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篇一:认识圆形(中班数学)】
幼儿园教案大全
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
(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
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
)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
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
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
(幼儿复述一遍)
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
”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
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
现在,3个院都靠在
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
位幼儿帮忙。
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幼儿园教案大全
【篇二: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圆】
课题生成:
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听说游戏在课程书中的设计形式一般比较单一。
如何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教案,调动幼儿最大的积极性
来参与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现代国内外许多教育家提出的幼儿园教
育应注重感知教育,重视教育过程的观点,使我茅塞顿开。
因此,
我选择了幼儿身边无处不在,随处可触的圆作为在语言教育活动中
充分实施感知教育探索的开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圆形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是圆形的,也是圆形的。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3、提高幼儿的竞赛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足球、乒乓球、篮球等一些具有圆形特征的物体。
2、水果如苹果、桔子、荔枝等。
3、大量具有各种形状的玩具。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红布下到底藏了什么呢?引发幼儿讨论和有意
注意。
(足球、篮球、乒乓球、钟表、鼓等。
)
(2)慢慢揭开红布,向幼儿展示物体,诱导幼儿边看边说它们的名称
和形状,引出活动主题有趣的圆。
(1)请个别幼儿上前触摸各种球体,去发现其特征在老师下说出自己
对圆的感受。
(很光滑,圆溜溜的没有尖尖的角。
(2)请小朋友们和老师比赛好吗?看谁在教室内找到的。
又多又快(2
分钟)。
组织全体幼儿在室内寻找。
(3)让我们蒙起眼睛试试看,还能摸到圆吗(3分钟)。
3、室外发现,开拓思维。
小朋友,教室外面还有圆吗?(有)多吗?(多)让我们一起到室外去找一找。
(5分钟)开拓幼儿想像力和创造性,丰富幼儿对圆的经验。
4、击鼓传花,听说竞赛。
(1)说明游戏竞赛规则:幼儿分为两队,各代表红花队和黄花
①鼓点响起,两队各自传花:鼓点一停,两队持花者站起,红队持
花者说上句:是圆形的,后由黄队持花者说下句也是圆形的。
说对
者可由老师在黑板上相应花前贴上一枚圆片,如说错和重复别人的
句子都不能贴磁片。
②游戏双方两队以圆形磁片多者为胜方。
(2)赛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为胜方鼓掌祝贺,同时也为方增强信
心鼓掌支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以有趣的圆为主题进行绘画。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在这一教育活动中,游戏贯穿始终。
我首先采用猜引起幼儿极大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接下来不断地以游戏的方式幼儿动口、动手、动脑,使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保持着积极主动、稳定的学习
情绪。
平时不爱发言的小朋友也能高举小手老师,我知道!从而较好
地达到了预期教育目的。
为何这次活动能取得良好效果呢?我想主要有以下两个的原因:
一是给每一位幼儿都创造了参与成功的机会,充分发幼儿的主体作用;
二是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知能力。
二、专家点评
幼儿总是对他们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有趣的圆》以游戏方式,
通过让幼儿一猜、二看、三说、四找、五摸、六发现、七竞赛。
仅
使幼儿在表面和经验的层面上获得更深一步的感知印象,还为幼儿
进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条件。
教育活动中的室内、室外转换,不拘泥于空间的限制,在学中玩,
活跃了气氛,拓宽了教学途径,更符合中班年龄的幼儿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征。
设计的环节以绘画的方式进行延伸活动,可使幼儿大胆不仅巩固了
本次教育活动的成果,而且让幼儿获得了创造潜以充分发挥和表现
的机会。
总之,此活动设计对我们拓展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和活动都是有所启发的。
【篇三:小班方案数学《认识圆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