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恩法则》心得

《海恩法则》心得

海恩法则心得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他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1:29:300:1000这是一组非常令人警醒的数字。

从大量的安全事故本身原因来看,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安全事故多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而且,许多安全问题的根源就是质量问题。

如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违反生产工艺规程、检验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这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有些员工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处置不当,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海恩法则”这篇文章,我从中联想到。

如果我们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去认识质量安全问题,用“海恩法则”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监控质量,将会更加有效地避免一些质量事故的发生。

”海恩法则”中指出“问题成堆”与”墨菲定律”中指出的“差错难免”相辅相成共同制定安全生产方案,共同保障安全生产。

一、首先要加强人员的质量意识,要从环节上下功夫。

再完美的流程,再完善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操作者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这就需要每一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对于自己所用的辅助材料性质怎么样?机组运行情况如何?成本怎样算都应该去
了解,这样,才知道应该怎样去控制,从哪个方面去控制,鼓励持续改进,不断对所有细节上的问题进行改进。

以循环兼治,环环相扣的制度体系去监管,才能在生产过程中有效的减少质量事故。

也能相对的降低生产成本,同样也能避免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应当站在一个高的起点,去看待每一个细小的隐患和漏洞。

全面导入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独立于生产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

加强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检查和质量监督,在解决产量、成本、质量发生冲突时,从根本上杜绝牺牲质量的思想痼疾。

实现质量管理理念的转变,从而提高质量。

二、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问题的处理应具备由“堵”向“疏”的转变。

由质量问题责任追究和结果考核,向原因分析、持续推行质量改进的转变。

质量问题的发生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如果一味追究责任和进行经济处罚,会导致隐瞒小问题,最终集结成大质量事故,为此倡导提出问题,商讨改进和预防措施,避免同样的问题重复发生。

采用不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的方式。

通过分析,对产生的或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并制定出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以此来解决一些反复出现的,重复性质量事故。

古人云:“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

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以此反思我们的工作,就是提醒我们牢
牢把握防、救、惩三个关口,做到防得稳、救得上、惩得严,尤其是做到未雨绸缪,预防为主,不放过任何一处事故隐患及事故苗头。

三、我们只有牢记“海恩法则”中的,从严、从细、从实际出发,要以严、细、实做好质量工作。

要强化执行力,严格按制度办事,规范执行操作程序;运用好“海恩法则”中的六个步骤,细化作业标准,抓大不放小,警钟长鸣,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增强责任心;要从实际出发,查找每个环节所存在的漏洞,及时排查治理隐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并坚持好“海恩法则”中的六要六不要,从源头抓起,以预防为主。

最大限度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我们大家都要掌握好,灵活运用好“海恩法则”中的,六个步骤及六要六不要。

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才能成就世界级品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