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的翻译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4.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5.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冠者、童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9.申之以孝悌之义。
10.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4.为天下笑者,何也?15.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16.委命下吏。
17.沛公军霸上。
18.若属皆且为所虏!19.欲呼张良与俱去。
2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21.客何为者?22.沛公安在?23.孰与君少长?24.军中无以为乐。
25.死生亦大矣。
2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7.悟言一室之内。
28.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9.亦将有感于斯文。
30.既自以心为形役。
31.田园将芜胡不归?32.农人告余以春及。
3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34.(其)不拘于时。
35.而耻学于师3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38.多于南亩之农夫。
39.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41.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4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日割,以趋于亡。
4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45.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6.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
47.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岛兽、往往有得。
4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9.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是纳之。
50.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51.及其衰也,数士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5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53.(吾)怀帝阍而不见。
54.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55.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56.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57.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58.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59.而刘夙婴疾病。
60.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61.几何不从汝而死也?62.未可以为信也。
6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64.吾念,汝从于东。
65.其然乎?其不然乎?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6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6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68.而今安在哉?69.客有吹洞箫者。
70.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1.(鹏)翱翔蓬蒿之间。
7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73.(鹏)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74.彼且恶乎待哉?二、课外文言文翻译练习A字字落实,文从句顺1.(钱)公先御之于石撞(地名),矢尽继以瓦石,身被一箭,倭贼遁去。
(《戒庵老人漫笔》)2.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公孙衍张仪章》)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6.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鲍之交》)7. 孔子之后三十八世,有孙曰戣,字君严,事唐为尚书左丞。
年七十三,三上书去官。
天子以为礼部尚书,禄之终身,而不敢烦以政。
吏部侍郎韩愈常贤其能,谓曰:“公尚壮,上三留,奚去之果?”曰:“吾敢要君?吾年至,一宜去;吾为左丞,不能进退郎官,唯相之为,二宜去。
”愈又曰:“古之老于乡者,将自佚,非自苦。
闾井田宅具在,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屦来往也。
今异于是,公谁与居?且公虽贵而无留资,何恃而归?”曰:“吾负二宜去,尚奚顾子言?”愈叹曰:“公于是乎贤远于人!”绝海之商,有死于吾地者,官籍其货。
满三月,无妻子之请者,尽没有之。
公曰:“海道以年计往复,何月之拘?苟有验者,悉推与之,无算远近。
”厚守宰俸而严其法。
(选自韩愈《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B实词、虚词1.(周梅圃)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
清厘积狱,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
2.(柳仲郢)每私居内斋,束带正色,服用简素。
父子更九镇,五为京兆,再为河南,皆不奏瑞,不度浮屠。
急于摘贪吏,济单弱。
每旱潦,必贷匮蠲负,里无逋家。
衣冠孤女不能自归者,斥禀为婚嫁。
在朝,非庆吊不至宰相第。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八》)3.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①人。
幼慧,即能诗。
顺治十五年进士。
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
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②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无辜,所全活甚多。
扬州鹾贾③逋课数万,逮系久不能偿,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
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交章论荐,内擢礼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
十一年,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
(选自《清史稿》)4. 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食粟之马。
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
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国语·鲁语》)【注】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
②妾:指婢女。
5.秦穆公使贾人载盐,征诸贾人,贾人买百里奚以五羖羊之皮,使将车之秦。
秦穆公观盐,见里奚牛肥,曰:“任重道远以险,而牛何以肥也?”对曰:“臣饮食之以时,使之不以暴,有险先后之以身,是以肥也。
”穆公知其君子也,令有司具沐浴,为衣冠,坐与语,公大悦。
异日与公孙支论政,公孙支大不宁,曰:“君耳目聪明,思虑审察,君其得圣人乎?”公曰:“然,吾悦夫奚之言,彼类圣人也。
”明日,公孙支乃致上卿以让百里奚,曰:“秦国处僻,民陋以愚,危亡之本也。
臣自知不足以其上,请以让之。
”故百里奚为上卿以制之。
(节选自《说苑·臣术》)6.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
”立而观之,遂没。
(《郁离子·巨贾渡河》)7.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学者之患亦然。
(明·方孝孺《越车》)C组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廉颇蔺相如列传》)2.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
今君有士,见过八矣。
”简主曰:“子不知也。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刘向《说苑·尊贤》)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诸葛传》)4.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秋水》)5.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6.楚人有习操舟者,唯舟师之是听。
7.(陶澍)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风痹:手足麻木之症),未竟其施。
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十九年,卒。
(2012·广东《清史稿·陶澍传》)8. 邹与鲁哄。
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9.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恶其人者,恶其余胥(余胥,墙角)。
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
”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
”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
贵族有过,在纣一人。
”王曰:“善。
”《太公与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