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一.单选题1.某休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为(16mmH2O)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可首先考虑应用(A)A 血管扩张剂B 胶体液C 强心药D 降压药E 血管收缩剂2.休克时最能反映组织及细胞是否缺氧、缺氧程度、休克有无好转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为(A)A 动脉血乳酸含量测定B 动脉血气分析C 血浆电解质测定D 血球压积E 肝、肾功能测定3.休克患者应用血管扩张剂前,应掌握的原则(B)A 测量中心静脉压B 补充血容量C 观察神志D 控制输液E 测量血压4.引起中度失血性休克,一般急性失血超过总血量的(C)A 15%以上B 20% 以上C 25% 以上D 35%以上E 50% 以上5 下列哪一项不是休克代偿期的变化(D)A 微动脉收缩B 毛细血管括约肌收缩C 毛细血管阻力增加D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E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6、应首选血管收缩剂治疗的休克类型(A)A 变态反应性休克B 心源性休克C 烧伤性休克D 低血容量性休克E创伤性休克7、休克早期“自身输血”作用是指(C)A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重吸收水增加B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使回心血量增加C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D 缺血、缺氧使得红细胞生成增多E 醛固酮分泌增多,使水、钠重吸收增加8、休克早期心脑血流的灌流情况是(B)A 脑灌流量增加,心灌流量无明显改变B 无明显改变C 明显增加D 明显减少E 脑灌流量无明显改变,心灌流量可明显减少9.关于休克的预防,下列错误的是(D)A 纠正严重酸碱失衡B 及时补充血容量C 骨折要固定D 未诊断的急腹症立即给予止痛E 控制感染10.严重休克患者晚期或经抢救后常发生呼吸衰竭,主要是因为(B)A 危重患者常易并发肺部感染B 发生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C 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D 抢救时可能输液过少,过慢E 肺内容易形成微血栓11.心脏指数增高,很可能提示(E)A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B 外周血管阻力增高C 血容量不足D 血容量过多E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12.某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血压均偏低,心输出量减少,周围血管阻力升高,考虑是(B)A 心源性休克B 低血容量性休克C 神经源性休克D 感染性休克E 梗阻性休克13.休克治疗时,常根据尿量的变化来判断(A)A 内脏血流灌注B 心功能C 血容量D 肺功能E 中心静脉压14.休克监测过程中,定期抽查动脉血气的目的(B)A 可了解血液稀释或浓缩的程度B 了解休克时酸碱代谢变化的过程和严重程度C 判断休克的程度D 有助于判断休克时机体环境与酸碱平衡是否稳定E 帮助了解是否有发生DIC 的倾向15.休克救治过程中补液时的最佳指标是(D)A 体温B 中心静脉压C 脉搏D 肺动脉楔压E 尿量16.判断休克的主要依据(A)A 临床表现B 尿量减少C 神志改变D 脉搏增快E 血压下降17 . 各类休克早期最容易受损的器官是(E)A 心脏B 脑组织C 肺脏D 肝脏E 肾脏18、某孕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经抢救后不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频而微弱,首先考虑(B)A 失血性休克B 内分泌性休克C 创伤性休克D 变态反应性休克E 感染性休克19、某建筑工人因重物倒塌导致双下肢挤压伤,经初步抗休克处理后,患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加大吸氧浓度未改善呼吸。
检查:无发热听诊无肺部啰音,胸透未见异常。
首先应考虑(C)_A.输液过快、过多B吸入性肺炎C上呼吸道梗阻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20、下列关于休克补液治疗的叙述正确的是(A)A 失多少补多少B 越多越好C 无明显失血失液者不必补液D 血压升到正常范围后可停止补液E 中心静脉压升到正常范围后可停止补液21、某小儿因绞窄性肠梗阻急诊入院,体温骤升至40度,寒战。
检查:血压(125/100mmH), 白细胞X 1012./L,中性粒细胞偏高。
提示该患儿出现:(B)A、变态反应性休克;B、分布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22、某患者术前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时,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明显下降,提示(D)A、感染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神经源性休克;E、梗阻性休克23、休克患者四肢湿冷提示:(E)A、心排血量变化;B、血容量变化;C、神志变化;D、内脏血流灌注情况;E、外周血管阻力改变24、休克早期的“自身输液”作用是指:(A)A、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收增加;B、醛固酮分泌增多,使水、钠重吸收增加;C、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D 、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重吸收水增加;E、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使回心血量增加25、休克根本问题是:(B)A、心功能不全;B、组织、细胞缺氧;C、酸中毒;D、肾功能衰竭;E、低血压26、有效循环血量是指:(E)A、全身总血容量;B、包括贮存于肝、脾和骨髓腔内的血容量;C、维持正常代谢的血容量; D 、包括停滞于毛细血管的血容量;E、单位时间通过心血管系统的循环血量27、休克微循环淤血期时,微循环灌流的特点为:(D)A、多灌多流,灌多于流;B、不灌不流,血流停止;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少流,灌多于流;E、少灌少流,灌少于流28、各型休克的共同特点是:(A)A、有效循环血量锐减;B、血压下降;C尿量减少;D、中心静脉压下降;E、脉压差减少29、左房室瓣(二尖瓣)狭窄,麻醉诱导时突发呼吸困难、咳嗽、发绀,血压10kPa (90/80mmH),脉搏120 次/ 分,提示:(E)A、神经源性休克;B低血容量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过敏性休克;E、心源性休克;30.休克治疗中,补充血容量一般宜首选: ( D)A、全血;B、5%葡萄糖溶液;C、胶体液;D电解质溶液;E、低分子右旋糖酐31.某休克患者经补液后血压仍低,中心静脉压不高,在5min内经静脉输入等参盐水250ml, 发现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A)A血容量不足;B心功能不全;C容量血管收缩过度;D血管张力过高;E肺水肿32.休克救治过程中,低分子右旋糖酐的每日输注量以多少毫升为宜:( C )A:100~500;B:200~500;C:500~1000;D:250;E:100033.某车祸患者头面部割裂伤致大量出血,出现休克征象,在现场抗休克急救中应首先:(B)A伤口加压包扎;B手指压迫受伤部位止血;C应用血管收缩剂;D应用止血药物;E立即输液34.休克患者在补足液体后,中心静脉压正常,但血压仍偏低,可考虑给予:(B)A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B补液试验;C强心剂;D血管扩张剂;E血管收缩剂35.血压下降是:( E)A组织细胞缺氧的重要指标;B判断休克的唯一依据;C估计休克程度的唯一指标D内脏灌注情况的主要指标;E休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36.休克的适宜体位为: ( C)A端坐位;B平卧;C头、下肢均抬高30°;D头高足底;E头部与下肢各抬高4037.下列那一项属于休克期变化: ( C)A毛细血管扩张、血流缓慢、微血栓形成;B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C毛细血管内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D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真毛细血管血流减少E 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处于动态平衡38.某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休克指数约为,提示其血容量丧失约为全身血容量的:(E)A10%;B10~30%;C30%;D40%;E30%~50%39.临床上最常用的休克分类的依据是:( D)A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B休克的发病学特点;C休克患者的血容量D休克的病因;E休克患者的血压40.创伤性休克患者到达急诊室后,首先应( C)A立即行CT检查,明确伤情;B剖腹探查,了解有无腹腔脏器损伤C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足够的血容量;D应用血管活性药物E 及时清创并包扎伤口41.某患者,因外伤导致大出血,失血量约700ml,患者烦躁、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为(110/95mmH),脉搏100次/分,该患者属于 (E)A未发生休克;B中度休克;C休克代偿期;D重度休克;E休克早期42.可说明血管痉挛程度的确切指标是( C)A脉搏;B末梢循环;C脉压差;D尿量;E体温二.多选题:43.某休克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发现中心静脉压偏高,而血压低于正常,提示:(CD)A外周血管阻力过高;B血容量相对不足;C心功能不全;D血容量相对过多E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44.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BCDE)A测量膈肌下的下腔静脉压可代表中心静脉压B中心静脉压不直接反应血容量,仅提示静脉血回流到中心静脉和右心房的情况C神经源性休克的中心静脉压可正常D中心静脉压的变化一般比动脉压变化要早E颈外静脉的怒张与萎陷也可粗略反映中心静脉压的情况45.某开胸术后3 天的患者突然出现休克征兆,以下做法可取的是:(ABCD)A 摆休克体位B 给予吸氧C 加被保暖D 增加液体输入E 送到手术室抢救46.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量的基本环节有:(BDE)A 外周血管紧张力B 血容量C 血压D 血管床容量E 心排血量47.下列哪些是休克时细胞受损的变化:(BCDE)A 溶酶体破裂B 高乳酸血症离子泵障碍C 有氧氧化减弱,能量生成减少D 早期线粒体呼吸酶活性增加,无氧酵解增加E 细胞内钠. 钙增加48.下列哪些属于休克期的临床表现:(ABCE)A 脉压差小于(30mmH)gB 神志淡漠或烦躁C 四肢厥冷,皮肤苍白D 中心静脉压大于(12cmH2O) E 每小时尿量小于30ML49.休克早期的代偿作用表现在:(CDE)A 肾血管收缩,刺激红细胞生成素增多B 皮肤血管收缩,使散热减少C 容量血管收缩,增加回心血量D 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 脑的血供E 组织液回流增多,增加回心血量50.治疗休克时,除积极去除病因外,还应:(ABCD)EA 恢复正常代谢B 改善心脏功能C 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D 纠正微循环障碍E 预防并发症51.休克患者经充分补液后,血压.脉搏仍偏低,中心静脉压为(15cmH2O)无心力衰竭表现,可考虑应用:(BDA 继续补液B5% 碳酸氢钠C 血管收缩剂D 血管扩张剂E 强心药52.易导致休克死亡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ABCE)ADIC B 心力衰竭C 呼吸衰竭D 脑水肿E 肾功能衰竭53.休克早期患者可出现哪些临床表现:(BCDE)A 血压下降B 烦躁不安C 眼底动脉痉挛D 脉搏快E 脉压差减小54.血管收缩剂的代表药物有:(CDE)A 酚妥拉明B 阿托品C 肾上腺素D 去甲肾上腺素E 间羟胺55.休克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BDE)A 血细胞比容减少B 血小板计数减少C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D 纤维蛋白原减少E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56.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主要依靠:(CDE)A稳定的内环境 B 神经内分泌正常C 有效的心排血量 D 充足的血容量E良好的外周血管张力57.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因素有:(ABCDEA血小板聚集 B 红细胞聚集C 血流缓慢D 血液粘滞度增加 E 严重的酸中毒58.以下哪些表现提示休克患者血容量已补足:(ABCDEA脉压差大于(30mmHg) B神志转清.表现平静C 中心静脉压上升到(12cmH2O) D 外周静脉充盈E 四肢温暖. 口唇红润59.休克时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有:(BCDE)A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B红细胞聚集C白细胞附壁嵌塞D血液粘滞度增加E血小板聚集60.以下关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原则,正确的有:(ABCE)A 先采取暂时止血措施,初步纠正休克后再行根本止血措施B 尽快补充血容量C 补液的同时立即止血D 停止出血再补液E 暂时无法止血的,可一边补充血容量,一边进行根本止血措施三:填空61.持续低血压和休克患者需快速扩容,可输入(等张晶体液或胶体液)62.休克的治疗目的是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维持收缩压在(90mmh)g 以上63.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有(创伤)(感染)(过敏)(心源性因素)(内分泌性因素)(神经源休克)64.按微循环的改变可将休克人为划分为(休克早期)(休克期)(休克晚期)三期65.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为(5-10cmH2O低于正常时提示(血容量不足)66.休克时(皮肤黏膜)是体表灌注的标志67.休克时(精神状态)是脑组织血液灌注和全身循环情况的反应68.血压是判断机体(循环状态)最常用的参数69.休克患者组织灌注不足可引起(无氧代谢)和(高乳酸血症),动脉血乳酸监测有助于估计休克的变化趋势及复苏效果。