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编号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A2)文明施工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表A2-14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表B1 编号: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经监理单位审批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 ** ** **工程文明施工措施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2012年3月12日文明施工措施方案一、责任体系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领导班子,领导成员明确分工,各尽其职,并配置专职文明施工管理人员,监督检查现场文明管理。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图1、项目经理负责监督管理文明施工措施费,确保经费及时到位,保证每分措施费用于文明施工中,监督文明施工有序进行。
2、技术负责人负责指挥文明施工具体工作,布置文明施工任务,监督各分包单位文明施工是否到位,监督各管理人员对文明施工是否尽职尽责,并以身作则,带领项目部各管理人员及各班组做好文明施工工作。
编写文明施工专项方案,制作五图一牌以及有关标识牌,规施工围档及有关设施,从细节做好文明施工工作。
3、施工员听从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安排,教育工人严格按文明施工规进行施工操作。
按规安装好施工围档及标识牌,并随时做好文明施工标识牌的保护工作。
4、材料员发挥自己个人本职工作,尽快及时地购买或制作标识牌以及文明施工其它用品,并做好保护措施。
5、质检员负责监督检查文明施工用品是否及时到位,现场文明施工工作是否及时准确到位。
6、后勤人员严格按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做好场地、食堂、宿舍等重点部位的卫生工作,确保文明环境,保障饮食安全。
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给参加施工的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要关心广大职工和民工的衣、食、住、行。
使之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二、管理目标我单位将严格按市关于文明施工管理条例和我单位关于工程项目综合管理达标规定进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总平面的规划、调整和管理,场各种材料堆码成垛并设立标志,实行禁烟及无垃圾管理,保持场容环境卫生,不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染,努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各施工队伍根据规划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区域的平面,严格按照市建委关于“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的要求管理施工现场以及生活区环境卫生。
三、文明施工措施费为加强建筑工程对文明施工的重视,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区有关规定,我项目部工程开工前,根据合同约定提出文明施工措施费请款要求,并请监理公司严格按照市有关文件要求,及时给予批复文明施工措施费,建设单位也应及时给予拨付。
在施工中,我项目部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每次购置文明施工用品,全部统计清单报给监理部监督审查,做到每笔文明施工费用途明确。
四、施工现场建设(一)现场布置1、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围墙坚固、严密,高度临街区不低于 2.4m,一般地段不得低于1.8m。
围墙材质应使用专用金属定型材料或砌块砌筑,严禁在墙面上乱涂、乱画、乱贴。
2、施工现场的大门和门柱应牢固美观,高度不得低于2m,大门上应标有企业标识。
3、施工现场在大门明显处设置工程概况及管理人员和监督标牌。
标牌容应写明工程名称、面积、层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经理及联系,开、竣工日期。
标牌面积不得小于0.7m×0.5m(长×高),字体为仿宋体,标牌底边距地面不得低于1.2m。
4、施工现场大门应有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
施工现场的各种标识牌正确规、工整美观,并保持整洁完好。
5、现场必须采取排水措施冲洗槽和沉淀池,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
6、施工区域、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应有明确划分,设标志牌,明确负责人。
施工现场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应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绿化。
办公室、宿舍和更衣室要保持清洁有序。
施工区域不得晾晒衣物被褥。
生活区设置沐浴间、厕所以及茶水亭等设施。
7、施工现场暂设用房应整齐、美观。
宜采用整体盒子房、复合材料板房类轻体结构活动房,暂设用房外立面必须美观整洁。
8、若地下预埋有电缆等公共设施,应采用钢板覆盖保护,并树立标识牌,注明“地下有电缆注意保护”等字样。
五、防治大气、水土、噪声污染措施工程的管理方案中应有防治扬尘、噪声、固体废物和废水等污染环境的有效措施,并在施工作业中认真组织实施。
施工现场应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到人,并保证有效运行。
对施工现场防治扬尘、噪声、水污染及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1、施工道口硬化及冲洗保洁的措施在大门处设置冲洗槽,冲洗槽按市文明施工制度规定建设,设置专人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确保不准一辆带泥车辆出去。
施工现场及生活区道路全部采用水泥硬化,并设置专门垃圾桶及渣水桶。
2、防治粉尘污染的措施(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
施工现场应采取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有效措施,做到不泥泞、不扬尘。
施工现场的材料存放区、大模板存放区等场地必须平整夯实。
(2)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3)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环保工作,配备相应的洒水设备,及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4)建筑物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
施工现场应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
施工垃圾清运时应提前适量洒水,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
(5)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使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
施工现场土方应集中堆放,采取覆盖或固化等措施。
(6)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
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7)规划市区的施工现场,应当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的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的降尘装置。
(8)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炊事炉灶等使用清洁燃料。
(9)拆除旧的建筑物时,应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渣土要在拆除施工完成之日起3日清运完毕,并应遵守拆除工程的有关规定。
3、防治水污染(1)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水磨石施工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2)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泄漏,污染土壤水体。
(3)施工现场设置的食堂,应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4、防治施工噪声污染及夜间施工措施(1)施工现场应遵照《中华人民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措施。
在城市市区围,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在使用期间施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环保部门申报。
(2)施工现场的电锯、电刨、搅拌机、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大型空气压缩机等强噪声设备应搭设封闭式机棚,并尽可能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以减少噪声污染。
(3)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确需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施工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的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做好周边居民工作。
并公布施工期限。
(4)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应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可采用隔声布等方法,并在现场四周贴“告知书”,提醒具体施工时段,请周围居民谅解。
(5)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应有降噪措施,并进行严格控制。
承担夜间材料运输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6)施工现场应进行噪声值监测,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现场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值不应超过国家或地方噪声排放标准。
(7)在中考、高考期间严禁进行夜间施工及中午午休时段进行噪声很大的施工工种。
六、卫生保洁措施根据现场情况,食堂设置专门保洁人员1名,施工现场设置2名保洁人员,若因紧急情况时可适时增加多名保洁人员。
每名保洁人员必须进行交底培训,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确保工作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1、食堂应“三证”齐全有效,炊事人员应随身携带健康证和培训证(可带复印件),无证人员不准炊事操作。
2、食堂外应卫生整洁,炊具干净、卫生,码放整齐,灶台、炊具要物见本色。
食堂要做到无鼠、无蝇、无蟑螂。
3、炊事员要搞好个人卫生,进入工作间要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
4、加工、保管生、熟食品要分开,食品有遮盖。
炊具要有明显生熟标记,食堂不准使用塑料炊具。
5、主、付食库不准住人,物品应分类码放整齐。
主食库应有距地、墙不小于20cm的粮食存放台。
6、严把进货关,不买三无产品,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七、便民措施若因工程进度需求,需夜间或午间施工时,可以贴温馨提示,表明由于施工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的,请周围居民谅解。
八、关爱农民工兄弟的措施(一)高温施工1、在日最高气温高于28℃热天施工时,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要切实关心职工,特别是生产第一线和高温岗位职工的安全健康,保证茶水和清凉饮料的供应。
2、加强对易燃易爆危险品采取遮阳、降温等措施,严禁烈日暴晒,以避免发生自然火灾、爆炸等事故。
3、改善职工食堂、宿舍、办公室、厕所的环境,疏通排水沟道,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滋生,避免传染病的流行。
4、根据国家文明施工规定,夏季最高气温超过35℃时,上午11时至下午3时之前,严禁室外作业。
(二)关爱农民工兄弟,定期组织工人进行劳动技能比赛以及歌唱比赛等活动,确保每月组织一次活动,活跃农民工兄弟的业余生活,冶农民工兄弟的思想情操。
(三)项目部创建一个业余学习班,施工现场专门设置一个教室,配置一台电脑一台电视一台DVD,每个星期组织农民工兄弟学习市的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规章制度,学习生产技能,提高农民工专业知识及素质。
九、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在生产过程中、难免发生中暑或其它事故,为了及时、正确地做好事故现场急救工作,根据生产环境现状结合实际,制定系列措施:1、成立以工程负责人为组长的现场急救领导小组。
组长:*****安全负责人:*****组员:管理人员若干2、具体事项分工到人,明确责任,确保发生事故后现场的急救工作步步到位。
由组长,向上级及有关医疗抢救部门报告。
由安全负责人,负责维护现场抢救、自救,并联系外授单位或人员(医院、消防等)。
由组员负责在医院接车、接人,负责现场急救措施的落实(人员安排、具体方法等),负责组织后勤保障(物资、费用等)。
救援:120、1103、要求所有人员掌握常用的急救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1)急救原则:先救命、后疗伤。
(2)急救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救运。
(3)常用急救方法包扎:伤口包扎绷带必须清洁,伤口不要用水冲洗。
如伤口大量出血,要用折叠多层的绷带盖住,并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时可撕下衣服)扎紧,直到流血减少或停止。
碰伤:轻微的碰伤,可将冷湿布敷在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