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测试工程师知识ppt课件

软件测试工程师知识ppt课件

3) 填写测试进度表和必要的测试内容记录表 每天将测试内容写入测试进度表文档,可以使测试负责人了解测试进度,控制测试周期内 测试的连续性,增强测试过程控制性,保证测试的正常进行。测试记录要准确完整,实事求是, 必要时插入测试注释,解释测试中的特殊问题。测试进度表是评价测试质量和工作内容的重要 凭证,对于测试后发现的测试错误和失误,可以通过检查测试记录,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 4) 测试中发现疑难及时请教 测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由于自己的错误操作或者测试文档内容的错误,使得测试过 程中出现自己不能解释的现象或结果,出现与测试要求不符合的情形,这时可能需要与其他测 试者协商或求助,如果问题仍然不能解决,应该及时请教,听取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反复讨论 直到问题全面解决。 全面检查测试结果 1) 检验书写的软件问题报告的记录,使之确切、规范 正确书写测试记录是保证迅速定位软件错误,加快改正错误的必要前提。专业规范的软件 记录报告是体现公司测试水平和专业实力的外在体现。认真检查书写的每条记录是否符合规范, 格式、步骤、内容一一检查,必要时补充或删减。 2) 对照测试文档要求,检查测试内容是否完整 测试完成后,要对照测试文档检查测试是否全部完成,保证没有丢失测试内容。如果某些 内容,由于测试环境的要求不满足,或者由于测试时间短没有进行,则要写入测试进度表文档。
8. 画面的分辨率和色彩设定是否正确
9. 对硬件测试平台的要求和支持程度
二、代码测试
A 静态测试
1. 同一程序内的代码书写是否为同一风格
2. 代码布局是否合理、美观
3. 程序中函数、子程序块分界是否明显
4. 注释是否符合6. 变量定义是否正确(长度、类型、存储类型)
培训
软件测试工程师知识
1
软件测试工程师工作流程
1) 明确测试任务的范围 测试文档通常包括测试目的、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用例、测试工具等。测试工程师首先要通读文档, 对整个测试要求形成整体认识,明确测试目的,以及测试要求和测试重点,明确软件测试方法和使用的测试工 具。 2) 明确测试时间 明确测试周期和测试时间进度。如果是多人合作完成一个软件,则要首先明确属于自己的测试内容、根据 测试内容和测试周期,估算自己每日应该完成的工作量。此外由于软件测试是群体协作的测试活动,需要明确 哪些测试内容要与其他测试工程师协作才能完成。 3) 设置测试环境 根据测试文档要求,设置测试需要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要测试的软件和其他必要的测试工 具软件等。所有这些完成后,分别运行,查看是否能正确运行,保证符合测试文档要求的测试环境。 4) 学习被测试软件 对于不太熟悉的软件,可以通过阅读软件自身的教程和帮助文件,学习本软件的一般操作方法,也可以参 照相关的书籍资料等。另外,向熟悉测试软件的其他同事请教软件使用方法,也是学习软件的一条捷径。对软 件使用越熟练,测试过程越顺利,测试效果越理想。 5) 确认完全理解测试任务 软件测试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确实明确了测试任务和要求,这包括正确理解了测试文档,确认可以按照测试 进度要求,完成测试。对于测试工具要正确安装,熟练使用。如果有任何不明白之处,向软件测试负责人询问。 切忌凭自己的理解和主观推测,自行其事。当然,真正测试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新的小疑难问题,也需要及时 向测试负责人请教,以保证测试顺利进行。 执行软件测试任务 1) 按照测试文档要求,逐项认真测试 根据测试文档测试要求,按照测试步骤,逐项进行。通过运行软件,观察测试结果,与软件需求说明书的 内容进行比较,找出软件错误。对于需要调用测试用例的测试,保证正确地调用了测试用例,注意观察和分析 测试结果。某些不容易重复的错误,需要反复测试,总结重复该错误所需要的测试步骤,直到确认可以重复出 现为止。
3
软件测试指导手册
单元测试
一、单元测试环境配置测试
1. 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2. 网络流量负担是否过重
3. 软件测试平台是否可选
4. 如果( 3 ),是否在不同的软件测试平台进行软件测试
5. 所选软件测试平台的版本(包括 Service Pack )是否正确
6. 所选软件测试平台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7. 所选软件测试平台上正在运行的其它程序是否会影响测试结果
2
2) 记录发现的错误,填写软件问题报告 为了纠正软件中的错误,测试工程师要正确记录发现的错误,将错误再现的步骤写入测试
报告中,测试报告是程序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书写测试报告是对测试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采用软件缺陷数据库管理测试中发现的软件缺陷,每一条错误作为数据库的一条记录,方便记 录、修改、查询。
7. 子程序(函数和方法)接受的参数类型、大小、次序是否和调用模块相匹配合
8. 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是否正确
4
软件测试要点总结
一、 环境配置测试
(1) 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2) 网络流量负担是否过重 (3) 软件测试平台是否可选 (4) 如果(3),是否在不同的软件测试平台进行软件测试 (5) 所选软件测试平台的版本(包括Service Pack)是否正确 (6) 所选软件测试平台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7) 所选软件测试平台上正在运行的其它程序是否会影响测试结果 (8) 画面的分辨率和色彩设定是否正确 二、 代码测试
A. 静态测试 (1) 同一程序内的代码书写是否为同一风格 (2) 代码布局是否合理、美观 (3) 程序中函数、子程序块分界是否明显 (4) 注释是否符合既定格式 (5) 注释是否正确反映代码的功能 (6) 变量定义是否正确(长度、类型、存储类型) (7) 是否引用了未初始化变量 (8) 数组和字符串的下标是否为整数 (9) 的数组和字符串的下标是否在范围内(不“越界”) (10) 进行数组的检索及其它操作中,是否会出现“漏掉一个这种情况
5
浅谈软件测试的思路
1、逆向思维方式 · 逆向思维在测试中用的很多,比如将根据结果逆推条件,从而得出输入条件的等价类划分 · 其实逆向思维在调试当中用到的也比较多,当发现缺陷时,进一步定位问题的所在,往往 就是逆流而上,进行分析 · 逆向思维是相对的,就是按照与常规思路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测试人员往往能够运用它 发现开发人员思维的漏洞 2、组合思维方式 · 很多东西单一的思考都没有问题,当将相关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却能发现很多问题;如多进 程并发,让程序的复杂度上了一个台阶,也让程序的缺陷率随之而增长 · 按照是否排序组合可以分为:排列(有序)和组合(无序);针对不同的应用,可以酌情考虑 使用“排列”或者“组合” · 为了充分利用组合思维而不致于让自己的思维混乱,要注意“分维”,将相关的因素划分 到不同的维度上,然后再考虑其相关性 3、全局思维方式 · 事物往往存在多面性,当我们掌握了越多的层面,我们对它的认识就越清楚,越有利于我 们掌握其本质,全局思维方式就是让我们从多角度分析待测的系统;试着以不同角色去看系统,分 析其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 其实平常我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评审,就是借助全局思维的方式,让更多的 人参与思考,脑力激荡,尽可能的实现全方位审查某个解决方案的正确性以及其他特性 4、两极思维方式 · 边界值分析是两极思维方式的典范 · 为了看系统的稳定性,我们采用了压力测试 · 两极思维方式,是在极端的情况下,看是否存在缺陷? · 注意是两极,不是一极 · 测试人员做久了,往往容易走极端——职业病,不利于与人沟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