的温度值;反之当被测温度降低时,输出电压升高,以指示较低的温度值。

四、实验步骤:1、准备好盛水容器、冷水、60℃以上热水、水银温度计、搅棒;把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成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测量。

2、把传感器和水银温度计放入盛水容器中,接通电路电源。

3、水杯中加入热水和冷水,配成不同温度的水进行实验。

直接将热敏电阻放入水中,用万用表直接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将测量数据写入表1。

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数据水温t(℃) 35 40 45 50 55 热敏电阻阻值/kΩ45、水杯中加入热水和冷水,配成不同温度的水进行实验。

电压表的电压值与温度之间有数学关系;温度不同时,输出电压值不同。

用热敏电阻测量不同的温度的水,进行测量,将输出电压,填入表格2中。

表2 输出电压随温度变化的数据水温t(℃)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输出电压(V)6、作出V-t曲线,指出线性范围,并求出灵敏度。

五、实验报告内容1、整理实验数据,将表1和表2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如何变化?热敏电阻的热电特性是PTC还是NTC呢?3、根据表2的实验数据,以温度为x轴,输出电压为y轴,画出相应的趋势曲线,同时计算出温度与电压之间数学关系。

4、分析趋势曲线可以得出的温度与输出电压U之间的变化关系是什么?如果使用的是PTC型热敏电阻,那么温度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变化关系是什么?实验四红外传感器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红外收发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应用;2、掌握红外对管与放大器的组合电路调试。

二、实验仪器与元件:1、直流稳压电源、高频毫伏表、示波器、信号源、数字万用表;2、传感器实验箱(红外模块、超声波模块、数字电压表模块);三、基本原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DD D图红外发射管在接到正12V电压时会发出峰值波长为940nm的红外光,W1为限流电阻,调节W1改变红外发射管的电流,电流越大,红外发射管的发射距离越远。

而红外接收管则反接在+12V电压上,在没有接受到峰值波长为940nm的红外光是反映二级管的反相截止特性,A点电压相当于电源电压(12V),当红外发射管(完全)接受到红外光时,红外接收管呈反向光电流增大,A点电压变小。

(由于接收到的红外光的程度不同,红外接收管的导通程度也会不同,A点电压会有相应的误差。

若红外接收管正向连接,则其表现为随遮挡而变化的电阻)。

本实验电路为红外反射式电路,在一定范围能若有物体挡住红外光,红外光反射回红外接受管,接受到信号后才生电平的变化。

(注:黑色物体会把红外光吸收,无法反射)U1A为LM358的一个运放,这里的作用是作射随器,射随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电压不变,电流放大一般用于输入,输出,缓冲级用于阻抗匹配。

U1B为LM358的另一个运放,这里的作用是做一个比较器,比较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即B点于C点)。

当B点电压大于C点电压时,输出高电平(+12V)。

当B点电压小于C点电压时,输出低电平(-12V)。

电路中用一个指示灯来观察输出的电平。

W2作用是反相端电压调整,适当调整C点电压,使其与B点电压比较,才能达到输出端的电平变换。

四、实验步骤:1、测量A,B点电压。

直接用万用表测量A(J4)点电压及B(J3)点电压,记录数值在表中,然后用物体放在红外管前(15mm内)测出A点电压及B点电压,记录数据。

表实验数据记录表,测量C(J2)点电压,调节C点电压大于B点电压,用手遮挡红外管,观察指示灯亮灭情况并记录。

(2)状态二,C点电压小于B点电压:调节C点电压小于B点电压(根据实验原理适当调节),用手遮挡红外管,观察指示灯亮灭情况,填入表中。

表实验数据记录表1、示红外接收管接收到反射的红外光。

反复调节,观察红外发射的距离变化情况(记录最大和最小距离)。

用黑色物体来遮挡,观察指示灯是否变化。

五、实验报告内容1、简述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

2、整理实验数据,记录表和表,分析实测数据变化规律。

3、总结本次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提出对红外实验模块的改进意见。

4、观察红外发射的距离变化情况(记录最大或最小距离)。

实验五电子称的原理与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2、了解悬臂梁应变传感器的特点和使用;3、通过对电子秤的测试,分析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二、实验仪器与元件:1、直流稳压电源、高频毫伏表、示波器、信号源、数字万用表;2、传感器实验箱(电子秤模块、数字电压表模块);3、托盘、砝码6个5g、10 g、20 g、20 g、50 g、100。

三、实验原理:在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只应变片接到电桥的对边,不同的两只接入邻边,如图所示。

当应变片初始值相等,变化量也相等时,其桥路输出为U o=KE ?(2-1)式中,E为电桥电源电压。

式(2-1)表明,全桥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得到进一步改善。

图电子称模块利用的全桥测量原理,通过调节放大电路对电桥输出的放大倍数,使电路输出电压值为重量的对应值,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制成一台比较原始的电子称。

四、实验步骤:1、悬臂梁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已安装在电子秤实验模块上,可参考图。

电子秤电路如图所示。

图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

检查实验箱一切正常后,打开主控台电源,按下相应电子秤模块开关。

保持托盘上无任何重物,输出端U o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挡),调节电位器R w4,使电压表显示为0V。

R w4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

3、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调节R w3,改变差动放大器的增益,使数显电压表显示左右,读取数显表数值。

保持R w3不变,依次增加砝码(至少3只),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中,关闭电源。

表实验数据记录表重量/g电压/V五、实验报告内容1、简述实验原理。

2、整理实验数据记录表,在坐标轴上画出各个数据点,然后用直线拟合,得出重量与电压的数学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