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磁感应单棒模型教学教材

电磁感应单棒模型教学教材

电磁感应单棒模型电磁感应单棒模型一个闭合回路由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右侧是电阻为r 的圆形导线,置于竖直方向均匀变化的磁场B 1中;左侧是光滑的倾角为θ的平行导轨,宽度为d,其电阻不计。

磁感应强度为B 2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上,且只分布在左侧,一个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导体棒此时恰好能静止在导轨上,分析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圆形导线中的磁场,可以方向向上均匀增强,也可以方向向下均匀减弱B.导体棒ab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mgsin θC.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D.圆形导线中的电热功率为(r+R)1.如图所示,光滑U 型金属导轨PQMN 水平固定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导轨宽度为L 。

QM 之间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其余部分电阻不计。

一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金属棒ab 放在导轨上,给棒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使之开始滑行,最后停在导轨上。

由以上条件,在此过程中可求出的物理量有( )A .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B .通过电阻R 的总电荷量C .ab 棒运动的位移D .ab 棒运动的时间5.(09西城0模)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MN 、PQ 平行放置,且都倾斜着与水平面成夹角θ。

在导轨的最上端M 、P 之间接有电阻R ,不计其它电阻。

导体棒ab 从导轨的最底端冲上导轨,当没有磁场时,ab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若存在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时,ab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在两次运动过程中ab 都与导轨保持垂直, 且初速度都相等。

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次上升的最大高度相比较为H < hB .有磁场时导体棒所受合力的功大于无磁场时合力的功C .有磁场时,电阻R 产生的焦耳热为2021mvD .有磁场时,ab 上升过程的最小加速度为g sin θθθ Rv 0 ab PQNM.如图所示,光滑的U 型金属导轨PQMN 水平地固定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导轨的宽度为L ,其长度足够长,QM 之间接有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其余部分电阻不计。

一质量为m ,电阻也为R 的金属棒ab ,恰能放在导轨之上并与导轨接触良好。

当给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冲量,棒就沿轨道以初速度v 0开始向右滑行。

求:(1)开始运动时,棒中的瞬间电流i 和棒两端的瞬间电压u 分别为多大? (2)当棒的速度由v 0减小到101v 0的过程中,棒中产生的焦耳热Q 是多少?棒向右滑行的位移x 有多大?i= Lv 0B/2R ;u=21Lv 0B ;Q=40099mv2;x=59022v B L Rm(2012·天津高考)如图所示,一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l =0.5m,左端接有阻值R=0.3Ω的电阻。

一质量m=0.1kg,电阻r=0.1Ω的金属棒MN 放置在导轨上,整个装置置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4T 。

棒在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以a=2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当棒的位移x=9m 时撤去外力,棒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已知撤去外力前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Q 1∶Q 2=2∶1。

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两端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求(1)棒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q; (2)撤去外力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 2; (3)外力做的功W F 。

(1)4.5C (2)1.8 J (3)5.4 J9.(09石1)如图所示,AB 和CD 是两根特制的、完全相同的电阻丝导轨,固定在绝缘的竖直墙壁上,上端用电阻不计的导线相连接,两电阻丝导轨相距为L ,一根质量为m 、电阻不计的金属棒跨接在AC 间,并处于x 轴原点,与电阻丝导轨接触良好,且无摩擦,空间有垂直墙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

放开金属棒,它将加速下滑。

(1)试证明,若棒下滑时作匀加速运动,则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每根导轨的电阻值应跟位移x 的平方根成正比,即x k R =(k 为比例常量)(2)若棒作匀加速运动,B =1T ,L =1m ,51=m kg ,21=k Ω•m -1/2① 棒的加速度a ,② 棒下落1m 过程中,通过棒的电荷量q , ③ 棒下落1m 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总热量Q(1)8分, xK R=(2)① 2分, a =5m/s 2 ②6分,RBLx R q 22=∆=ϕ=C 2③4分 max -=mgx Q =J 511.(12年西城一模)如图1所示,一端封闭的两条平行光滑长导轨相距L ,距左端L 处的右侧一段被弯成半径为2L 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弧导轨的左、右两段处于高度相差2L 的水平面上。

以弧形导轨的末端点O 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 轴正方向,建立Ox 坐标轴。

圆弧导轨所在区域无磁场;左段区域存在空间上均匀分布,但随时间t 均匀变化的磁场B (t ),如图2所示;右段区域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不随时间变化,只沿x 方向均匀变化的磁场B (x ),如图3所示;磁场B (t )和B (x )的方向均竖直向上。

在圆弧导轨最上端,放置一质量为m 的金属棒ab ,与导轨左段形成闭合回路,金属棒由静止开始下滑时左段磁场B (t )开始变化,金属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经过时间t 0金属棒恰好滑到圆弧导轨底端。

已知金属棒在回路中的电阻为R ,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

(1)求金属棒在圆弧轨道上滑动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2)如果根据已知条件,金属棒能离开右段磁场B (x )区域,离开时的速度为v ,求金属棒从开始滑动到离开右段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 ;(3)如果根据已知条件,金属棒滑行到x =x 1位置时停下来, a. 求金属棒在水平轨道上滑动过程中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q ; b. 通过计算,确定金属棒在全部运动过程中感应电流最大时的位置。

2020421212mv L mg Rt B L Q Q Q -+=+=,Rx x x Lx B t R Et I q 010102)2(-=∆=∆=,金属棒刚进入水平轨道时,感应电流最大。

(08朝阳)如图甲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ab 、cd 是相互平行的间距为l 的长直导轨,它们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左端由金属丝bc 相连,MN 是跨接在导轨上质量为m 的导体棒,已知MN 与bc 的总电阻为R ,ab 、cd 的电阻不计。

用水平向右的拉力使导体棒沿导轨做匀速运动,并始终保持棒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图乙是棒所受拉力和安培力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1)求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F 21-F 0(2)已知导体棒发生位移s 的过程中bc 边上产生的焦耳热为Q ,求导体棒的电阻值;(3)在导体棒发生位移s 后轨道变为光滑轨道,此后水平拉力的大小仍保持不变,图丙中Ⅰ、Ⅱ是两位同学画出的导体棒所受安培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判断他们画的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理由;若都不正确,请你在图中定性画出你认为正确的图线,并说明理由。

(要求:说理过程写出必要的数学表达式)(1)4分,mgF 20=μ (2)7分,)21(0s F Q R r -= (3)7分,都不正确(2分) 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光滑金属导轨OP 、OQ 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导轨间的夹角为θ=74°,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 0=0.10Ω/m 。

导轨所在空间有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且磁场随时间变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与时间t 的关系为B =kt,其中比例系数k =2T ·s 。

将电阻不计的金属杆MN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外力作用下,t =0时刻金属杆以恒定速度v =2m/s 从O 点开始向右滑动。

在滑动过程中保持MN 垂直于两导轨间夹角的平分线,且与导轨接触良好。

(已知导轨和金属杆均足够长,sin37°=0.6, cos37°=0.8)求:⑴在t =6.0s 时,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⑵在t =6.0s 时,金属杆MN 所受安培力的大小; ⑶在t =6.0s 时,外力对金属杆MN 所做功的功率。

⑴10分, R =02cos2vt r θ=0.5t ⑵3分,I =ER (3)7分,P 外=24W如图所示,de 和fg 是两根足够长且固定在竖直方向上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间距 离为L 、电阻忽略不计。

在导轨的上端接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

一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导体棒以ab 水平放置于导轨下端e 、g 处,并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

导体棒与金属导轨、电源、开关构成闭合回路,整个装置所处平面与水平匀强磁场垂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丙)F t 0F 021-F 0Ⅰ Ⅱ-F 0Mθ B O N PQv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已知接通开关S后,导体棒ab由静止开始向上加速运动。

求:(1)导体棒ab刚开始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以及导体棒ab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导体棒ab达到最大速度后电源的输出功率;(3)分析导体棒ab达到最大速度后的一段时间△t内,整个同路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并证明能量守恒。

1)(10分22max)(L B r R mg EBL v+-=)2)(4分) rBLmg BL Emg P 2)(-=3)(6分)t r R L B g m t r R I Q ∆+=∆+=)()('222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